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PLN9901)

作品数:15 被引量:145H指数:8
相关作者:梅海燕张茂林孙良田李闽李士伦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石油学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西南石油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矿业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注气
  • 3篇油藏
  • 3篇油气
  • 3篇油气开采
  • 3篇石蜡沉积
  • 3篇气水
  • 3篇气水交替
  • 3篇热力学
  • 3篇蜡沉积
  • 2篇油气体系
  • 2篇油田
  • 2篇原油
  • 2篇渗流
  • 2篇石蜡
  • 2篇气藏
  • 2篇气驱
  • 2篇热力学模型
  • 2篇相态
  • 2篇克下组
  • 2篇固相沉积

机构

  • 8篇西南石油学院
  • 8篇中国石油天然...
  • 7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吐哈...

作者

  • 15篇梅海燕
  • 14篇张茂林
  • 8篇孙良田
  • 8篇李闽
  • 7篇李士伦
  • 4篇孙雷
  • 4篇董汉平
  • 3篇吕晓梅
  • 2篇郭平
  • 2篇顾鸿君
  • 2篇何行范
  • 2篇汪政德
  • 2篇顾鸿军
  • 1篇任敏红
  • 1篇刘滨
  • 1篇陈利华
  • 1篇王彬

传媒

  • 2篇天然气工业
  • 2篇新疆石油地质
  • 2篇断块油气田
  • 2篇西南石油学院...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石油学报
  • 1篇石油学报(石...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中国海上油气...
  • 1篇天然气勘探与...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7篇2003
  • 3篇200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气-液-固三相相平衡计算被引量:4
2003年
用状态方程和溶液理论建立了气 -液 -固三相相平衡计算方法。气相和液相均采用状态方程描述其非理想性和相态变化特征 ,用正规溶液理论来描述非理想的固体溶液。这样建立的气 -液-固三相相平衡热力学模型具有热力学的连续一致性 ,并且具有较好的收敛性和稳定性。通过实例计算表明 ,该方法不仅能够计算出压力或温度改变时发生气液固三相相态变化的起始点和三相相态变化趋势 ,而且还可以计算出在不同的温度、压力下各组分在各相中的分配关系。该方法可用于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梅海燕张茂林孙良田李士伦吕晓梅
关键词:气态液态固态相平衡
葡北油田石蜡沉积研究被引量:4
2003年
注气提高原油采收率是目前国外的主流技术 ,近年来在国内也得到重视和应用。注气过程会改变原有体系的组成、温度等热力学条件 ,而诱发蜡质、沥青质等有机固相沉积问题 ,给生产带来严重的危害。激光测试方法能够测定高温、高压以及含气原油体系的固相沉积起始点温度、压力或组成 ,气—液—固三相相平衡热力学模型能够用于油气开采过程 ,以及注气过程中出现气—液—固三相相态转化时的固相沉积模拟研究 ,其结果能为最大限度地防止固相沉积对生产造成的危害提供依据和手段。
梅海燕张茂林李闽何行范孙雷李士伦刘滨
关键词:葡北油田石蜡固相沉积三相平衡油气开采注气
起泡剂稳定性能评价实验被引量:28
2004年
对于高含水油藏后期开采,采用气水交替技术可以提高波及效率、改善油层的动用程度,达到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由于泡沫可以作为驱替介质的流度控制剂,如果在气水交替注入方式中采用合适的泡沫,则可以改善吸水(吸气)剖面,提高油层动用程度,从而显著改善气水交替注入方式的开采效果。针对油藏地质特点,在不同条件下对几种起泡剂的发泡能力和稳定性进行了测试评价并优选了起泡剂用量。综合考虑几种因素后选择出性能最佳的一种起泡剂,能够满足气驱过程中选择性地堵塞高含水层的要求,起到调驱和调剖的作用。
梅海燕董汉平顾鸿军任敏红陈利华
关键词:气水交替油层高含水气驱起泡剂
高含水油藏注氮气开采效果分析被引量:7
2005年
注气提高采收率是高含水油藏、低渗油藏、水敏油藏改善开采效果的有效技术。针对五2西克下组油藏建立2个注氮气驱方案,对比预测了各方案的开采动态指标,并进行了经济效果分析。数值模拟研究结果及开采效果评价分析表明,该油藏采用气水交替的注气开采方式能够改善油藏高含水后期开采效果。
张茂林梅海燕顾鸿军董汉平
关键词:高含水油藏注氮气气水交替注气参数
低渗透气藏气体渗流速度修正式被引量:13
2004年
渗流的基本规律达西定律 ,是 10 0多年前法国水利工程师达西提出的 ,他是通过液体实验得到的。对于气体渗流来讲 ,存在着滑脱效应 ,特别是在低渗、低速和低压时 ,滑脱效应更为显著。在考虑了气体渗流的特点后 ,结合分子扩散理论得到了考虑滑脱效应的气体渗流速度方程 ,为进一步开展低渗透气藏渗流理论研究 ,油藏工程研究和动态分析建立了基础。
王彬梅海燕张茂林李闽孙良田
关键词:渗流滑脱低渗透扩散
气驱过程中考虑弥散的渗流方程被引量:13
2004年
注气开发油藏已成为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重要技术手段 ,对于高含水中后期油藏、注水困难的强水敏油藏和低渗透油藏以及注蒸汽不适合的稠油油藏 ,注气开采具有显著的效果。虽然达西定律描述了在孔隙介质中流体的宏观流动方式 ,但是它没有给出有关的分子弥散流动的情况。文章考虑了气驱过程中的分子弥散特征 ,用Fick扩散定律来描述分子的扩散运动 ,将达西定律和分子扩散定律相结合 ,建立了油藏多孔介质中气驱过程考虑弥散的气体渗流方程 ,为气驱过程多相渗流机理、油藏工程设计和数值模拟研究奠定了基础。
梅海燕张茂林李闽孙良田董汉平顾鸿君
关键词:气驱油气藏弥散采收率原油
石蜡沉积实验与模拟研究被引量:9
2003年
油气开采过程以及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的蜡质、沥青质等有机固相沉积,给油田生产带来的危害是极为严重的。开展有机固相沉积的实验研究和模拟研究,能够为油气开采、输运和加工设计提供基础参数,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它对生产造成的危害。激光法适合于高温、高压以及含气原油体系的固相沉积点的测定。气-液-固三相相平衡热力学模型能够用于油气开采过程,以及注气过程中出现气、液、固三相相态转化时的固相沉积模拟研究。
梅海燕张茂林李闽何行范孙雷李士伦
关键词:石蜡沉积实验测试油气开采
有机固相沉积模型研究与应用被引量:5
2003年
根据油气烃类体系的组成特点 ,提出了气液固三相相平衡热力学模型 ,对气相和液相采用状态方程描述 ,使用溶液理论处理固相。该模型可以模拟计算由于压力、温度或组成改变而造成的有机固相沉积起始点和沉积量 ,计算的固相沉积起始点与实测值接近。为油气开采过程、集输过程、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以及气驱采油过程 ,由于温度、压力或组成的改变而造成的石蜡、沥青等有机固相沉积给生产造成的危害 ,提供了预测方法。
梅海燕张茂林汪政德孙良田李士伦
关键词:热力学模型油气体系烃类气相液相
油气体系气-液-固三相相态模拟被引量:13
2002年
根据油气烃类体系的组成特点和相态特征 ,提出了气 液 固三相相平衡的计算方法。采用状态方程描述气相和液相的相态变化 ;而将固相视为非理想的固态溶液 ,用正规溶液理论来描述其非理想性。实例计算结果表明 ,该方法适用于石油开采、集输和加工过程中的气、液、固三相相态模拟研究 ,也可以用于石蜡、沥青等有机固相沉积的研究。
张茂林梅海燕李闽孙良田李士伦
关键词:油气体系
气-液-固三相相平衡热力学模型预测石蜡沉积被引量:34
2002年
在油气开采过程中 ,当体系的温度、压力或组成等热力学条件发生改变时 ,油气体系内的蜡质、胶质、沥青质等有机固相物质将会从体系中析出而沉积 ,给油气田生产带来严重的危害。采用状态方程和溶液理论相结合而建立了能模拟石蜡沉积的气 液 固三相相平衡热力学模型。根据正规溶液理论描述固相混合物的非理想性 ,采用状态方程描述气相和液相的相态。运用该模型对某一含气原油进行了蜡固相沉积模拟计算 ,计算结果表明 ,压力对蜡沉积有较大的影响 。
梅海燕张茂林孙良田孙雷郭平
关键词:气-液-固热力学模型石蜡沉积石油开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