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研究实验基地优秀中青年科研带头人基金

作品数:37 被引量:423H指数:13
相关作者:魏伟张玲玲徐维平孙妩弋陈根林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细胞
  • 9篇关节炎
  • 7篇性关节炎
  • 7篇芍药
  • 7篇芍药苷
  • 5篇芍芪多苷
  • 5篇受体
  • 5篇滑膜
  • 5篇胶原
  • 4篇蛋白
  • 4篇原性
  • 4篇肾上腺
  • 4篇纤维化
  • 4篇小鼠
  • 4篇肝纤维化
  • 3篇星状细胞
  • 3篇肾上腺素
  • 3篇鼠肝
  • 3篇偶联
  • 3篇总苷

机构

  • 35篇安徽医科大学
  • 5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安徽大学
  • 1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34篇魏伟
  • 6篇张玲玲
  • 5篇徐维平
  • 4篇王萌
  • 4篇吴华勋
  • 4篇马勇
  • 4篇陈根林
  • 4篇孙妩弋
  • 3篇戴杏
  • 3篇赵晓娟
  • 3篇姜玲
  • 3篇王玲
  • 3篇郭晓蓉
  • 3篇方笋
  • 3篇李响
  • 3篇王春
  • 2篇常艳
  • 2篇李俊峰
  • 2篇严尚学
  • 2篇魏芳

传媒

  • 10篇中国药理学通...
  • 6篇安徽医科大学...
  • 4篇中国新药杂志
  • 3篇中国临床药理...
  • 3篇安徽医药
  • 2篇中国药学杂志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13篇2009
  • 16篇2008
  • 1篇2007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精多糖对慢性应激抑郁小鼠模型行为学及脑内5-HT的影响被引量:21
2009年
采用不同应激因子交替持续应激21 d复制小鼠慢性应激抑郁模型,给予不同剂量黄精多糖,观察小鼠行为学指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小鼠脑内5-羟色胺(5-HT)水平的变化。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行为学明显处于抑郁状态,脑内5-HT显著下降;而黄精多糖可显著改善行为学指标,提高脑内5-HT水平。提示黄精多糖具有抗抑郁作用,并可能与提高脑内5-HT含量有关。
陈辰徐维平魏伟耿甄彦徐婷娟
关键词:应激行为学5-羟色胺黄精多糖
体外诱导大鼠骨髓干细胞向肝干细胞分化的特征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骨髓干细胞分化为肝干细胞的发现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用其作为生物人工肝或肝细胞移植的供体细胞,以解决供体缺乏,同时自体细胞还可免除异基因或异种细胞所致的许多问题。为此,实验模拟肝脏发育的微环境,观察体外诱导分化大鼠骨髓干细胞为肝干细胞的可行性及特征。方法:实验于2006-10/2007-08在解放军第一二三医院南京军区肝病中心实验室完成。①实验动物:SPF级SD大鼠,2月龄,体质量(200±20)g,雌雄不拘,购于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公司。实验过程中对动物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②实验方法:采用密度梯度分离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干细胞,并设诱导组和非诱导组,应用25μg/L肝细胞生长因子、10μg/L成纤维生长因子-4、10μg/L干细胞生长因子共同诱导。③实验评估:于诱导第0,7,14,21,28天,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甲胎蛋白浓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甲胎蛋白、细胞角蛋白19、白蛋白的表达,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甲胎蛋白、细胞角蛋白19表达阳性细胞比例。结果:①诱导培养的骨髓干细胞呈卵圆形或圆形的肝干细胞样改变。②放射免疫法检测到诱导组细胞甲胎蛋白浓度逐渐升高,第14天达高峰,随后呈下降趋势,与非诱导组相比,除第0,7天无差异,其余各时间点差异均显著(P<0.05)。③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到诱导组细胞特异性表达甲胎蛋白、细胞角蛋白19及白蛋白,非诱导组不表达3种蛋白。④流式细胞分析诱导组甲胎蛋白阳性细胞比例为66.20%、细胞角蛋白19阳性细胞的比例为44.96%。结论:在实验建立的诱导培养体系中,骨髓干细胞在体外能分化为肝干细胞样细胞,诱导细胞有分泌甲胎蛋白、细胞角蛋白19、白蛋白的特征性功能。
李俊峰马勇魏伟程军
关键词:骨髓细胞干细胞分化肝干细胞
芍药苷微乳体外经皮渗透性的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研究芍药苷微乳对离体小鼠皮肤的渗透能力。方法:采用Franz扩散池,以雄性小鼠腹皮为渗透屏障,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物累积渗透浓度,并计算累积渗透量(Q)和渗透速率(J)。结果:芍药苷微乳24 h内的透皮吸收量明显高于其原料药,微乳中芍药苷的渗透过程符合H iguchi模型。结论:芍药苷微乳透皮吸收效果良好,具有开发成为外用制剂的潜力。
聂欣欣姜玲魏伟杨昭毅王春
关键词:芍药苷微乳透皮给药
脐血单个核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肝样细胞的可行性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细胞移植为重度肝损伤治疗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但肝细胞来源仍是一个未解决的问题。实验采用体外培养体系,观察人脐血单个核细胞是否可以诱导分化为肝样细胞,以期为治疗肝脏疾病提供了新的细胞来源。方法:实验于2006-10/2007-08在解放军第一二三医院南京军区肝病中心实验室完成。①实验材料:脐血由蚌埠解放军123医院妇产科提供,产妇及家属对实验知情同意,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②实验方法:分离获得脐血单个核细胞后,将其分组培养:对照组不加细胞因子,实验组加入重组人肝细胞生长因子、重组人成纤维生长因子4和重组人制瘤素。③实验评估:于诱导前及诱导后第7,14,21,28天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甲胎蛋白、细胞角蛋白18、白蛋白和肝细胞抗体的表达,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中白蛋白表达,放射免疫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甲胎蛋白的分泌水平。结果:①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实验组第7天可见甲胎蛋白染色阳性细胞,第21天后染色基本为阴性,第7天未检测到细胞角蛋白18和白蛋白阳性表达,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呈阳性表达,阳性率逐渐增高。对照组染色均呈阴性。②实验组培养第21天时检测到糖原染色阳性细胞,28d时呈强阳性表达。对照组糖原染色呈阴性。③流式细胞仪检测实验组白蛋白阳性细胞比例逐渐增高,第28天达80%。放射免疫法检测7d的甲胎蛋白水平达到最高,与诱导前和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特定细胞生长因子诱导下,脐血单个核细胞能够分化为肝样细胞。
程军马勇魏伟李俊峰
关键词:单个核细胞分化肝细胞
免疫性肝损伤大鼠枯否细胞对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及芍药苷的作用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芍药苷(Pae)通过免疫性肝损伤大鼠枯否细胞(KC)影响肝星状细胞(HSC)的增殖能力。方法用卡介苗加脂多糖诱导大鼠肝损伤模型,肝脏原位灌流分离大鼠KC和HSC,观察共培养的形态学改变,观察Pae作用后的KC培养上清对HSC增殖的影响。结果免疫性肝损伤大鼠KC能明显促进HSC的增殖,在Pae作用后,KC培养上清能抑制HSC的增殖。结论KC是Pae发挥作用的靶细胞之一,Pae可通过作用于KC抑制HSC的增殖。
李响刘浩路景涛魏伟
关键词:枯否细胞细胞增殖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及芍药苷的作用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β(rhIL-1β)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PBLC)增殖及产生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影响及芍药苷(Pae,抗炎免疫中药)对PBLC的作用。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PBLC;用MTT法检测PBLC的增殖反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PBLC培养的上清液中IL-2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PBLC培养的上清液中IL-10水平。结果体外给予rhIL-1β(1×10-2、0.1、1.0、10.0、100.0μg.L-1)可不同程度促进人PBLC增殖和IL-2产生;但可抑制IL-10产生。体外给予1μg.L-1rhIL-1β(3、6、12、24、48 h),可使人PBLC产生IL-2水平升高和IL-10水平降低;不同浓度(1×10-9、1×10-8、1×10-7、1×10-6、1×10-5mol.L-1)Pae体外可不同程度抑制1μg.L-1rhIL-1β对人PBLC促增殖反应和IL-2产生;但可促进IL-10产生。结论rhIL-1β体外,可促进人PBLC的增殖,升高IL-2水平;而降低IL-10水平。Pae体外可逆转rhIL-1β对其增殖及产生IL-2和IL-10的影响。
王丽雯袁昉魏伟
关键词:外周血淋巴细胞芍药苷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神经行为学改变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神经行为学变化及血醇浓度的影响。方法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EGCG25、75、225mg/kg三个剂量组、阳性药组(葛根胶囊180mg/kg)。给药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0.5h后,按5g/kg灌胃市售56%(v/v)二锅头酒,在0.25、0.5、0.75、1、2h时分别检测各组小鼠神经行为学指标(自主活动、Morris水迷宫、转棒实验)及血醇浓度。结果与模型组比,EGCG75、225mg/kg剂量组在0.25~1h自主活动次数降低,在0.75~2h乙醇小鼠的平衡失调有显著缓解,在0.5~1h血醇浓度降低,EGCG225mg/kg剂量组显著改善乙醇小鼠的空间辨别能力。结论 EGCG可降低血醇浓度,抑制乙醇小鼠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改善乙醇所致的小鼠空间辨别障碍及共济失调现象。
王玲孙妩弋李睿姜玲魏伟
关键词:酒精中毒神经行为学表现
芍芪多苷对迟发型变态反应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0
2008年
目的探讨在不同免疫状态下,芍芪多苷(Shaoqid-uogan,SQDG)对迟发型变态反应(DTH)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采用2,4-二硝基氯苯(DNCB)诱导小鼠DTH模型及环磷酰胺(Cy)诱导小鼠免疫低下或亢进模型。SQDG予小鼠连续灌胃7d。MTT法检测ConA诱导的小鼠胸腺T淋巴细胞增殖,小鼠胸腺细胞增殖法检测ConA诱导的小鼠胸腺T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的活性。结果在小鼠DTH模型,SQDG(120mg·kg-1)可降低耳肿胀、胸腺指数、ConA诱导的胸腺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以及ConA诱导的胸腺T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IL-2的活性。DNCB初次致敏当日腹腔注射(ip)Cy(150mg·kg-1)可以造成DTH低下模型,致敏前3 d ip Cy(250mg·kg-1)可造成DTH亢进模型;SQDG(60和120mg·kg-1)能明显上调DTH低下模型小鼠耳肿胀、ConA诱导的小鼠胸腺T淋巴细胞增殖及小鼠胸腺T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IL-2的水平;且能明显下调DTH亢进模型小鼠上述指标的水平。结论SQDG对小鼠细胞免疫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
方笋王萌赵晓娟陈根林魏伟
关键词:芍芪多苷迟发型变态反应白细胞介素-2
芍药苷对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的人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5
2009年
目的观察芍药苷(抗炎类中药活性成分)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人成纤滑膜细胞(FLS)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FLS,考察TNF-α浓度在0.02-20μg·L-1时对FLS的增殖反应和FLS分泌前列腺素E2、环磷腺苷和白介素-lβ的影响;加入芍药苷(1×10-8~1×10-4mol·L-1)后,观察对其增殖反应和分泌功能的影响;用MTT法检测FLS的增殖反应,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白介素-lβ,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前列腺素E2和环磷腺苷的水平。结果TNF-α浓度在0.02~20.00μg·L-1时,均显著抑制FLS分泌环磷腺苷,显著促进前列腺素E2和白介素-1β的分泌;芍药苷能显著抑制TNF-α对FLS的促增殖反应,明显上调降低的环磷腺苷水平,明显下调升高的前列腺素E2和白介素-1β水平,且具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结论TNF-α可以促进FLS的增殖,降低环磷腺苷,升高前列腺素E2和白介素-1β;芍药苷则能明显逆转TNF-α对FLS的影响。
戴杏郭晓蓉魏伟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类风湿性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芍药苷
芍芪多苷的抗炎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研究芍芪多苷(主要成分:芍药苷与黄芪甲苷)的抗炎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棉球植入法制备大鼠棉球肉芽肿模型,分别给予阿司匹林(100mg.kg-1)、芍芪多苷(21.25、42.5、85mg.kg-1)灌胃,每日1次,连续7日后,检测肉芽肿净重。通过连续5日给予阿司匹林(100mg.kg-1)、芍芪多苷(21.25、42.5、85mg.kg-1)灌胃后,观察角叉菜胶诱导大鼠产生的足爪肿胀情况以及检测肿胀足爪中前列腺素E2(PGE2)的含量,探讨芍芪多苷的部分抗炎作用机制。结果芍芪多苷能明显抑制棉球植入法诱导的大鼠肉芽肿的增生及角叉菜胶诱导的大鼠足爪肿胀,并能减少大鼠肿胀足爪中的炎症介质PGE2的含量。结论芍芪多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炎症组织中PGE2的生成有关。
赵晓娟陈根林王萌方笋魏伟
关键词:芍芪多苷抗炎前列腺素E2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