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2010GB23600665)

作品数:3 被引量:22H指数:3
相关作者:游伟伟骆轩柯才焕林焕阳王德祥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漳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杂色鲍
  • 2篇活率
  • 2篇存活
  • 2篇存活率
  • 1篇性能比较
  • 1篇养殖
  • 1篇生长率
  • 1篇亲本群体
  • 1篇温度
  • 1篇壳色
  • 1篇环境互作
  • 1篇基因
  • 1篇基因型
  • 1篇基因型与环境...
  • 1篇家系
  • 1篇海洋生物
  • 1篇海洋生物学
  • 1篇F

机构

  • 3篇厦门大学
  • 2篇漳州市水产技...

作者

  • 3篇柯才焕
  • 3篇骆轩
  • 3篇游伟伟
  • 2篇王德祥
  • 2篇林焕阳
  • 1篇战欣
  • 1篇范飞龙
  • 1篇陈楠

传媒

  • 2篇水产学报
  • 1篇台湾海峡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东优1号”杂色鲍及其亲本群体的形态特征和养殖性能比较被引量:12
2010年
以杂交种"东优1号"杂色鲍及其亲本群体为研究对象,对三者的外形特征和养殖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壳形和密度相关的参数中,壳宽/壳长指标差异最为显著,日本群体的壳宽/壳长指标显著地大于台湾群体(P<0.05),而"东优1号"的值则介于双亲群体之间。采用海区延绳式吊养和陆地工厂化养殖两种养成模式,分别在福建、广东和海南对"东优1号"杂色鲍及其亲本群体进行为期一年的养殖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杂色鲍台湾群体受养成期暴发性死亡症的严重影响,存活率极低;日本群体虽然具有较好的抗病能力,但生长速度却显著慢于"东优1号"和台湾群体;"东优1号"杂色鲍的生长速度和存活率在3个实验点都表现出较为显著的优势。研究结果表明"东优1号"杂色鲍是适合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进行养殖的优良鲍新品种。
游伟伟骆轩王德祥林壮炳林焕阳柯才焕
关键词:杂色鲍存活率
温度对杂色鲍不同群体生长率与存活率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在16、20、24和28℃这4个设定的水温下,以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日本群体、台湾群体、越南群体和"东优1号"为材料,进行为期40 d的养殖试验,对4个杂色鲍群体在不同温度下的壳长日增长率(LGR)和体重日增长率(WGR)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东优1号"杂色鲍群体在28℃时的LGR和WGR值分别达到162.23±15.79μm/d和46.52±6.89 mg/d,在4个温度下的LGR和WGR值都优于其他3个群体,台湾群体在较高温度(24和28℃)条件下的LGR和WGR值要高于日本群体,而日本群体在较低温度(16和20℃)时的值则高于台湾群体.双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进一步表明,温度对杂色鲍不同群体的生长率指标具有显著影响.
游伟伟林焕阳骆轩王德祥林壮炳柯才焕
关键词:海洋生物学杂色鲍温度基因型与环境互作
不同壳色杂色鲍F_1家系的早期生长及遗传结构比较被引量:5
2012年
在"东优1号"杂色鲍养殖群体中,实验发现了少量的黄壳色变异个体,为得到具有优良经济性状的新品种,实验通过自交和杂交的方法分别建立了正常壳色♀×正常壳色♂(BB)、黄壳色♀×黄壳色♂(YY)、黄壳色♀×正常壳色♂(YB)和正常壳色♀×黄壳色♂(BY)4组家系,对各家系的卵黄径、受精率、孵化率、变态率、存活率和生长性状等生物学参数进行了比较,分析了杂交家系的杂种优势,并利用16个微卫星标记比较了4个家系的遗传差异。结果发现,黄壳色家系的卵黄径显著大于正常壳色家系的卵黄径(P<0.05),各家系的受精率、变态率和存活率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幼体壳长和壳宽在不同的发育时间里,表现的杂种优势不稳定,在90日龄时,4个家系生长差异不显著。家系BB的遗传多样性最低,遗传距离(0.198 6~0.457 3)和遗传相似性系数(0.632 9~0.897 2)分析表明,BB和YY家系间的遗传距离最大(0.457 3),遗传相似性系数最低(0.632 9),杂色鲍黄壳色的自交家系与正常壳色的自交家系产生了遗传分化。
范飞龙游伟伟战欣骆轩陈楠柯才焕
关键词:杂色鲍壳色家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