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08A030101002)

作品数:8 被引量:39H指数:5
相关作者:赵爱国刘卫海赖小平肖国丽赵学军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项目东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6篇新藤黄酸
  • 6篇藤黄酸
  • 3篇肿瘤
  • 3篇抗肿瘤
  • 2篇射线
  • 2篇放射性
  • 2篇Β射线
  • 1篇凋亡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信号
  • 1篇信号转导
  • 1篇信号转导通路
  • 1篇药代
  • 1篇药代动力学
  • 1篇药代动力学研...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
  • 1篇移植瘤
  • 1篇在家

机构

  • 8篇广州中医药大...

作者

  • 7篇赵爱国
  • 6篇赖小平
  • 6篇刘卫海
  • 5篇肖国丽
  • 2篇赵学军
  • 2篇倪晨
  • 1篇张言
  • 1篇熊艺花
  • 1篇王贵均
  • 1篇王倩

传媒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中药新药与临...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广州化工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新藤黄酸对Hep G2裸小鼠移植瘤的抗肿瘤作用与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关系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研究新藤黄酸(neo-gambogic acid,NGA)对Hep G2裸小鼠移植瘤的体内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Hep G2裸小鼠移植瘤模型,造模7 d后将模型动物随机分为5组,即荷瘤对照组,阳性对照组(5-FU 10.0 mg.kg-1),NGA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为8.0,4.0,2.0 mg.kg-1),隔天ip给药1次,给药7次后处死动物,分离肿瘤,测量肿瘤体积,称瘤重,计算相对肿瘤体积和抑瘤率,并将肿瘤组织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实体瘤组织的Bax,Bcl-2,p-ERK1/2,p-MEK1/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NGA高、中、低剂量组的平均瘤重[分别为(0.21±0.07),(0.41±0.17),(1.00±0.28)g]均明显低于荷瘤对照组(1.29±0.24)g,NGA高剂量组的抑瘤率为83.75%,高于阳性对照药5-FU的抑瘤率46.54%(P<0.05);Bax表达量呈剂量依赖性升高,Bcl-2表达量呈剂量依赖性降低;NGA给药组p-ERKl/2和p-MEKl/2的表达量均明显低于荷瘤对照组(P<0.05)。结论:NGA对Hep G2裸小鼠移植瘤具有确切的体内抗肿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上调Bax/Bcl-2比值而诱导实体瘤细胞凋亡及下调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磷酸化水平密切相关。
刘卫海肖国丽赖小平赵爱国
关键词:新藤黄酸裸小鼠
Mdy对放射性皮炎Ku70、Ku80mRNA表达的影响
2011年
目的:研究本单位自制Mdy软膏对放疗所致急性放射性皮炎的作用。方法:雌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4组,采用β射线照射大鼠,造成急性放射性皮炎,各组给药30d,观察创面情况;光镜和电镜观察创面愈合过程中组织学改变;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创面愈合过程中Ku70、Ku80mRNA表达。结果:Mdy组产生放射性皮炎的症状较轻,且愈合较模型组快;病理学检查发现Mdy组上皮细胞、纤维母细胞增值,真皮层结缔组织及胶原纤维增生,达到愈合;Mdy组对Ku70、Ku80mRNA的表达均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Mdy对β射线所致急性放射性皮炎,有促进胶原蛋白合成修复创面等作用,同时上调Ku70、Ku80的表达,从而促进创面愈合。
倪晨王倩赵爱国熊艺花赖小平
关键词:Β射线
β射线致皮肤放射性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建立皮肤放射性损伤的动物模型。方法采用直线加速器发射的β射线,对不同照射剂量组造成的皮肤损伤进行对比,通过病理切片以及电镜的观察,研究皮肤放射性损伤的造模方法。结果 30 Gy剂量组光镜下有明显改变并有凋亡小体形成;电镜结果显示细胞核固缩明显,细胞濒临死亡。结论采用直线加速器发射的β射线(照射剂量30 Gy),能造成大鼠皮肤辐射损伤的模型,方法简单可行,效果可靠。
倪晨王贵均赵爱国
关键词:Β射线皮肤放射性损伤疾病动物模型
新藤黄酸诱导HepG2细胞凋亡与Bax及Bcl-2的关系被引量:10
2012年
中药藤黄(gamboge)系藤黄科植物藤黄树(Garcinia hanburyi Hook.F.G)所分泌的干燥树脂,近年来,藤黄的抗肿瘤作用受到高度关注。已有研究证实,新藤黄酸(neo-gambogic acid,NGA)为藤黄抗肿瘤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1-3]。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4],同时也是第三大引起患者死亡的肿瘤[5]。
刘卫海肖国丽赖小平赵爱国
关键词:新藤黄酸抗肿瘤凋亡细胞周期BAXBCL-2
新藤黄酸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0年
通过查阅近年来有关文献资料,从新藤黄酸的提取分离、抗肿瘤作用及其作用机理、开发现状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认为在以上几个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新藤黄酸抗肿瘤作用机制方面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
刘卫海赖小平周兴挺
关键词:新藤黄酸抗肿瘤
干柱层析法分离中药藤黄中的新藤黄酸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分离中药藤黄中的新藤黄酸。方法:采用薄层硅胶G为固定相的干层析柱,以三氯甲烷-甲醇-二乙胺(10:1:1)为流动相进行洗脱,得到一黄色结晶。结果:采用UV,IR,MS,1HNMR和13CNMR方法获得该化合物波谱数据,经与文献报道数据对比,确定所分离得到的化合物为新藤黄酸。结论:干柱层析法可以快速有效地分离中药藤黄中的新藤黄酸。
刘卫海赖小平赵爱国肖国丽
关键词:新藤黄酸
新藤黄酸对S180细胞株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评价新藤黄酸对S180肿瘤细胞株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方法:将不同浓度的新藤黄酸分别作用于体外培养的S180细胞48 h,用CCK-8法检测药物对S180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以8.0,4.0,2.0 mg·kg-1剂量ip给予S180腹水瘤小鼠,每天1次,连续7 d,观察45 d对存活时间的影响;以16.0,8.0,4.0 mg·kg-1剂量ig给予荷S180实体瘤小鼠,每天1次,连续12 d,评价新藤黄酸的体内抗肿瘤作用;测单次ip给药对小鼠的LD50。结果:新藤黄酸对体外培养S180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药物作用48 h其IC50为(1.54±0.12)mg·L-1;4.0 mg·kg-1新藤黄酸ip给药可使S180腹水瘤小鼠存活时间较荷瘤对照组延长141.6%,新藤黄酸对S180实体瘤的抑制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大而升高,并呈一定剂量依赖性,体内抗肿瘤显著(P<0.05);单次ip给药对小鼠的LD50为36.66 mg·kg-1。结论:新藤黄酸对S180细胞株具有明显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
肖国丽赵学军刘卫海赵爱国
关键词:新藤黄酸抗肿瘤
新藤黄酸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2013年
目的建立家兔血浆中新藤黄酸的HPLC测定法,并研究其药代动力学。方法家兔静脉注射新藤黄酸后于不同时间点取血,经HCl酸化,乙酸乙酯提取处理,采用Phenomenex Luna C18色谱柱,以乙腈-0.1 mol.L-1醋酸铵-醋酸(80∶20∶0.1)为流动相;柱温:3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55 nm;测定血浆中的新藤黄酸的浓度,并用非房室模型估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新藤黄酸在0.518~266 mg.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回收率大于90%,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5%,其消除半衰期(t1/2)为23.38 min,分布容积(V)为0.13 L.kg-1,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为1107.00 mg.min.L-1。结论该法可用于新藤黄酸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新藤黄酸在家兔体内消除迅速,滞留时间短。
肖国丽赵学军刘卫海张言赖小平赵爱国
关键词:新藤黄酸高效液相色谱家兔药代动力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