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70921)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3
相关作者:李振岐王美南王阳井金学张如佳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锈菌
  • 7篇条锈菌
  • 7篇小麦
  • 7篇小麦条锈菌
  • 5篇基因
  • 4篇基因枪
  • 2篇适合度
  • 2篇突变菌株
  • 2篇相对寄生适合...
  • 2篇菌株
  • 2篇基因枪法
  • 2篇寄生
  • 2篇寄生适合度
  • 2篇病害
  • 1篇突变
  • 1篇突变体
  • 1篇转化基因
  • 1篇转化体
  • 1篇菌系
  • 1篇基因枪介导

机构

  • 7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6篇井金学
  • 5篇王阳
  • 5篇李振岐
  • 5篇王美南
  • 4篇张如佳
  • 3篇卢丽丽
  • 2篇徐智斌
  • 2篇王国芬
  • 2篇吴会杰
  • 1篇康振生
  • 1篇张亮
  • 1篇严引娣
  • 1篇徐长刚
  • 1篇冯强

传媒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植物病理学报

年份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小麦条锈菌白化菌系的遗传转化
应用基因枪转化技术,以小麦条锈菌野生白化菌系为转化受体,以含有潮霉素抗性基因(hpt)的质粒为插入载体,对基因枪介导小麦条锈菌插入突变的条件进行研究,建立了基因枪法转化小麦条锈菌的瞬时表达参数。用含有潮霉素抗性基因的质粒...
卢丽丽张如佳王阳王美南井金学康振生
关键词:小麦条锈菌基因枪
文献传递
基因枪法导入GUS基因获得小麦条锈菌突变体被引量:4
2009年
采用基因枪转化法用带有β-葡糖醛酸酶(GUS)报告基因的质粒pGUS6L20转化小麦条锈菌,建立了优化的转化体系;在转化当代的条锈菌中得到了GUS基因瞬时表达的菌株;连续继代转接培养后,在转化后第1代(T1)和第2代(T2)条锈菌中检测到了GUS基因稳定表达的菌株;利用GUS报告基因和毒性标记相结合的方法,经过3代筛选鉴定,在小麦条锈菌中国鉴别寄主尤皮Ⅱ号和抗引655上,各获得1个稳定的毒性突变体,经PCR及PCR-southern b lot证实外源片段已整合到毒性突变菌株的基因组中。该研究表明基因枪转化法是获得条锈菌毒性突变体的有效方法。
卢丽丽张如佳王美南王阳井金学李振岐
关键词:小麦条锈菌基因枪GUS
一种快速分离小麦条锈菌转GUS基因转化体的方法被引量:1
2009年
为了获得更多整合有外源GUS报告基因并且稳定表达的小麦条锈菌毒性突变菌株。探索小麦条锈菌夏孢子转GUS基因遗传转化体的分离方法。以从菌种筛选品种上分离转化体法为主、从繁殖品种辉县红上分离转化体法为辅可有效提高转化体的检出率;建立了利用透明胶带粘取夏孢子并通过染色分离小麦条锈菌转GUS基因转化体的新方法。试验证明,透明胶带粘取夏孢子染色法是一种快速有效分离小麦条锈菌转GUS基因转化体的方法。
卢丽丽张亮严引娣王美南王阳井金学
关键词:小麦条锈菌
小麦条锈菌突变菌株相对寄生适合度测定被引量:2
2005年
测定了CY17,CY31突变菌系在感病品种铭贤169上的相对寄生适合度属性,并利用“病害量”衡量突变菌株的相对寄生适合度。结果表明:CY17各突变菌株的相对寄生适合度均高于原始菌株,其中CY17mut-4最高,CY17mut-1较高,CY17mut-3,CY17mut-2相差不大,居中;而CY17mut-5最低,各突变菌株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夏孢子萌发率、夏孢子堆长度、严重度3个属性上。CY31突变菌株的相对寄生适合度均低于原始菌株。其中CY31mut-1,CY31mutS-1,CY31mut-2,CY31mutS-2的相对寄生适合度高,CY31mutH-1,CY31mutH-2,CY31mut-6次之,CY31mut-3,CY31mut-5,CY31mut-4最低,其突变菌株间的相对寄生适合度属性在夏孢子萌发率、夏孢子堆长度和夏孢子堆密度上有较显著差异。
吴会杰王国芬徐智斌井金学李振岐
关键词:小麦条锈菌突变菌株相对寄生适合度
基因枪法转化基因在小麦条锈菌中的瞬时表达被引量:6
2006年
以小麦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野生毒性菌株为转化受体,以含有gus报告基因的质粒(pGUS6L20)和潮霉素抗性基因的质粒(pKLHyg14)为载体,应用基因枪法研究了小麦条锈菌夏孢子遗传转化的瞬时表达特征。结果表明,在金粉直径为0.6μm、射程6cm、载体DNA5μL、可裂膜压力为900Psi或1100Psi时,gus基因和潮霉素抗性基因的瞬时表达率相对较高。
王阳王美南张如佳徐长刚冯强李振岐
关键词:小麦条锈菌基因枪转化
基因枪介导小麦条锈菌毒性突变的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为了得到带有明确遗传标记的毒性突变菌株,应用基因枪转化技术,以小麦条锈菌野生白化菌系为转化受体,以含有潮霉素抗性基因(Hyg)的质粒为插入载体,对基因枪介导小麦条锈菌插入突变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小麦条锈菌夏孢子萌动2 h,可裂膜承载压力为1 100 Psi时进行轰击转化,所得的小麦条锈菌夏孢子在含有潮霉素的培养基上萌发率最高,为36.09%。进一步将转化的小麦条锈菌夏孢子进行扩繁,在筛选品种上筛选,将筛选到的突变体在其上继代培养4代,获得了两个稳定的毒性突变菌株MM-2、MM-3。MM-2菌株对南大2419的毒性减弱,反应型由野生菌系的4型变为2型;MM-3菌株在南大2419的反应型由野生菌系的4型变为2、3型,毒性发生分化。采用中国鉴别寄主对突变体的毒性研究表明,各突变菌株的毒性均较原始菌系发生了明显改变。进一步用Hyg基因特异PCR在两个突变菌系中均扩增到目的片段,表明MM-2、MM-3的突变是由Hyg基因插入引起的。
张如佳王阳王美南井金学李振岐
关键词:小麦条锈菌基因枪插入突变
小麦条锈菌突变菌株相对寄生适合度测定
测定了CY17,CY31突变菌系在感病品种铭贤169上的相对寄生适合度属性,并利用“病害量”衡量突变菌株的相对寄生适合度。结果表明:CY17各突变菌株的相对寄生适合度均高于原始菌株,其中CY17mut最高,CY17mut...
吴会杰王国芬徐智斌井金学李振岐
关键词:小麦条锈菌突变菌株相对寄生适合度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