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KJ130324)
- 作品数:9 被引量:42H指数:4
- 相关作者:佘强杜建霖邓松柏刘亚杰袁欣更多>>
- 相关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循证护理对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7年
- 中心静脉导管(CVC)是ICU患者术中和术后药物输入、营养供给和术中各指标监测的一种重要辅助通道。据报道,中心静脉置管整个过程中,发生医院性获得感染、导管断裂、导管脱出和由于置管原因造成的心律失常和心绞痛等并发症时常发生。循证护理方法是在较科学和可靠的试验基础上,制定出针对ICU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护理方案。
- 张从会梁瑜吴洁王丽丹
- 关键词:循证护理ICU静脉导管并发症
- Tbx18^+心外膜祖细胞参与成年小鼠部分心脏组织形成被引量:1
- 2016年
- 转录因子Tbx18在胚胎心脏发育过程中起重要调控作用,是心外膜祖细胞标记之一;故以Tbx18为标记的阳性祖细胞群被称为:Tbx18+心外膜祖细胞(epicard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小鼠胚胎、新生和成年期心脏组织细胞的特性区别较大,成年小鼠的心脏属于终末分化组织。但是,Tbx18+EPCs对成年小鼠心脏组织的贡献大小尚存争议。本研究拟定量分析Tbx18+EPCs对成年小鼠心脏组织的贡献大小。采用整体和组织切片X-gal染色检测成年心脏组织Lac Z的表达;荧光激活细胞分选法(fluorescence activated cell sorting,FACS)分离成年Tbx18Cre/R26EYFP小鼠心脏组织EYFP+细胞。结果显示,在Tbx18+EPCs遗传谱系示踪小鼠,报告基因Lac Z和EYFP在成年小鼠心脏的心室、心房、冠状动脉、室间隔等处表达;成年Tbx18Cre/R26EYFP小鼠心脏组织细胞用FACS分离,分选的EYFP+细胞比例平均约为33.94%。由此可见,成年小鼠心脏的心室、心房、冠状动脉、室间隔等心脏组织均可来源于Tbx18+EPCs;约1/3成年小鼠心脏组织细胞来源于Tbx18+EPCs。故Tbx18+EPCs参与成年小鼠心脏组织的部分形成。
- 杜建霖邓松柏刘亚杰佘强
- 关键词:成年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外治疗依从性及远期生存状况分析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探讨重庆地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外治疗依从性及其对远期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收集了重庆部分三甲医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且治疗后出院的患者636例。通过不同方式对其进行5年的随访,了解患者在院外的治疗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最终574例入选,心因性死亡180例,病死率为31.4%,院外用药依从性差为死亡患者的主要特征。结论:治疗依从性差为本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年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 赵睿卢前微杨蕊佘强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依从性远期生存
- 遗传谱系示踪技术揭示小鼠胚胎前体心外膜向心外膜转化过程
- 2016年
- 心外膜的形成是胚胎心脏发育的关键生理过程之一。利用遗传谱系示踪技术示踪观察前体心外膜向心外膜细胞转化过程,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本研究拟利用Tbx18+前体/心外膜祖细胞遗传谱系示踪模型,揭示胚胎心外膜的起源及前体心外膜向心外膜转化的过程。利用整胚和切片原位杂交技术揭示,Tbx18 mRNA特异性表达于胚龄(E)9.5 d小鼠胚胎前体心外膜;故Tbx18是前体心外膜的特异性标记基因。利用整胚X-Gal染色,揭示报告基因Lacz在E9.5 d遗传谱系示踪模型鼠胚前体心外膜中大量表达,此时报告基因从前体心外膜逐渐迁移并开始少量表达于心外膜。Lacz在E10~E10.5 d双杂合鼠胚前体心外膜中表达逐渐减少,而在心外膜组织中逐渐增多;在E11.5 d,报告基因在前体心外膜中表达基本消失,而在心外膜组织中大量表达。切片进行XGal染色也揭示,报告基因Lacz定位于早期胚胎前体心外膜及心外膜。免疫荧光染色证实,早期胚胎心外膜细胞呈现未分化的祖细胞状态。通过报告基因的表达变化模式揭示,胚胎心外膜的形成经历了启动、转化、完成3个阶段;E9.5~11.5 d左右这个时间段发生的前体心外膜向心外膜转化,可能是心外膜形成的主要来源和形式。
- 杜建霖袁欣刘亚杰邓松柏佘强
- 关键词:心外膜
- 心血管疾病新的标志物:抗apoA-1 IgG
- 2014年
- 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特征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大量的证据表明,体液免疫在心血管疾病中可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最近的研究表明,载脂蛋白A1自身抗体(抗apoA-1 IgG)的升高与心血管疾病的高风险有关,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严重颈动脉狭窄、终末期肾病、肥胖、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该文就apoA-1 IgG在预测和诊断心血管疾病中的能力及其在调节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予以综述。
- 邱波佘强
-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自身抗体
- ST段压低碎裂QRS波可能是NSTE-MI病死率的预警指标被引量:13
- 2014年
- 目的观察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后48h内出现碎裂QRS波(fQRS)和ST段压低fQRS(STD-fQRS)的发生率,并探讨fQRS、STD-fQRS对NSTE-MI患者病死率的预警价值。方法纳入NSTE-AC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心电图结果,将NSTE-MI患者分为fQRS组和无fQRS组,再将fQRS组分为STD-fQRS和无STD-fQRS两个亚组,长期随访观察其病死率。结果 (1)共纳入731例NSTE-ACS,其中NSTE-MI组609例,UA组122例。NSTE-MI组出现fQRS的比率明显高于UA组。(2)fQRS组近期全因病死率高于无fQRS组;亚组分析STD-fQRS组近期全因病死率高于无STD-fQRS组。长期随访表明,fQRS组全因病死率高于无fQRS组;亚组分析STD-fQRS组远期全因病死率高于无STD-fQRS组。(3)COX回归分析表明,fQRS不是NSTE-MI患者远期全因病死率独立预测性因子;NSTE-MI后48h内出现STD-fQRS是远期全因病死率独立预测性较强的因子。结论 STD-fQRS可能是NSTE-MI全因病死率独立危险预警指标。
- 袁欣杜建霖邓松柏刘亚杰高凌志佘强唐琳
- 关键词:碎裂QRS波ST段压低病死率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 冠状血管平滑肌细胞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 2014年
- 冠状血管为心脏提供营养及氧供,对心脏的正常工作至关重要。冠状血管的管壁主要由平滑肌细胞及内皮细胞构成,平滑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对冠状血管及心脏的正常工作有重要影响。控制细胞分化、迁移及平滑肌前体细胞数量的分子通路决定了冠状血管的结构及容量。这些信号通路的异常会导致血管畸形,故了解这些机制有益于利用前体细胞进行体内细胞重排从而诱导血管再生。
- 伍玲佘强
- 关键词:冠状血管心脏平滑肌细胞
- 谱系示踪技术揭示Tbx18^+肾祖细胞分化为脂肪细胞的潜能
- 2018年
- 转录因子Tbx18在泌尿系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利用遗传谱系示踪模型,揭示了Tbx18^+肾祖细胞具有向多种肾系细胞分化的潜能。但尚无文献报道其是否具有向脂肪细胞分化的潜能。本研究通过对Tbx18Cre/Rosa26^(LacZ)双杂合小鼠泌尿系组织进行整体X-gal染色发现,肾包膜、输尿管及肾周脂肪组织能特异性表达β-gal蛋白,说明肾包膜、输尿管及肾周脂肪组织可能来源于Tbx18+祖细胞。对Tbx18Cre/Rosa26^(EYFP)双杂合小鼠泌尿系组织进行免疫荧光染色,发现部分脂滴相关蛋白^+(perilipin)脂肪细胞能表达标记蛋白EYFP,说明部分泌尿系脂肪细胞来源于Tbx18^+祖细胞。本研究揭示了Tbx18^+祖细胞具有分化为脂肪细胞的潜能,进一步证实了Tbx18^+肾祖细胞的多分化潜能。结合本研究结果,若进一步研究肾损伤时,来源于Tbx18^+祖细胞的泌尿系脂肪细胞是否进一步增多,将会为肾损伤的再生修复提供一些思路和启发。
- 袁欣佘强杜建霖
- 关键词:脂肪细胞祖细胞
- 心肌梗死中微小RNA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前景被引量:9
- 2014年
- 心肌梗死是工业化国家人口死亡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虽然目前针对心肌梗死有一系列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心肌梗死患者仍存在较高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如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因此探索出新的心肌梗死治疗方法是极其重要的。
- 余华东佘强
- 关键词:微小RNA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肌纤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