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重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重点实验室基金

作品数:40 被引量:509H指数:14
相关作者:周守标张小平陈乃东罗琦胡金蓉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师范大学徐州师范大学皖西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生物学
  • 10篇农业科学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5篇植物
  • 4篇珍珠菜
  • 4篇珍珠菜属
  • 4篇水花
  • 4篇水花生
  • 4篇香根草
  • 4篇胁迫
  • 4篇花生
  • 4篇黄酮
  • 3篇生物吸附
  • 3篇土壤
  • 3篇染料
  • 3篇核型
  • 2篇亚甲蓝
  • 2篇阳离子染料
  • 2篇水溶
  • 2篇水溶液
  • 2篇酮类
  • 2篇铜胁迫
  • 2篇土壤酶

机构

  • 40篇安徽师范大学
  • 4篇徐州师范大学
  • 2篇皖西学院
  • 1篇安徽中医药高...

作者

  • 17篇张小平
  • 17篇周守标
  • 8篇陈乃东
  • 6篇胡金蓉
  • 6篇罗琦
  • 6篇张莉
  • 5篇韩露
  • 5篇邵剑文
  • 5篇王春景
  • 5篇刘必融
  • 5篇王贵军
  • 4篇黄永杰
  • 3篇孙影芝
  • 3篇龚仁敏
  • 3篇李金花
  • 3篇蒋继宏
  • 3篇杨超
  • 3篇杨集辉
  • 2篇李晓红
  • 2篇龚玉霞

传媒

  • 7篇安徽师范大学...
  • 4篇中国林副特产
  • 2篇生物学杂志
  • 2篇植物资源与环...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植物研究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激光生物学报
  • 1篇食品科学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Curren...
  • 1篇土壤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安徽大学学报...
  • 1篇微体古生物学...
  • 1篇中国野生植物...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4篇2009
  • 2篇2008
  • 11篇2007
  • 8篇2006
  • 6篇2005
  • 6篇2004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安徽皇藏峪国家自然保护区青檀种群格局的分形特征被引量:4
2019年
青檀是我国特有的濒危植物,是制造宣纸的主要原材料。在安徽皇藏峪国家自然保护区内有大量青檀分布。为探讨该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利用计盒维数和信息维数对获得的样方进行分形研究。结果表明:青檀种群计盒维数较大,为1.574~1.818,反映了青檀种群在该地区对空间的占据能力较强;信息维数值为1.473~1.727,反映了青檀种群格局强度尺度变化较大,呈集群分布。青檀自身的生物学特性、环境的异质性及种群更新状况可能都是影响其分形特征的因素。
张莉刘豪飞
关键词:青檀
野生和栽培马蹄金抗旱性比较及其抗旱机制初探被引量:31
2007年
为了鉴别野生和栽培马蹄金(Dichondra repens)的抗旱性,探讨其抗旱适应性的生理机制,对野生和栽培马蹄金进行了土壤水分胁迫处理,系统测定了野生和栽培马蹄金叶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硝酸还原酶的活性和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NO2-/NO3-含量以及总DNA片断化程度。结果表明野生和栽培马蹄金在抗旱适应性上存在显著差异。随水分胁迫强度的增加,野生马蹄金叶片内抗氧化酶活性及其升高幅度,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量及积累速度均高于栽培马蹄金,而叶片含水量下降的程度、DNA片断化程度低于栽培马蹄金,其中野生和栽培马蹄金叶片内NO2-/NO3-含量,硝酸还原酶的活性变化差异尤其显著,野生马蹄金叶片内的NO2-/NO3-含量、硝酸还原酶的活性明显高于栽培马蹄金,二者最大含量分别相差10和2.2倍。研究结果说明了野生马蹄金对干旱环境的适应性强于栽培品种;在干旱逆境下马蹄金叶片内的NO2-/NO3-含量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反映了内源NO的变化,内源NO浓度的高低可能是野生和栽培马蹄金不同抗性的真正原因。
李君周守标王春景李金花
关键词:野生马蹄金抗旱性抗氧化酶硝酸还原酶渗透调节物质
尼罗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分析及鳄类系统发生关系的探讨被引量:8
2006年
The 16 776 bp mitochondrial DNA (mtDNA) of Crocodylus niloticus was sequenced by PCR methods. Comparing with the complete nucleotide sequences of the mitochondrial genome of other crocodiles, no variation on gene arrangement or quantity was found in the mtDNA of Crocodylus niloticus, however, the control region varied greatly. In addition to the analyses of complete sequences, partial sequences of 12S rRNA, 16S rRNA and Cyt b gene from other 13 crocodile species were combined and analyzed. We attempted to diagram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among crocodile species to provide convenience for following research.
季学峰吴孝兵李艳晏鹏George AMATO
关键词:线粒体基因组
锌胁迫对水花生生长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8
2009年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不同浓度锌胁迫对外来杂草水花生(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植株生长、叶绿素含量、土壤pH值、电导率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锌胁迫条件下,水花生植株地上部分外观伤害随锌处理浓度升高伤害加重;锌处理浓度>100 mg.kg-1时水花生植株高度、最长根长、平均根长、平均根数降低;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均表现为锌处理浓度≤200 mg.kg-1时升高,锌处理浓度>200 mg.kg-1时降低的现象;土壤电导率随锌浓度的增高而升高,土壤pH值、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均随着锌浓度增加均逐渐减小,与锌浓度有高度相关性。4种土壤酶对锌污染的敏感性表现为:磷酸酶>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
黄永杰杨红飞张栋张杰周守标
关键词:锌胁迫水花生土壤酶活性
花生壳粉生物吸附水溶液中阴离子染料的研究被引量:19
2004年
An untried,low cost,locally available biosorbent for its anionic dye removal capacity from aqueous solution was investigated.Powder prepared from peanut hull had been used for biosorption of three anionic dyes,amaranth (Am),sunset yellow (SY) and fast green FCF (FG).The effects of various experimental parameters (e.g.initial pH and dye concentration,sorbent dosage,particle size,ion strength,contact time etc.) were examined and optimal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were decided.At initial pH 2.0,three dyes studied could be removed effectively.When the dye concentration was 50 mg·L -1 ,the percentages of dyes sorbed was 95.5% in Am,91.3% in SY and 94.98% in FG,respectively.The ratios of dyes sorbed had neared maximum values in all three dyes when sorbent dose of 5.0 g·L -1 and the sorbent particle size in 80~100 mesh was used.The increasing the ion strength of solution caused the decrease in biosorption percentages of dyes.The equilibrium values arrived at about 36 hour for all three dyes.The isothermal data of biosorption followed the Langmuir and Freundlich models.The biosorption processes conformed the pseudo-first-order rate kinetics.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powdered peanut hull was an attractive candidate for removing anionic dyes from dye wastewater.
杨超龚仁敏刘必融刘慧君孙影芝柯丽霞
关键词:生物吸附水溶液阴离子染料农业废弃物
春花胡枝子黄酮大孔树脂纯化工艺研究及纯化前后抗氧化性变化比较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研究AB-8型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春花胡枝子总黄酮的条件、参数及纯化前后体外抗氧化能力的变化.方法:通过静态实验、动态实验对影响粗黄酮纯化的因素进行研究;同时,对春花胡枝子黄酮的体外抗氧化能力进行测定.结果:吸附原液浓度为0.3 mg/mL;静态吸附时,温度20~40℃,pH=4~5条件下吸附,并以70%的乙醇作为解吸剂效果较好;动态时,pH=4~5,以0.5~1.0 mL/min流速上样,70%~90%的乙醇以0.5~1.5 mL/min洗脱效果较好.浓度0.12 mg/mL的精制黄酮和粗黄酮对羟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78.43%和29.25%;浓度0.375 mg/mL的精制黄酮和粗黄酮对邻苯三酚自氧化反应速度的抑制率分别为98.49%及63.02%.结论: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对春花胡枝子粗黄酮纯化效果较好,纯度及体外抗氧化能力都得到较大提高.
周守标陈乃东胡金蓉罗琦王贵军王春景
关键词:清除率抑制率
香根草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快速繁殖被引量:12
2004年
为了寻找大批量快速繁殖香根草的有效办法,以香根草的茎段、茎节为实验材料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快速繁殖的实验.用不同浓度的6-BA、IAA、2,4-D对其不同的外植体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愈伤组织诱导实验中,MS培养基附加6-BA0.5mg/L+2,4-D2.0mg/L的激素组合对茎段愈伤组织诱导效果最佳;将产生的愈伤组织团转入分化培养基中,诱导不定芽,其最适分化培养基为MS附加6-BA3.5mg/L+IAA0.2mg/L;再生苗在MS培养基附加6-BA3.0mg/L+IAA0.5mg/L的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效果较好.可见,茎段和茎节均可作为外植体.考虑到茎段数量较大,易取材,且效果明显优于茎节,认为茎段是香根草组培快繁的理想外植体.
韩露刘必融潘超张小平
关键词:茎段6-BA快速繁殖香根草外植体MS培养基
黄连在平原地带的引种栽培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探讨黄连在低海拔平原地带的引种研究。结果表明,只要控制好栽培条件,黄连可以在低海拔的平原地带移栽成功,而且其植株能够完成开花、结实等过程,从而实现在栽培地的定居。
张莉张小平
关键词:黄连栽培
石蒜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研究被引量:10
2007年
以石蒜鳞茎为试材,以石蒜碱计的总生物碱含量为指标,比较了以水、乙醇和正己烷为提取溶剂时三种提取工艺的优劣,确定乙醇为最优提取溶剂。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五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对醇提工艺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采用85%乙醇,固液比1∶12,50℃,提取3次,每次8h,提取效果最佳。
胡娟张莉闵运江陈乃东柳后起周守标
关键词:石蒜总生物碱含量最佳提取工艺
播娘蒿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06年
播娘蒿Descurainia sophia(L.)Webb ex Prantl系十字花科播娘蒿属植物,其成熟干燥的种子称为南葶苈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将其列为葶苈子正品[1]。播娘蒿分布范围广、资源量丰富,极具研究开发价值。对近年来有关播娘蒿的研究做一概述,以期为播娘蒿的开发利用提供相关的资料。
钱利武张小平蒋继宏
关键词:播娘蒿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