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大项目(311038)

作品数:5 被引量:36H指数:3
相关作者:谢敏豪严翊郭娴汪毅赵岩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体育大学国家体育总局武汉体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大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心血管
  • 3篇血管
  • 2篇心血管风险
  • 2篇心血管疾病
  • 2篇血管疾病
  • 2篇植物神经
  • 2篇中年
  • 1篇动物
  • 1篇动物实验
  • 1篇心电
  • 1篇心肺耐力
  • 1篇心脏
  • 1篇心脏指数
  • 1篇血压
  • 1篇血压异常
  • 1篇有氧运动
  • 1篇预警
  • 1篇摄氧量
  • 1篇中年男性
  • 1篇中年人

机构

  • 5篇北京体育大学
  • 2篇武汉体育学院
  • 2篇国家体育总局
  • 1篇集美大学
  • 1篇井冈山大学
  • 1篇三峡大学

作者

  • 5篇谢敏豪
  • 3篇郭娴
  • 3篇严翊
  • 2篇汪毅
  • 2篇杨月琴
  • 2篇赵岩
  • 1篇苏浩
  • 1篇林家仕
  • 1篇夏志
  • 1篇许杰

传媒

  • 3篇北京体育大学...
  • 1篇体育科学
  • 1篇中国运动医学...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运动训练对大鼠植物神经心率调节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通过运动能力测试,建立不同运动强度训练的大鼠跑台运动模型,探讨不同运动强度对大鼠植物神经心率调节功能的影响。方法:10周龄雄性SD大鼠27只,经最大运动速度测试之后,随机将大鼠分为3组,即:空白对照组、中等强度运动组以及大强度运动组,各组大鼠不同运动强度训练8周后,测试大鼠安静状态下心率、血压,植物神经阻断后的变化心率以及大鼠右心室心房M2受体、RGS6以及KCNJ5的含量;结果:1)硫酸阿托品能够显著性增加中等强度及大强度运动训练大鼠心率,但盐酸普莱洛尔的影响不大;2)中等强度运动训练显著性增加M2受体含量,但两种运动方式对RGS6和KCNJ5含量没有影响;3)中等强度及大强度运动均能够降低M2受体mRNA、RGS6mRNA及Kir3.4mRNA的含量;结论:8周中等强度运动以及大强度运动训练对安静心率影响不大;但能够通过调节迷走神经纤维自身功能,从而有效降低正常大鼠迷走神经心率调节能力,对迷走神经之后的心内调节通路蛋白及交感神经心率调节功能影响不大。
杨月琴谢敏豪
关键词:植物神经M2受体心脏指数
体力活动、心肺耐力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通过对246名40~49岁健康中年男性进行体力活动问卷调查和心肺耐力测试,分析二者与心血管疾病相关风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随着体力活动总消耗量水平增加,心血管疾病相关风险因素并未出现改善趋势,方差分析无显著性差异,二者之间不存在相关性;2)随着心肺耐力水平等级的提高,心血管相关风险因素出现明显的改善;二者之间呈显著性相关。结论:1)体力活动消耗量水平未引起心血管疾病相关风险因素的改善,并不能作为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的评价指标;2)随着心肺耐力水平的改善,心血管相关的风险因素出现明显改善,心肺耐力要比体力活动更能作为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的评价指标。
林家仕严翊苏浩赵岩郭娴谢敏豪
关键词:心肺耐力心血管疾病中年男性
运动中心血管风险及其预警被引量:9
2015年
运动风险主要指运动过程中的环境风险和人为风险,人作为体育活动的主体,需要承载运动负荷的刺激对自身不同的健康状况带来的风险。运动中突发心肌缺血或者猝死都是较常见的运动中心血管风险,这也成为了运动医学领域面临的问题之一。运动中心血管风险往往来自于对运动的不适应,这种不适应既包括长期久坐不动而突然进行大强度运动,也包括长期低频率小负荷运动突然转变为高频率大负荷量或强度的运动产生的不适应。
郭娴汪毅严翊谢敏豪
关键词:心血管风险心血管疾病预警
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改善运动中心血管风险的研究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3个月50%~60%VO2max强度有氧运动对50~59岁人群运动中心血管风险的影响,为该人群安全有效健身方案提供科学指导。方法:问卷调查入选的50~59岁受试者通过在Bruce递增负荷实验中持续出现心电血压异常指征终止实验和一过性心电血压异常,入选66例受试者并将其分为正常组(C组)、持续异常组(Y组)及一过性异常组(YH组),实施3个月的50%~60%VO2max强度每周300 min的规律跑步运动,干预前后测定人体测量学、生理生化、超声检查和递增负荷实验中相关指标,并评估变化。结果:3个月干预后Y组男性和女性的心电血压异常发生率降低至69.2%和58.3%,YH组男性和女性心电血压异常发生率降低至25%和75%。同时发现,干预后Y组及YH组受试者运动后心肌酶水平均显著下降,完成的运动负荷显著提高,心血管机能、形态学指标、血脂及自主神经功能显著改善。结论:50~59岁人群递增负荷运动中可出现心血管风险,为期3个月的50%~60%VO2max强度跑步运动可降低风险者其运动中心血管风险,提高安全运动上限。
郭娴汪毅严翊许杰谢敏豪
关键词:中年人心血管风险有氧运动最大摄氧量
运动和肥胖诱导下大鼠植物神经对安静心率调节作用的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本研究通过高脂高糖饮食和运动能力测试,建立肥胖大鼠跑台运动模型,探讨运动及肥胖干预下,大鼠植物神经对心率调节作用的影响及机制,为运动风险评估提供敏感的心血管监测指标。方法:4周龄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2组:普食组(C组)和高脂高糖饮食组;8周后,从高脂高糖饮食组中挑选出肥胖大鼠(F组),再随机分为3组:肥胖对照组(FC组),肥胖中等强度运动组(FM组)和肥胖大强度运动组(FH组)。肥胖大鼠适应性运动2周后,进行8周运动训练。测试大鼠在安静状态、交感神经及迷走神经阻断下的心率及变化。Elisa及RT-PCR测试迷走神经心内调节关键因子M2受体、Kir3.4以及RGS6含量。结果:1)8周后,F组大鼠HR显著低于C组(P<0.05);2)C组18周时,HR显著小于8周时HR(P<0.05),但18周时,C组HR与FC组间,以及FC组HR与其8周时HR间无显著差异;3)C组与FC组间以及各肥胖组组间神经传导阻断后,心率变化值无显著差异;4)FC组大鼠Kir3.4显著大于C组(P<0.05);5)C组M2受体mRNA显著小于FC组(P<0.05),RGS6mRNA显著大于FC组(P<0.05);6)FC组M2受体mRNA显著大于FM组(P<0.05)和FH组(P<0.05)。结论:肥胖发生时,植物神经心率调节平衡以迷走神经占主导作用,肥胖进一步发展后,植物神经心率调节以交感神经占主导作用。8周运动训练未能改变肥胖大鼠植物神经的心率调节功能。
杨月琴赵岩谢敏豪夏志
关键词:植物神经肥胖动物实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