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2004K132G1)
- 作品数:2 被引量:28H指数:2
- 相关作者:赵平董蕾罗金燕管海涛宋亚华更多>>
- 相关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肥大细胞和胃肠激素在TNBS所致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中的变化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探讨肥大细胞(MC)、胃肠激素在三硝基苯磺酸(TNBS)所致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相互作用。方法大鼠经肛门按100mg/kg注入TNBS的50%乙醇溶液0.3ml,分别于实验第0、6、11、16、21d处死,行结肠MC计数,采用荧光测定、放免等方法测定血组胺、结肠组织组胺、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生长抑素(SS)含量;采用免疫荧光双染法观察TNBS模型MC与SP、VIP、SS阳性神经纤维关系。结果TNBS模型实验第6d见远段结肠有明显溃疡形成,血组胺含量显著增加(P<0.05),结肠组织组胺浓度显著下降(P<0.05),以后上述指标逐渐恢复正常;实验第16天起MC计数显著增加(P<0.05),并持续至实验第21天,MC分布发生改变,结肠肌层出现MC聚集。实验第11天起SP显著增加(P<0.05),并持续至实验第21天。免疫荧光双染显示TNBS模型各时期远段结肠多数MC与SP、VIP阳性神经纤维紧邻,结肠肌层VIP阳性神经纤维增加,但MC与SP、VIP无共染现象。MC与SS阳性神经纤维无伴行关系。结论MC及其释放的组胺参与了TNBS所致大鼠的肠粘膜损伤过程。SP、VIP分泌异常参与了TNBS所致大鼠UC发病过程。MC与SP、VIP的双向调节机制在TNBS所致大鼠UC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赵平董蕾罗金燕管海涛马卉王学勤
- 关键词:三硝基苯磺酸结肠炎肥大细胞血管活性肠肽
- DSS与TNBS诱导大鼠实验性结肠炎模型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2
- 2015年
- 背景:鉴于人体实验受到诸多限制,建立、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对于溃疡性结肠炎(UC)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比较葡聚糖硫酸钠(DSS)和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大鼠实验性结肠炎模型的症状和结肠病理改变,以期为UC相关研究动物模型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予Sprague-Dawley大鼠自由饮用4%DSS 7 d或予100 mg/kg TNBS-50%乙醇单次灌肠建立实验性结肠炎模型,动态评估疾病活动指数(DAI)。分批取模型大鼠全结肠标本,观察不同时点的结肠损伤评分、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等指标。结果:DSS和TNBS模型组DAI最高值分别出现在实验第7天和第2天,其后呈下降趋势,两组造模过程中分别有6只和1只大鼠死亡。DSS模型组结肠炎症持续时间短,损伤轻,停药后病变逐渐好转,18 d时结肠损伤评分和MPO活性分别为0.25±0.50和(0.80±0.33)U/g,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TNBS模型组结肠炎症持续时间长,损伤重,21 d时结肠损伤评分和MPO活性分别为3.60±0.55和(1.60±0.39)U/g,组织学上呈现慢性炎症特征。结论:DSS和TNBS均可成功诱导大鼠实验性结肠炎模型,后者可体现急性炎症向慢性转化的动态过程,可能更适用于UC治疗相关研究。
- 赵平董蕾罗金燕管海涛宋亚华龚均
- 关键词:葡聚糖硫酸钠三硝基苯磺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