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531105050037)

作品数:297 被引量:2,456H指数:22
相关作者:谷正气成艾国钟志华文桂林李伟平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大学湖南工业大学厦门理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9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4篇机械工程
  • 155篇交通运输工程
  • 37篇自动化与计算...
  • 32篇一般工业技术
  • 31篇理学
  • 29篇金属学及工艺
  • 14篇电子电信
  • 7篇动力工程及工...
  • 7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矿业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59篇汽车
  • 24篇仿真
  • 23篇气动
  • 18篇遗传算法
  • 18篇有限元
  • 16篇悬架
  • 14篇轿车
  • 13篇故障诊断
  • 12篇KRIGIN...
  • 11篇平顺性
  • 11篇气动力
  • 10篇制动
  • 10篇响应面
  • 10篇响应面法
  • 10篇空气动力
  • 10篇空气动力学
  • 10篇车辆
  • 9篇数值模拟
  • 9篇碰撞
  • 8篇多目标优化

机构

  • 297篇湖南大学
  • 26篇湖南工业大学
  • 5篇吉林大学
  • 5篇厦门理工学院
  • 4篇国防科学技术...
  • 3篇湖北汽车工业...
  • 3篇湖南农业大学
  • 3篇泛亚汽车技术...
  • 3篇武汉军械士官...
  • 2篇湖南工程学院
  • 2篇中南大学
  • 2篇武汉理工大学
  • 2篇华盛顿大学
  • 2篇长春孔辉汽车...
  • 1篇福建工程学院
  • 1篇广西科技大学
  • 1篇长沙理工大学
  • 1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南京理工大学

作者

  • 59篇谷正气
  • 32篇成艾国
  • 31篇钟志华
  • 23篇文桂林
  • 22篇李伟平
  • 18篇于德介
  • 16篇程军圣
  • 15篇杨易
  • 15篇韩旭
  • 14篇李落星
  • 13篇龚旭
  • 12篇杨济匡
  • 12篇杨宇
  • 9篇刘金水
  • 8篇胡朝辉
  • 8篇周兵
  • 8篇周惦武
  • 8篇王国春
  • 8篇刘坚
  • 8篇汪怡平

传媒

  • 54篇汽车工程
  • 54篇中国机械工程
  • 30篇湖南大学学报...
  • 13篇机械科学与技...
  • 1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1篇振动与冲击
  • 10篇计算机仿真
  • 7篇系统仿真学报
  • 7篇中南大学学报...
  • 5篇振动工程学报
  • 5篇现代制造工程
  • 5篇机械工程材料
  • 5篇噪声与振动控...
  • 4篇合肥工业大学...
  • 4篇科技导报
  • 4篇微计算机信息
  • 3篇激光技术
  • 3篇中国有色金属...
  • 2篇振动.测试与...
  • 2篇稀有金属材料...

年份

  • 1篇2017
  • 4篇2015
  • 16篇2014
  • 33篇2013
  • 44篇2012
  • 83篇2011
  • 79篇2010
  • 33篇2009
  • 5篇2008
29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柴油机径向式微粒捕集器过滤效率和压降特性的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根据泡沫陶瓷过滤体过滤孔道的特征,假设泡沫陶瓷过滤体由若干圆柱状纤维捕集单元组成,建立了捕集效率和压降的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某径向式微粒捕集器过滤体上微粒粒径分布、过滤效率和压降特性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模拟结果与试验数据较好吻合。
龚金科吴钢王曙辉寇传富刘云卿黄迎
关键词:微粒捕集器泡沫陶瓷压降
侧风状况下轿车气动特性的仿真与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以获得适合计算侧风气动特性的湍流模型为目的,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对比了标准k模型、RNG k模型、Realizable k模型以及SST模型对不同横摆角状态下轿车气动特性仿真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0时,采用Realizable k湍流模型仿真得出的阻力系数与实验结果最为吻合,误差仅为1.53%,侧力系数的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更为吻合;当3~1 5时,采用Realizable k湍流模型仿真得出的阻力系数与实验结果相比误差最大为0.96%,侧力系数的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趋势一致,误差最大也仅为4.9%。总之,Realizable k湍流模型能够很好的模拟侧风状态下车辆的气动特性,仿真结果为进一步分析车辆的侧风稳定性提供了参考数据。
龚旭谷正气李振磊
关键词:汽车空气动力学湍流模型风洞实验
基于Kriging模型的汽车前部结构的耐撞性优化被引量:27
2011年
以汽车前部结构主要板件的厚度为变量,采用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生成100个汽车正面碰撞有限元仿真模型的样本数据并进行计算,对计算结果应用Kriging模拟法构建了前部结构的质量、B柱加速度最大值和最大吸能的近似模型。以B柱加速度最大值为目标,以前部结构的质量、各板件厚度和最大吸能为约束,利用模拟退火算法进行全局优化,最终得到一组前部板件厚度的最优组合,使B柱加速度最大值达到最小。Kriging模型的计算精度和效率满足耐撞性工程设计的要求。
王国春成艾国胡朝辉钟志华
关键词:汽车KRIGING模型模拟退火算法
基于汽车碰撞仿真的实体单元焊点模拟方法研究被引量:12
2011年
总结了几种当前常用的焊点模拟方法,针对汽车碰撞有限元模拟中所使用的点焊连接模型存在的建模效率及模拟精度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使用实体单元集合对焊点进行模拟,并通过薄壁梁碰撞试验,建立了实体单元集合及Beam单元有限元模型,并系统对比分析了其模拟精度,结果认为使用HEX8实体焊点模拟方法对焊点的模拟是最为准确的。通过部件试验确定了焊点失效参数,将实体焊点HEX8模拟方法应用于整车耐撞性仿真分析中,得到了较为精确的仿真结果。实车试验证明,该新型焊点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及较强的工程实用性。
谢斌成艾国陈涛董立强
关键词:焊点碰撞
乘用车-载货汽车追尾碰撞相容性结构优化设计被引量:6
2011年
对一种已获得专利的新型货车后防护结构进行碰撞相容性优化设计,建立了该结构的乘用车-货车追尾碰撞有限元模型,并通过实车碰撞试验验证了模型有效性。为提高碰撞相容性,制定了防护架最大的吸能和乘用车前部最小的变形量两个优化目标函数,并设计了优化设计参数变量及其变化范围,采用正交化试验方法对16组参数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并对优化目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显著性分析,最后,对得到最优的设计方案进行了实车碰撞试验。
白中浩蒋彬辉张前斌文佳旺曹立波
关键词:碰撞相容性优化设计
轿车双侧顶盖抗压性能的虚拟实验评估被引量:1
2012年
研究了小型汽车在双侧顶盖抗压试验中的安全性能,评估了不同滚动角及俯仰角组合对顶盖强度的影响,并分析了顶盖近侧及远侧之间抗压性能的差异.通过顶盖抗压试验对汽车的有限元模型进行验证;基于不同滚动角度及俯仰角度进行全因子正交试验设计.虚拟试验结果表明:俯仰角和滚动角的变化对顶盖抗压性能有显著影响,在127mm(5inch)的压缩行程中,当俯仰角相同时,在10°~45°滚动角范围内随着角度增加顶盖两侧强度持续下降;而当滚动角相同时,在5°~15°俯仰角范围内随着角度增加顶盖两侧强度逐渐减弱.总体来看,近侧顶盖的强度性能明显高于远侧.
彭倩蒋小晴杨济匡E C Chirwa
关键词:翻滚抵抗力俯仰角
基于模态振型的自由阻尼层厚度分布优化被引量:9
2010年
阻尼材料的敷设位置和敷设厚度分布对结构减振效果有较大影响,针对阻尼材料敷设厚度分布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态振型的阻尼层敷设厚度分布优化方法。该方法用一组模态振型线性组合来定义阻尼层厚度分布函数,将模态参与因子作为设计变量来优化阻尼层厚度分布。研究了给定阻尼材料下自由阻尼层厚度分布优化问题,数值算例表明,与均匀敷设阻尼相比,阻尼层敷设厚度分布优化后的结构能更有效地抑制结构振动,提高阻尼材料的利用率。
臧献国于德介姚凌云严若磊
关键词:振动控制
基于行驶工况的纯电动汽车比能耗分析及传动比优化被引量:23
2011年
通过分析长沙市市区行驶工况,根据汽车行驶方程,对采样点处汽车的微小能耗进行分析,并计及电动机制动能量的回收,推导出行驶工况下纯电动汽车的比能耗表达式。以环线行驶工况和市内行驶工况的比能耗和动力因数作为优化目标函数,根据电动机最高转速、峰值转矩和地面附着力对汽车性能的影响建立了传动系传动比的边界约束条件,同时为保证纯电动汽车在电池低荷电状态下仍具有一定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引入了电池低荷电状态时的传动比边界约束条件。引入加权系数,利用基于模拟退火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所设计的纯电动汽车传动系的传动比进行了优化,在某组加权系数下,优化结果使得动力因数提高、比能耗降低。
周兵江清华杨易王继生
关键词:纯电动汽车行驶工况
一种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预测桁架结构疲劳寿命的数值方法被引量:2
2011年
以超静定桁架结构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预测模型(GM)的预测桁架结构疲劳寿命的数值方法。分析了对数阶次处理的原则,确定了适合桁架结构疲劳寿命预测的阶次;修正了临界失效元件识别参数的定义,使约界参数的选择更加精确;在主要疲劳失效模式搜寻前增加了临界失效内力判据,减小了识别失效模式算法的计算量;应用改进的灰色预测模型估计威布尔分布函数,预测出不同可靠度下的桁架结构疲劳安全寿命。所提供的十杆桁架结构的算例证明了该数值方法的有效性。
李源韩旭姜潮王林军
关键词:威布尔分布疲劳寿命预测
高、低温Mg_2NiH_4相结构稳定性的第一原理计算被引量:3
2008年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原理计算方法,对高、低温Mg2NiH4氢化物的晶体与电子结构及稳定性能进行研究。合金形成热及氢原子解离能的计算结果表明:相对低温相而言,高温Mg2NiH4相具有较低的相结构稳定性及较高的解氢性能。电子结构分析发现:两种氢化物相结构稳定性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费米能级EF处的价电子数N(EF)的多少及EF附近HOMO-LUMO能隙△EH-L的大小不同,而两者解氢性能存在差异则归因于Ni—H及Mg—NiH4间相互作用的强弱不同;此外,在两种氢化物的NiH4单元内,Ni—H间均存在复杂的离子—共价键的相互作用。
张健周惦武刘金水
关键词:MG2NIH4密度泛函理论电子结构
共3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