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7CB209405)

作品数:57 被引量:711H指数:16
相关作者:王述红杨天鸿孟召平朱万成郭牡丹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三峡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矿业工程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建筑科学
  • 20篇矿业工程
  • 9篇天文地球
  • 7篇交通运输工程
  • 7篇理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5篇数值模拟
  • 15篇值模拟
  • 14篇岩体
  • 8篇隧道
  • 6篇稳定性分析
  • 5篇煤层
  • 5篇块体理论
  • 5篇FLAC3D
  • 4篇声发射
  • 4篇突水
  • 4篇结构面
  • 4篇开挖
  • 3篇底板
  • 3篇地铁
  • 3篇地质
  • 3篇岩石力学
  • 3篇支护
  • 3篇关键块体
  • 2篇导水
  • 2篇导水裂缝带

机构

  • 32篇东北大学
  • 17篇中国矿业大学...
  • 10篇三峡大学
  • 7篇中国矿业大学
  • 3篇大连理工大学
  • 2篇煤炭科学研究...
  • 2篇中国煤炭地质...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华北水利水电...
  • 1篇辽宁地质工程...
  • 1篇山西大同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徐州工程学院
  • 1篇中铁二院工程...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沈阳铝镁设计...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大同煤矿集团...

作者

  • 15篇王述红
  • 10篇孟召平
  • 10篇杨天鸿
  • 8篇郭牡丹
  • 7篇朱万成
  • 6篇李云龙
  • 5篇刘宇
  • 5篇杨勇
  • 5篇高延法
  • 5篇魏晨慧
  • 5篇张敏思
  • 4篇张靖杰
  • 4篇刘洪磊
  • 4篇关永平
  • 3篇宋建
  • 3篇唐春安
  • 3篇王洋
  • 3篇王睿
  • 3篇于庆磊
  • 3篇易武

传媒

  • 9篇东北大学学报...
  • 8篇煤田地质与勘...
  • 4篇水利与建筑工...
  • 4篇地下空间与工...
  • 3篇煤炭科学技术
  • 2篇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科技导报
  • 2篇岩土工程学报
  • 2篇自然科学进展
  • 2篇煤炭学报
  • 2篇岩土力学
  • 2篇石油天然气学...
  • 2篇工程与试验
  • 1篇实验力学
  • 1篇筑路机械与施...
  • 1篇工程力学
  • 1篇应用力学学报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煤矿开采

年份

  • 2篇2013
  • 3篇2012
  • 12篇2011
  • 17篇2010
  • 16篇2009
  • 9篇2008
  • 2篇2007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施工缺陷对隧道稳定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2011年
施工缺陷对隧道稳定性的影响,是隧道工程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以辽宁某隧道工程为例,围绕施工缺陷对隧道稳定性影响问题,开展了不同范围的拱顶空洞对隧道稳定性影响的模型试验研究。运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数值模型,对比分析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结果。研究表明:模型试验和数值分析观测的结果基本吻合,总结出不同拱顶空洞范围,隧道的整体力学性质,变形趋势以及破坏形式的规律,为该工程和类似隧道的顺利施工提供科学参考。
刘宇王述红崔文艳关永平
关键词:隧道稳定性分析
基于小波变换的岩石声发射信号互相关分析及时延估计被引量:17
2011年
声发射全波形采集为基于波形分析的声源定位方法提供了可能。声发射源定位方法中最常用的是时差定位方法,因此,时差获取精确与否直接影响定位的精度。借助于小波变换和互相关技术研究声发射信号的时延估计,首先利用小波分析技术对信号进行分解,确定有意义信号的频带宽度,再提取分解后的相应频带的小波系数,利用互相关技术计算出该频带信号到达各传感器的时差,进而利用时差定位法反演声发射源,实现了声发射源更精确的定位。经声发射监测验证结果表明,该时延估计方法能有效地减小声发射源定位的误差,提高声发射源的定位精度,为准确反演声发射源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
康玉梅朱万成陈耕野尹筱琴
关键词:小波变换声发射时延估计
工程岩体开挖过程全空间块体搜索及其系统研制被引量:22
2010年
在现场结构面非接触摄影技术采集的基础上,探讨岩体扰动区内所有块体的全空间切割与搜索问题,给出了包括三维结构面网络模拟、结构面与边界面的交线分析、封闭块体搜索等切割搜索过程,提出一种新的块体识别新方法.并将该搜索技术接入用自行开发研制的三维数值分析系统GeoSMA-3D,进行岩体开挖过程全空间块体搜索研究.工程算例表明:该系统具有可以动态添加结构面,适合建立开挖过程复杂几何模型等优点,系统通过人机交互界面或文件形式进行数据输入,计算结果图形化显示,并与AutoCAD等通用图形软件接口,可方便实现软件操作使用.
王述红张靖杰李云龙刘宇
关键词:结构面块体理论关键块体
利用Google SketchUp快速构建滑坡三维模型被引量:11
2010年
Google SketchUp是直接面向设计创作过程的三维建模软件,功能强大,简单易用,并且可以与Google Earth结合应用。三维建模一直是滑坡灾害研究中的热点,本文首先介绍了利用SketchUp进行滑坡三维模型的构建思路;然后重点阐述了构建流程,包括滑坡表面地形的获取、滑动曲面的构建、滑坡三维体的生成以及三维模型的渲染;最后通过一个具体实例展示了用SketchUp构建的具真实感的滑坡三维模型、三维剖面以及将模型放置到Google Earth中等应用。结论表明使用SketchUp是进行滑坡三维建模的一种理想方法。
黄海峰易武曾怀恩黎华饶兴平
关键词:三维模型滑坡GOOGLESKETCHUP
凝灰岩破坏全过程渗流演化规律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6
2009年
通过对凝灰岩在三轴环境下变参数条件的全应力-应变过程渗透性对比实验,研究了凝灰岩变形、破坏过程中渗透性演化规律,分析了凝灰岩破坏全过程中渗透率与体积应变及围压的关系,得出体积应变与渗透率函数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凝灰岩渗透率与应力水平密切相关.当岩样峰值强度之后,内部裂隙进一步扩展、贯通时,才会出现渗透率峰值,渗透率峰值拐点、应力峰值拐点和体积应变拐点很好的对应.该实验结果对于提出岩石破裂过程中更为合理的渗透性演化模型具有重要价值.
刘洪磊杨天鸿于庆磊陈仕阔
关键词:凝灰岩全应力-应变过程体积应变渗透率围压
岩石损伤过程中的热-流-力耦合模型及其应用初探被引量:53
2009年
岩石损伤过程热-流-力(THM)耦合问题的研究对于深部采矿等许多工程领域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以岩石的损伤为主线,在多场耦合分析方程中引入损伤变量,基于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原理,提出岩体损伤过程中的THM耦合模型。通过把均匀弹性介质THM耦合响应的模拟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程序及有限元实施的正确性。然后,用该耦合模型进行了不同地应力条件下流固耦合过程的数值模拟,探讨了水压力对于岩石损伤过程的作用机制。数值模拟表明,水压力导致了拉伸损伤范围的扩大和损伤程度的加剧,同时亦对剪切损伤具有抑制作用。
朱万成魏晨慧田军杨天鸿唐春安
关键词:岩石损伤数值模拟
开滦矿区地应力场特征及其研究意义
2011年
地应力是影响矿井突水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存在于地壳中的重要能量场条件。采用现场应力解除法对开滦矿区多个矿井进行了地应力测试,分析了研究区现今地应力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与岩石力学性质及地应力之间的相关关系和模型,对范各庄矿12煤层底板和东欢坨矿12-2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本区地壳浅部现代地应力作用较强,整体处于近东西向挤压应力场中,在挤压应力作用下,煤岩层应力状态主要表现为水平主应力大于垂直主应力,原岩应力主要由构造应力和自重应力场构成。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受岩石力学条件和地应力所控制,当岩石破裂压力大于水压(Pf>Pw),则不产生突水;若岩石破裂压力小于水压时,则有可能突水。当承压水的水压(Pw)小于最小水平主应力(σhmin)时,不会产生突水。只有当承压水的水压(Pw)大于最小水平主应力(σhmin)时,存在突水危险性。范各庄矿12煤层底板和东欢坨矿12-2煤层底板破裂压力(Pf)和最小主应力(σhmin)均大于其底板岩体承受的水压(Pw),本区在无构造破坏卸压条件下是不会发生底板突水的。
孟雅王睿
关键词:开滦矿区地应力场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
松软含水层下厚煤层大断面切眼支护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针对扎赉诺尔矿务局灵东煤矿特殊的地质条件——厚煤层、煤层上为松软含水层,基于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物理模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解决途径,使用合理的断面设计和锚杆索+网梁带综合支护技术很好地解决了上述切眼的支护问题。该技术的成功运用将获得巨大的安全和经济效益,为扎赉诺尔矿务局今后松软含水层下大断面切眼施工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借鉴作用。
张洪清四旭飞王继燕赵玉成
关键词:大断面切眼支护
红透山矿深部开采岩爆潜在区微震活动性研究被引量:24
2009年
应用表面应变法测试了红透山矿深部开采地应力值,据此对红透山矿深部岩体的矿岩冲击性进行分析;在-767m水平13采场构建红透山铜矿三维地质模型,布设传感器,建立矿山微震监测系统,对深部地压活动规律进行连续监测,捕捉由地压活动引起的微震活动信息,并实现微震源定位.应用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方法将微震监测信息中的干扰信号(爆破、凿岩、动力电等)剔除,有效地显现微震监测定位结果;通过区分微震能量释放大小来区分不同微震事件的产生原因;对连续监测的微震活动事件进行时间非线性分析,根据在单位时间内微震事件活动数目来判断岩爆发生的可能,这对于开展矿山动力灾害的预测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赵兴东李元辉刘建坡田军
关键词:微震监测岩爆深部开采模式识别
大屯姚桥矿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分类与评价被引量:9
2013年
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分类评价是矿井水害防治的重要工作。通过研究矿井复杂的水文地质条件、评价机理及国内外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分类评价的研究现状,给出了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的分类依据和两种方案,并进行了具体分类。阐述了各类水文地质条件的特点,在分类结果与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详细给出了矿井水文地质条件评价指标、内容、评价手段方法。对徐州大屯姚桥煤矿矿井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实例分类评价,对类似矿井的水害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张志龙高延法武强魏思民
关键词:矿井水文地质条件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