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0CB735801)

作品数:17 被引量:119H指数:8
相关作者:刘加平张守治田倩刘建忠王育江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南京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7篇水泥
  • 5篇水泥基
  • 5篇混凝土
  • 4篇膨胀剂
  • 3篇水化
  • 2篇压强度
  • 2篇水泥基体
  • 2篇自收缩
  • 2篇温度敏感性
  • 2篇纤维
  • 2篇抗裂
  • 2篇抗压
  • 2篇抗压强度
  • 2篇减缩
  • 2篇粉煤灰
  • 1篇底板
  • 1篇电化学
  • 1篇多孔介质
  • 1篇性能研究
  • 1篇压蒸安定性

机构

  • 15篇江苏省建筑科...
  • 4篇江苏省建筑科...
  • 2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安徽工业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中国铁道科学...

作者

  • 9篇刘加平
  • 8篇张守治
  • 7篇田倩
  • 5篇刘建忠
  • 3篇周华新
  • 3篇王育江
  • 3篇郭飞
  • 2篇李长风
  • 2篇莫立武
  • 2篇阳知乾
  • 2篇邓敏
  • 2篇姚婷
  • 1篇吕进
  • 1篇孙伟
  • 1篇张倩倩
  • 1篇缪昌文
  • 1篇王军伟
  • 1篇冉千平
  • 1篇崔巩
  • 1篇高南箫

传媒

  • 5篇混凝土
  • 3篇东南大学学报...
  • 2篇新型建筑材料
  • 2篇华北水利水电...
  • 2篇建筑材料学报
  • 1篇混凝土与水泥...
  • 1篇江苏建筑
  • 1篇绿色建筑

年份

  • 1篇2014
  • 5篇2013
  • 7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养护方式对水泥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研究了养护温度(20、40、60℃)、养护湿度(饱水养护、密封养护)和约束程度(无约束状态、约束状态)对水泥砂浆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并探讨了不同养护方式对水泥砂浆强度影响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养护温度对砂浆早期强度影响较大,对砂浆后期强度影响较小;养护湿度对砂浆早期强度影响较小,对后期强度影响较大;在养护温度和养护湿度相同的情况下,约束状态下的砂浆试件比无约束状态下的砂浆试件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
张守治田倩邱建军齐亮
关键词:养护温度养护湿度砂浆抗压强度
补偿收缩混凝土应用技术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介绍了补偿收缩混凝土补偿收缩的原理,并对某大面积补偿收缩混凝土底板施工全过程进行了实时连续监测,给出了补偿收缩混凝土温度、应变的基本变化规律,研究了温度变化对应变的影响,并对底板应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现场浇筑两个月后未发现任何裂缝,补偿收缩混凝土能有效降低结构的开裂风险。同时监测结果将为混凝土结构早期裂缝控制和耐久性研究提供有益参考,为补偿收缩混凝土进一步应用提供依据,也可供今后类似工程及研究参考借鉴。
姚婷张守治王育江郭飞
关键词:补偿收缩混凝土底板抗裂温度
大掺量粉煤灰超高性能钢纤维混凝土的静动态力学行为被引量:9
2012年
研究了4种不同钢纤维掺量(体积掺量分别为0%,1.0%,1.5%,2.0%)的大掺量粉煤灰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单轴压缩强度、弹性模量、单轴抗拉强度、弯曲韧性、断裂韧性、断裂能等静态力学行为,以及高速冲击、压缩作用下的应力波传播规律、应力–应变曲线和破坏特征等动态力学行为.结果表明:掺加钢纤维的大掺量粉煤灰超高性能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和抗拉强度略有增大,韧性指数、残余强度、断裂韧度和断裂能成倍提高;未能增加冲击、压缩作用下的应变率效应程度,但却增大动态应力–应变曲线下的面积,提高试件破坏的应变率阈值,使混凝土存在裂而不散的破坏现象.
刘建忠孙伟缪昌文刘加平崔巩吕进张倩倩
关键词: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
低碱硫铝酸盐水泥水化硬化过程的温度敏感性及其对策被引量:9
2011年
通过低碱硫铝酸盐水泥在5、20、35℃条件下标准稠度需水量、凝结时间及小时强度的发展规律,研究了低碱硫铝酸盐水泥水化硬化过程的温度敏感性,并提出了在低温或高温条件下的应用技术措施。试验结果表明:低碱硫铝酸盐水泥水化硬化过程对温度非常敏感,温度越高水化硬化速率越快,温度越低强度发展越慢;在高温条件下硼砂能有效延缓低碱硫铝酸盐水泥的凝结硬化,在低温条件下锂化合物能有效加速低碱硫铝酸盐水泥的凝结硬化,从而实现低碱硫铝酸盐水泥的合理应用。
周华新刘加平刘建忠
关键词:温度敏感性水化速率
纤维-基体早龄期界面性能的影响因素
2012年
通过自行改造的测试系统,实现了对早龄期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体系中纤维–基体界面性能的测定,考察了龄期、基体组成、埋入深度、纤维表面特征等因素对界面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龄期的增加,界面的黏结强度逐渐增加,相对密实的基体组成有利于提高界面性能;随着埋入深度的增加,纤维–基体的界面黏结强度降低;而三角形截面及化学沉积改性的纤维与基体之间具有更高的界面黏结强度.
阳知乾李长风刘建忠
关键词:水泥基复合材料纤维黏结强度
基于多物理场耦合的混凝土湿热变形数值模拟被引量:11
2013年
为研究混凝土湿热耦合变形,基于混凝土微观组成结构特点,根据多物理场耦合作用和多孔介质湿热传输原理,建立了混凝土湿-热-力多物理场模型.并利用COMSOL数值仿真软件和提出的混凝土湿膨胀系数,在人机交互环境下,实现湿-热-力耦合数值求解.首先以Hundt试验为算例,验证了耦合模型和求解方法的可行性,然后利用该方法对某隧道混凝土湿热耦合变形进行了模拟计算.将多物理场耦合数值模拟结果与解析-有限元结合解法计算结果和现场光纤光栅监测结果对比表明,基于多物理场耦合的混凝土湿热耦合变形数值模拟更接近监测结果,更能反映实际物理过程且具备更好的通用性.
陈德鹏
关键词:混凝土多孔介质数值模拟
室外暴露条件下掺MgO膨胀剂C70混凝土的性能
2013年
研究MgO膨胀剂(MEA)对C70混凝土和易性、抗压强度和变形的影响,MEA活性指数为40、133 s,掺量为0、4%、6%、8%、12%。结果表明:外掺MEA对C70混凝土扩展度和坍落度影响不大。掺MEA-40和MEA-133混凝土在掺量为8%时7、28 d抗压强度最高。MEA掺量相同时,掺MEA-133混凝土7、28 d抗压强度均高于掺MEA-40混凝土强度。掺MEA对置于室外暴露条件下C70混凝土收缩的补偿作用明显。150 d内,同龄期同掺量时,MEA-40对混凝土收缩的补偿效果优于MEA-133。由150 d数据看出,掺6%MEA-133和掺4%MEA-40对混凝土的补偿效果较好。
曹元辉邓敏莫立武
关键词:抗压强度
民用建筑用轻烧MgO膨胀剂的制备与性能被引量:6
2011年
针对民用建筑混凝土收缩开裂的特点,以菱镁矿为原材料,制备了民用建筑用轻烧MgO膨胀剂(UMEA),研究了掺UMEA水泥净浆的变形性能,包括压蒸安定性能、水养(20℃)膨胀性能、自收缩性能以及干燥收缩性能.结果表明:UMEA既具有较大的早期膨胀、又具有持续的后期微膨胀,对水泥净浆自收缩和干燥收缩均具有较好的补偿作用;掺UMEA水泥净浆在压蒸条件(216℃,2.0 MPa)下表现出良好的体积稳定性,即使UMEA掺量为12%(质量分数)时水泥净浆的压蒸安定性仍然合格,因此UMEA作为民用建筑类膨胀剂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刘加平张守治田倩姚婷
关键词:压蒸安定性自收缩
化学沉积法改善纤维-水泥基体的界面性能
2013年
为了改善合成纤维-水泥基体界面黏结性质,通过化学沉积纳米二氧化硅,制备了一系列的改性纤维.使用X射线能谱仪(EDS)确认二氧化硅的存在,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纳米颗粒在纤维表面的分布,从而评价化学沉积时间对沉积效果的影响,并通过单丝纤维拔出行为和塑性抗裂性能试验证实改性纤维的优势.结果表明:对聚丙烯(PP)纤维而言,合适的化学沉积时间为60min,此时纳米二氧化硅粒子的平均粒径为300nm;聚乙烯醇(PVA)纤维表面具有的亲水性质,使纳米二氧化硅在其上的分布形态与在PP纤维上明显不同;改性纤维的界面黏结强度显著提高,表现出优良的抗裂性能,其原因可能是由于二氧化硅的水化活性,水化产物在单丝拔出及塑性抗裂时起到了物理锚固及化学键合的双重作用.
阳知乾刘建忠刘加平李长风周华新
关键词:改性纤维抗裂
新型膨胀剂在水泥基体中的稳定性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采用电化学加速法对补偿收缩混凝土的抗溶蚀性能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探讨了新型CaO类膨胀剂对混凝土溶蚀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CaO膨胀剂掺量为2%时混凝土中的Ca2+溶出量最小,为基准混凝土的91%,因为掺加2%的CaO膨胀剂改善了混凝土的渗透性能;CaO膨胀剂掺量超过2%时混凝土中的Ca2+溶出量大于基准混凝土,过高的膨胀剂掺量导致混凝土抗溶蚀性能变差;溶蚀后试件的变形均表现为收缩,随着Ca2+溶出量的不断增加,试件的收缩值逐渐增大;相同龄期时,掺加2%CaO膨胀剂的胶砂的收缩值显著小于基准配合比胶砂的收缩值。
林宗良郭飞张守治田倩
关键词:膨胀剂溶蚀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