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KJ2010A022)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吴秀龙张智胜王淑芬薛盘斗冯霞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电子电信

主题

  • 2篇物理设计
  • 1篇电荷泵
  • 1篇电路
  • 1篇信号串扰
  • 1篇亚微米
  • 1篇深亚微米
  • 1篇时钟
  • 1篇时钟树
  • 1篇时钟树综合
  • 1篇数字IC
  • 1篇数字集成电路
  • 1篇锁相
  • 1篇锁相环
  • 1篇天线效应
  • 1篇微米
  • 1篇集成电路
  • 1篇SIMULI...
  • 1篇MATLAB
  • 1篇布局布线
  • 1篇超深亚微米

机构

  • 3篇安徽大学

作者

  • 3篇吴秀龙
  • 1篇冯霞
  • 1篇薛盘斗
  • 1篇张智胜
  • 1篇王淑芬

传媒

  • 2篇电子技术(上...
  • 1篇半导体技术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超深亚微米物理设计中天线效应的消除被引量:5
2012年
分析了超深亚微米物理设计中天线效应的产生机理以及基于超深亚微米工艺阐述了计算天线比率的具体方法。同时,根据天线效应的产生机理并结合时钟树综合提出了消除天线效应的新方法。此方法通过设置合理的约束进行时钟树综合,使得天线效应对时钟延时和时钟偏斜的影响降到最低,从而对芯片时序的影响降到最低。最后结合一款芯片的物理设计,该设计采用台积电(TSMC)65 nm低功耗(LP)工艺,在布局布线中运用所述的方法进行时钟树综合并且使得时钟网络布线具有最大的优先权。此方法有效地消除了设计中存在的天线效应,并且使得天线效应对时钟树的影响降到最低以及对时序的影响降到最小。
张智胜吴秀龙
关键词:超深亚微米天线效应时钟树综合布局布线
基于65nm工艺数字IC物理设计中信号串扰的预防被引量:4
2012年
数字集成电路的不断发展和制造工艺的不断进步,使得物理设计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特征尺寸的减小,使得后端设计过程中解决信号完整性问题是越来越重要。互连线间的串扰就是其中的一个,所以在后端设计的流程中,对串扰的预防作用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TSMC 65nm工艺下,根据具体的设计模块,探索物理设计流程中如何才能更好的预防串扰对芯片时序的影响。
王淑芬吴秀龙
关键词:串扰物理设计数字集成电路
基于Matlab的三阶电荷泵锁相环的设计与仿真被引量:1
2011年
在分析电荷泵锁相环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给出了三级电荷泵锁相环的线性相位模型以及三级电荷泵锁相环的开环和闭环传输函数,结合具体的设计实例利用三级电荷泵锁相环的环路传输函数在MATLAB中对该锁相环进行了系统级设计,最后在SIMULINK中建立了该三级电荷泵锁相环的行为模型,分析系统的建立时间和频率响应等特性。该模型不但可以快速评估环路参数变化对CPPLL瞬态特性的影响,而且可以在模型中引入适当的噪声源,并分析其对输出相位噪声的影响。仿真结果符合设计要求,这种方法同样适合高阶电荷泵锁相环的设计和分析。
薛盘斗吴秀龙冯霞
关键词:电荷泵锁相环SIMULINKMATLAB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