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705020)

作品数:5 被引量:40H指数:4
相关作者:杨世伦徐晓君李鹏吴创收闫龙浩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海洋局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冲淤
  • 2篇河槽
  • 2篇长江口
  • 1篇岛链
  • 1篇悬沙
  • 1篇悬沙浓度
  • 1篇洋山港
  • 1篇淤积
  • 1篇输沙
  • 1篇输沙率
  • 1篇鸟类
  • 1篇区划研究
  • 1篇自然保护
  • 1篇自然保护区
  • 1篇南港
  • 1篇功能区划
  • 1篇国家级自然保...
  • 1篇海底
  • 1篇海底冲淤
  • 1篇保护区

机构

  • 5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国家海洋局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国家海洋技术...
  • 1篇苏州科技学院
  • 1篇上海市浦东教...

作者

  • 4篇杨世伦
  • 3篇徐晓君
  • 3篇李鹏
  • 1篇周云轩
  • 1篇贺松林
  • 1篇徐小弟
  • 1篇田波
  • 1篇闫龙浩
  • 1篇龚文浩
  • 1篇李行
  • 1篇郜昂
  • 1篇况润元
  • 1篇张军宏
  • 1篇吴创收
  • 1篇杜景龙
  • 1篇李兴明
  • 1篇江恩祝

传媒

  • 3篇海洋通报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海洋工程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近期(2000-2008年)长江口南港河槽的冲淤变化——兼议外高桥新港区岸段强烈淤积的原因被引量:16
2010年
长江口南港是上海外高桥新港区所在岸段,其冲淤变化对该港区水深的维护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利用ArcGIS对2000-2008年长江口南港海图资料进行数字化,建立不同时期此河槽的数字高程模型,定量计算南港河槽尤其是主槽的冲淤变化,分析其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2000-2004年南港河槽整体上冲刷21.9×106m3(平均冲刷速率为3.5cm/a);(2)2004-2008年南港河槽整体上转为淤积,河床共淤积26.0×106m3(平均淤积速率为4.1cm/a);(3)2004-2008年外高桥新港区净淤积73cm,其中2006年7月-2007年7月1年淤积57cm。结论包括:(1)南港复式河槽中间沙脊的大量采砂导致的过水断面调整可能是近期沙脊两侧深槽出现淤浅趋势的重要原因;(2)2006年7月-2007年7月南港主槽(包括外高桥新港区)的强烈淤积可能还与该水文年长江径流量特低有关。(3)南港作为长江入海水沙的过境通道,其冲淤变化与河流来沙量变化的关系不大,而流域极端气候事件导致的径流量变异、河口人类活动以及河槽的自适应调整可能是该河槽年际冲淤变化的更重要诱因。
闫龙浩杨世伦李鹏吴创收徐晓君
关键词:南港长江口
洋山港堵汊工程对邻近海底冲淤影响分析被引量:8
2008年
根据大比例尺地形测量数据,采用GIS技术对洋山港堵汊工程前后周边海底冲淤变化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工程建设前(1998~2004年),洋山港域的冲蚀速率大于外围海域。工程建设后的2004和2005年,洋山港域的平均刷深幅度明显小于外围海域;2005和2006年,洋山港域出现显著淤积(平均淤厚度0.29 m),而外围海域仍维持冲蚀状态。主要原因为建港期间的系列堵汊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港域内的动力条件,导致冲蚀减弱并出现一定的淤积。
杜景龙杨世伦贺松林郜昂徐晓君张军宏
关键词:洋山港冲淤GIS
洋山港区动力泥沙过程研究——兼论北岛链汊道封堵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于2006年4月8—17日、8月9—16日和2007年1月13—25日在杭州湾口的洋山港海域一固定观测点(平均水深约15m)用"海床基海洋环境自动监测系统"观测了潮位、波浪、潮流、近底悬沙浓度等要素。结果表明:(1)研究区波浪较弱,平均有效波高为0.53~0.65m,常风条件下波高受水深控制,而强风天气时波高受风速控制。(2)港区潮流较强。最大流速为238cm/s,观测期间平均流速在中、上层均>80cm/s,而在近底层<40cm/s。潮流以离底4.7~5.7m为分界层,分界层以上以落潮流占优势,分界层以下以涨潮流占优势。涨、落潮流流向分别在310°~320°和130°~140°之间,涨、落潮主流比洋山港工程前向右偏转约20°。(3)余流流速由底层向表层递增,上层和表层均大于10cm/s,中、下层为4cm/s左右;余流流向,底层约为322°,2.7~5.7m层为56°~85°,6.7m以上为103°~166°。(4)2006年4月小潮和8月大潮平均悬沙浓度分别为0.81kg/m3和1.46kg/m3。悬沙浓度涨潮大于落潮,涨急时悬沙浓度最高。
李鹏杨世伦徐小弟江恩祝龚文浩李兴明
关键词:波浪悬沙浓度
河口河槽和口外海滨对流域来沙减少响应的差异性研究——以长江口南槽-口外海滨体系为例被引量:5
2008年
为了探讨口内河槽和口外海滨水下岸坡对流域来沙减少响应敏感性方面存在的差异,利用ArcGIS软件对长江口南槽及其口外海滨段1990年、1996年、2000年、2004年的地形数据进行冲淤速率计算和冲淤图绘制。结果表明:1990—1996年、1996—2000年和2000—2004年三个时段南槽口内河槽的平均淤积速率分别为2.08、1.51和11.97cm/a,而口外海滨的平均淤积速率分别为6.08、4.27和-6.62cm/a;与口外海滨相比,口内河槽冲淤的空间分布更为复杂。结论包括:近期南槽口内河槽的(年—年代尺度)冲淤主要受底沙移动和深水航道工程影响,与流域来沙减少趋势的关系不大;而口外海滨的冲淤主要受河流供沙量的支配,对流域来沙减少响应较之南槽更为敏感,同时也可能与南槽的冲淤调整有一定关系。
徐晓君杨世伦李鹏
关键词:冲淤输沙率长江口
大河口区淤涨型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研究--以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被引量:10
2009年
为了对动态场景下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划进行研究,集成多年的遥感、海图及野外调查数据,构建生境地理空间数据库,在遥感和GIS技术的支持下,建立了大河口区淤涨型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划框架,并给出了区划方法的一个基于离散数学的表述。在此基础上,利用eCogn ition面向对象的遥感影像处理技术和空间模糊评价模型,研究了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划。结果表明:①核心区、缓冲区1、缓冲区2和过渡区4个功能区分别占东滩保护区总面积的18.0%、13.2%、18.4%、50.4%。在空间布局和生态学意义上,都比原有功能区划更为合理;②遥感及其派生数据的介入,在宏观尺度和长时间尺度上拓展了人们对保护区生态环境的理解,不仅降低了传统数据采集工作的强度,也增强了区划结果的时效性和科学性;③现代GIS技术与传统数学方法的融合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保护区规划。区划结果可以为动态场景下的保护区规划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李行周云轩况润元田波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