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2004DKA20170)

作品数:5 被引量:113H指数:4
相关作者:朱燕君周自江鞠晓慧王颖熊安元更多>>
相关机构: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四川省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年际
  • 1篇地面气温
  • 1篇沙尘
  • 1篇沙尘天气
  • 1篇四川盆地
  • 1篇统计量
  • 1篇土层
  • 1篇年代际
  • 1篇年代际变化
  • 1篇年际变化
  • 1篇年际和年代际...
  • 1篇盆地
  • 1篇气候
  • 1篇气候特征
  • 1篇气温
  • 1篇气象
  • 1篇气象站
  • 1篇自动气象站
  • 1篇估计量
  • 1篇观测仪器

机构

  • 5篇国家气象信息...
  • 1篇四川省气象局

作者

  • 3篇朱燕君
  • 3篇周自江
  • 2篇熊安元
  • 2篇鞠晓慧
  • 2篇王颖
  • 1篇任芝花
  • 1篇姚志国

传媒

  • 1篇气象科学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南京气象学院...
  • 1篇气象学报

年份

  • 3篇2007
  • 2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四川盆地区域性浓雾序列及其年际和年代际变化被引量:31
2006年
利用四川盆地20个国家级基本气象站1954-2005年的大雾和能见度等资料,探讨了区域性浓雾的认定标准,建立起该地区较完整的区域性浓雾日数序列,分析了其年际、年代际变化及可能原因。结果表明:①盆地内区域性浓雾主要发生在秋冬季(9月至次年2月),占总数的92.8%,这也就决定了浓雾日数序列是一个跨年度统计的序列;②1954-1976年盆地内浓雾处于偏少的负位相,尤以20世纪60年代为最少,相反,20世纪80-90年代浓雾频次高、强度大,处于多雾的正位相,但是近些年有明显的减弱;③在浓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中,大气中凝结核的数量(背景大气浑浊度)起着主导作用,同时,干湿状况是决定浓雾年代际变化另一主要原因,局地气候变暖对浓雾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④90年代以后盆地内浓雾的减弱是3个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
周自江朱燕君姚志国鞠晓慧
关键词:四川盆地年代际变化大气浑浊度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浓雾事件及其气候特征被引量:34
2007年
为分析区域性浓雾事件的气候特征及演变规律,利用1954—2005年长江三角洲地区24个国家级气象站的实测大雾和能见度资料,探讨了典型浓雾事件的判定方法,建立起该区域52年较完整的浓雾序列.初步结果表明:1954—2005年,长江三角洲地区总共出现564例较为典型的浓雾事件;仲秋至仲春(10月—次年4月)为浓雾的多发季节,约占总数的89.9%,夏季由于气温高、对流天气多,浓雾的发生概率很小,只占总数的1.6%;20世纪60年代浓雾事件少而弱,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经历由少到多的转变,且以1978年为序列的突变点,此后该地区浓雾事件频次高,强度强,不确定性大,尤其以80年代为最多,以90年代为最强;2000—2005年浓雾事件的频次和强度有较明显的回落.
周自江朱燕君鞠晓慧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年际变化MANN-KENDALL法
气候平均值和方差的次序统计估计量被引量:3
2007年
给出了估计样本平均值和方差的次序统计量——中值、伪标准差、加权均值、加权标准差的数学描述,对其统计估计性能——一致性、无偏性和有效性进行了模拟评估,评估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次序统计量具有一致性和无偏性,有效性在正态总体下低于传统统计量,在偏态总体下接近或超过传统统计量,加权均值和加权标准差的有效性高于中值和伪标准差,接近传统统计量。模拟和实例均表明,与传统的均值和标准差估计量相比,当资料存在特异值时,次序统计量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熊安元王颖
关键词:次序统计量
观测仪器和百叶箱的变化对地面气温观测值的影响及其原因分析被引量:48
2006年
在未来的几年来,中国几十年以来一直使用的地面人工气象观测系统将全部被自动观测系统所取代,观测系统的变化(对气温观测而言,主要是感应器的变化和百叶箱的变化)导致气象要素观测值的系统偏差将是不可避免的。检测地面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的地面气温的差异,并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对于分析我国气温时间序列的均一性,科学合理使用我国长期气候序列进行气候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同时对于改进我国地面自动观测系统,减少观测值的系统误差,具有重要的业务应用价值。选取在同一观测场观测、具有同种防辐射百叶箱、不同感应仪器的人工和自动两种地面气温观测系统所获取的5个国家基准站的平行观测资料,分析了不同时间尺度(小时、日、月)的观测和统计值的差异,揭示了两种系统获得的气温测值的偏差,并分析了产生这种偏差的原因,近似估算了仪器精度、仪器灵敏度、太阳辐射和红外辐射等影响因子导致的偏差值。观测仪器的变化对气温测值有较明显的影响,日、月、年平均气温相差0.2左右,太阳辐射对不同仪器的影响不同是主要原因,同时,两种仪器存在0.1左右的系统观测误差,对环境温度变化的敏感性的差异也可引起一天中的不同时段存在0.1—0.15的差异。通过对3个台站不同百叶箱、相同仪器的对比观测试验资料的分析,表明从总体上看,百叶箱的变化对气温观测值的影响不大,但玻璃钢百叶箱内的气温对环境气温变化较木质百叶箱更灵敏。
熊安元朱燕君任芝花王颖
关键词:自动气象站百叶箱气温
2004年春季中国沙尘天气特征分析被引量:5
2007年
利用全国681个站的沙尘天气观测资料分析得出,2004年春季中国北方的沙尘天气明显偏少、偏弱,主要表现在:(1)2004年春季681个站累计的沙尘天气日数2 080 d,相当于历史平均值的46.9%,是近四十余年中第三个偏少年份。沙尘暴的总面积约190万km2,仅为历史平均值的37.3%。(2)危害性较大的沙尘暴和强沙尘暴过程6次,不足2001年的一半。(3)4月和5月沙尘天气明显偏少导致整个春季显著偏少。沙尘天气出现时,PM10浓度相对增加,空气质量恶化,但与历史上较典型的强沙尘暴个例相比,PM10浓度增加的幅度不大。进一步分析表明,2004年春季沙尘天气偏少、偏弱的主要原因是大气动力条件不足,是比较特殊的一个年份。
周自江牛若芸
关键词:沙尘天气PM10浓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