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现代中医内科应用基础与开发研究省级实验室建设项目

作品数:104 被引量:617H指数:15
相关作者:刘健万磊汪元黄传兵曹云祥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卫生厅中医药科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4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8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2篇关节炎
  • 41篇风湿
  • 31篇类风湿
  • 31篇类风湿关节炎
  • 31篇风湿关节炎
  • 29篇新风胶囊
  • 29篇胶囊
  • 24篇关节炎大鼠
  • 23篇关节
  • 21篇细胞
  • 20篇心功能
  • 19篇性关节炎
  • 19篇佐剂性
  • 19篇佐剂性关节炎
  • 17篇中医
  • 17篇肺功
  • 17篇肺功能
  • 15篇强直
  • 14篇佐剂关节炎
  • 10篇湿病

机构

  • 51篇安徽中医学院...
  • 51篇安徽中医药大...
  • 42篇安徽中医药大...
  • 22篇湖北中医药大...
  • 16篇安徽中医学院
  • 7篇安徽医科大学
  • 5篇安徽中医学院...
  • 2篇安徽省中医院
  • 1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鞍山市中心医...
  • 1篇杭州市萧山区...
  • 1篇安徽省太和县...
  • 1篇安徽省天长市...
  • 1篇安徽省芜湖市...
  • 1篇太和县中医院
  • 1篇中共安徽省委...
  • 1篇安徽省阜阳市...
  • 1篇安徽省六安市...

作者

  • 107篇刘健
  • 48篇万磊
  • 28篇汪元
  • 26篇黄传兵
  • 24篇曹云祥
  • 16篇冯云霞
  • 16篇刘磊
  • 15篇程园园
  • 13篇王芳
  • 12篇谢秀丽
  • 12篇朱艳
  • 12篇盛长健
  • 12篇方利
  • 11篇叶文芳
  • 11篇齐亚军
  • 11篇孙玥
  • 11篇谈冰
  • 10篇张皖东
  • 10篇王亚黎
  • 10篇阮丽萍

传媒

  • 29篇中国临床保健...
  • 19篇风湿病与关节...
  • 11篇中医药临床杂...
  • 6篇细胞与分子免...
  • 5篇中国免疫学杂...
  • 4篇中国中西医结...
  • 4篇安徽中医学院...
  • 4篇世界中西医结...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免疫学杂志
  • 2篇中国中医基础...
  • 2篇中医药管理杂...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临床超声医学...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康复
  • 1篇中成药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四川中医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3篇2017
  • 7篇2016
  • 15篇2015
  • 25篇2014
  • 22篇2013
  • 20篇2012
  • 8篇2011
  • 15篇2010
  • 3篇2009
10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干燥综合征患者心肺功能的变化与CD19^(+)CD24^(+)Brge及BTLA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通过观察干燥综合征患者心、肺功能的变化与外周血CD19+CD24+Brge及BTLA表达的变化,探讨干燥综合征患者心、肺功能的异常与CD19+CD24+Brge及BTLA的关系。方法:采用超声心动图(UCG)检测64例干燥综合征患者(干燥综合征组)心功能变化,采用肺功能仪检测干燥综合征患者肺功能,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19+CD24+Brge及BTLA的表达频率,并与20例健康体检正常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①干燥综合征组与对照组多普勒超声异常率比较,干燥综合征组多普勒超声心功能变化检测结果异常率为63.33%,对照组异常率为10.00%;干燥综合征组肺功能变化检测结果异常率为79.68%,对照组异常率为2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与对照组比较,干燥综合征组心功能参数E峰、FS%、E/A比值均显著降低(P<0.01),A峰、LADd显著升高(P<0.01)。③与对照组比较,干燥综合征组肺功能指标IC、MVV、FEF25、FEF50、FEF75、PEF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④与对照组比较,干燥综合征组外周血BTLA占淋巴细胞比例明显降低(P<0.01),CD19+表达频率、CD24+表达频率、CD19++CD24+表达频率、CD19++BTLA占淋巴细胞比(%)、CD24++CD19+占淋巴细胞比(%)、CD24++BTLA占淋巴细胞比(%)显著升高(P<0.01)。⑤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干燥综合征患者心、肺功能与BTLA占淋巴细胞比(%)呈明显的负相关(P<0.05),E峰、LADd、PEF与CD19+表达频率、CD24+表达频率、CD19++BTLA占淋巴细胞比(%)、CD24++CD19+占淋巴细胞比(%)、CD24++BTLA占淋巴细胞比(%)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肺功能参数FEV1、FEF50与CD19+表达频率、CD24+表达频率、CD19++BTLA占淋巴细胞比(%)、CD24++CD19+占淋巴细胞比(%)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干燥综合征患者在发生炎症的同时,其心、肺功能水平呈下降趋势,同时与外周血BTLA表达降低及CD19+CD24+Brge表达的升高呈相关性,提示Breg调控作用增强,引起�
王芳刘健叶英法万磊曹永贺孙玥齐亚军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BTLA
基于BTLA及调节T细胞探讨294例风湿病患者血小板病变机制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B、T淋巴细胞衰减因子(BTLA)和调节性T细胞(Treg)在风湿病患者血小板病变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94例风湿病患者,包括类风湿关节炎116例、强直性脊柱炎60例、干燥综合征56例、骨关节炎62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BTLA、Treg表达,采用生化仪检测风湿病患者血小板参数及实验室指标,观察风湿病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及与BTLA、Treg等实验室指标的关系。结果:①与正常组比较,风湿病患者血小板异常率最高为类风湿关节炎,其次为强直性脊柱炎、干燥综合征、骨关节炎;②与正常人群比较,风湿病患者外周血BTLA、Treg表达降低(P<0.05);与风湿病BTLA、Treg正常组比较,BTLA、Treg异常组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升高(P<0.05或P<0.01);③相关分析显示:PLT、MPV与CD3+BTLA+Tcell呈正相关,PCT、PDW与CD4+BTLA+T cell、CD8+BTLA+T cell呈负相关,PLT与Treg、C3、红细胞沉降率(ESR)、hs-CRP呈正相关,MPV与IgG、ESR呈正相关,PDW与hs-CRP呈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BTLA、Treg表达失衡,促使T细胞、B细胞过度异常活化,导致炎症因子失衡,造成血液系统的损害,从而出现RA血小板异常。
刘健冯云霞万磊程园园刘磊黄传兵汪元
关键词:血小板风湿病
佐剂关节炎大鼠肺功能变化与Notch1、Notch2/Jagged1、Jagged2通路的相关性
2012年
目的观察佐剂关节炎(AA)大鼠肺功能降低与肺组织Notch1、Notch2、Jagged1、Jagged2的关系。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大鼠右后足跖皮内注射弗氏完全佐剂(CFA)0.1 ml致炎,复制成AA模型。致炎30 d后,观察两组大鼠足跖肿胀度、关节炎指数、肺功能、肺组织形态学变化,RT-PCR法检测肺组织Notch1、Notch2及Jagged1、Jagged2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足跖肿胀度、关节炎指数升高,肺功能参数用力肺活量(FVC)、50%肺活量的最大呼气流量(FEF50)、75%肺活量的最大呼气流量(FEF75)、用力最大呼气流量(PEF)降低,肺组织Notch1、Jag-ged1、Jagged2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P<0.01)。相关分析显示,模型组大鼠肺功能参数FVC与Jagged1呈正相关,1s内平均呼气流量(FEV1/FVC)与Notch1呈正相关,FEF50与Jagged2呈正相关,FEF75与Notch1、Notch2呈正相关,与Jag-ged1呈负相关(P<0.05,P<0.01)。结论 AA大鼠在发生关节炎症的同时出现肺功能降低,而肺功能降低与Notch受体/配体呈高度相关,提示致炎后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肺组织,激活肺组织Notch信号通路,通过级联放大效应进一步导致肺功能降低。
万磊刘健程园园冯云霞刘磊黄传兵汪元
关键词:佐剂关节炎肺功能
新风胶囊联合中药熏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观察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观察新风胶囊联合中药熏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0例,治疗组予新风胶囊口服加中药熏蒸治疗,对照组予柳氮磺吡啶口服治疗。2组均治疗1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2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各项疗效评价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VAS,BASDAI,BASFI,BAS-G均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ESR、hs-CRP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改善优于对照组。新风胶囊组联合中药熏蒸治疗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新风胶囊联合中药熏蒸治疗AS疗效肯定,优于西药对照组,无明显不良反应,适合AS患者临床推广使用。
王桂珍刘健曹云祥张皖东黄传兵汪元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新风胶囊中药熏蒸
强直性脊柱炎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5年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全身性免疫性疾病,主要以骶髂关节和脊柱附着点炎症为主,晚期可引起脊柱畸形的强直和纤维化,甚至造成严重功能性损伤。该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病理改变为韧带附着点和肌腱炎症。在中国AS发病率在0.3%左右。中医有数千年的历史,在治疗本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外治疗法丰富,疗效明显,副作用小。现将近几年以来中医外治强直性脊柱炎的应用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张帆刘健端淑杰吴浩王孝飞
关键词:中医外治法强直性脊柱炎附着点骶髂关节活血通痹汤显效率
免疫球蛋白亚型在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相关性分析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观察了解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亚型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膝骨关节炎患者60例(膝骨关节炎组)及健康体检者20例(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清IgG1、IgG2、IgG3、IgG4,并与年龄、病程、膝骨关节炎严重程度指数(LequesneMG)及红细胞沉降率、超敏C-反应蛋白等实验室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清IgG1、IgG2、IgG3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2相关性分析示,膝骨关节炎患者免疫球蛋白亚型与病程、年龄无明显相关性;IgG1、IgG3、IgG4与症状量化积分呈正相关(P<0.05或P<0.01),IgG1、IgG4与Lequesne MG呈正相关(P<0.05);IgG1与IgA、IgM呈正相关(P<0.05),IgG2与超敏C-反应蛋白、IgM呈正相关(P<0.01或P<0.05),IgG4与IgM呈正相关(P<0.01)。结论:免疫球蛋白亚型在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清中表达升高,免疫球蛋白的表达失调参与了膝骨关节炎发病过程。
阮丽萍刘健万磊王亚黎叶文芳
关键词:血清
基于中医整体观思想的痹病学科科技创新模式探讨被引量:5
2013年
文章在中医整体观思想指导下,完善了中医痹病学科科技创新模式。通过该模式运用,中医痹病学科建设取得了重大丰硕成就。
刘健汪元
中医药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免疫球蛋白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4年
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表现多样,发病机制复杂,病程中综合体现了滑膜增生、炎症、自身免疫、内分泌紊乱等多种病理生理过程,它们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单纯从中医药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免疫球蛋白影响的角度阐释,中药或中药复方进入机体后能够多靶点、多环节、多层次、多途径发挥作用,对免疫炎症网络能起到很好的良性调节作用。文章就近年来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体液免疫(免疫球蛋白)的变化及中医药干预作用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王亚黎刘健叶文芳阮丽萍
关键词:免疫球蛋白体液免疫中医药干预
代谢组学检测方法及其在中医药系统的应用被引量:3
2013年
代谢组学是对生物体内代谢物进行定量分析,寻找代谢物与机体生理、病理变化关系的研究模式,是系统生物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它能更好地了解生物体中各种复杂体系的相互作用及生物系统对外界的响应,代谢组学的检测技术有核磁共振、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气质联用、液质联用等。中医药研究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深厚的科学内涵,将代谢组学检测技术与中医药研究有机结合,使得代谢组学在中医药研究中发挥巨大潜力,代谢组学能在继承和发扬中医药优势和特色的基础上,研究生物体代谢规律和疾病发病本质,并阐明中药在体内作用环节和药物作用机制。
刘健万磊黄传兵汪元曹云祥刘磊程园园冯云霞孙玥齐亚军王芳张晓军郑力
关键词:磁共振代谢组学理学
膏方治疗骨关节炎的概况被引量:4
2015年
冬令进补膏方,具有鲜明的中医特色。广大中医师在长期运用膏方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膏方在防治骨关节炎等慢性疾病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谈冰刘健章平衡方利朱福兵
关键词:骨关节炎膏方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