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73092)

作品数:15 被引量:184H指数:8
相关作者:周家斌肖经汗郭浩天王磊苑金鹏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理工大学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西南石油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9篇PM
  • 8篇污染
  • 6篇污染特征
  • 5篇PM2
  • 4篇多环芳烃
  • 4篇源解析
  • 4篇PM2.5
  • 3篇正定矩阵
  • 3篇矩阵
  • 3篇大气污染
  • 2篇水溶性离子
  • 2篇羧酸
  • 2篇无机元素
  • 2篇细颗粒
  • 2篇细颗粒物
  • 2篇夏季
  • 2篇颗粒物
  • 2篇后向轨迹
  • 2篇二元羧酸
  • 2篇城区大气

机构

  • 17篇武汉理工大学
  • 4篇山东省分析测...
  • 2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山东建筑大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14篇周家斌
  • 5篇郭浩天
  • 5篇王磊
  • 5篇肖经汗
  • 4篇苑金鹏
  • 3篇周颖
  • 3篇熊鹰
  • 2篇刘艳丽
  • 1篇李宽
  • 1篇李红
  • 1篇陈相峰
  • 1篇黄凡
  • 1篇祁士华
  • 1篇孙友敏
  • 1篇程传格
  • 1篇赵汝松
  • 1篇王晓利
  • 1篇姚宇翔
  • 1篇胡燕
  • 1篇钱佳

传媒

  • 5篇环境污染与防...
  • 2篇环境科学与技...
  • 2篇环境科学研究
  • 2篇中国环境监测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工业水处理
  • 1篇环境化学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武汉市典型地区PM_(2.5)化学组成及来源解析被引量:5
2017年
采集了武汉市工业区和植物园2011年10月—2012年7月不同季节的PM_(2.5)样品,测定其化学组成并解析来源。结果表明,工业区和植物园PM_(2.5)年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79.7、92.8μg/m3,其中SO2-4、NO-3和NH+4是最主要的水溶性离子。通过气团的后向轨迹模型分析,本地源与远距离区域传输共同影响武汉市空气质量。采用正定矩阵因子分析(PMF)模型对PM_(2.5)来源进行了解析,工业区PM_(2.5)来源为二次气溶胶、生物质燃烧、扬尘、冶金、燃煤和残油燃烧,春、夏、秋、冬4季贡献率最高的因子分别为生物质燃烧(45.1%)、残油燃烧(23.1%)、扬尘(56.1%)和二次气溶胶(53.4%);植物园PM_(2.5)来源为二次气溶胶、机动车排放、扬尘、冶金、燃煤和残油燃烧,春、秋两季机动车排放贡献率最高,分别为42.7%、41.3%;夏季和冬季分别为扬尘和二次气溶胶贡献最高,贡献率分别为27.3%、57.4%。
胡燕周家斌熊鹰邵轩李宽袁畅
关键词:PM2.5
武汉城区大气PM_(2.5)的化学组成特征与区域传输被引量:6
2018年
为了探明武汉市城区PM_(2.5)的化学组成、污染特征及区域传输的影响,该研究在洪山区武汉理工大学鉴湖区门口对大气PM_(2.5)样品进行了4个季节的采集和分析。结果表明,PM_(2.5)年平均质量浓度是112.7μg/m^3,水溶性离子、无机元素和OC、EC分别占PM_(2.5)的31.3%、25.8%、17.2%和4.6%。浓度最高的3种水溶性离子分别是SO_4^(2-)、NO_3^-、NH_4^+,占全部水溶性离子的82.6%。秋冬季节NH_4^+与SO_4^(2-)加NO_3^-之和当量浓度比值之间的相关性很高。PM_(2.5)中18种元素的富集因子(EF)分析表明,Pb、Sb、Ni、Cd这4种元素EF值均>100,分别为200.75、338.4、360.0、500.9,受人为源影响严重。OC的浓度在秋季很高这与武汉市周边城市的生物质燃烧有一定关系。该文基于后向轨迹模型,以武汉理工大学鉴湖校区为起始点向后推算48 h轨迹。结果表明模拟的后向轨迹可以分为4类:分别是来自内蒙古、山东、河南以及海南省,其中来自海南省的气团PM_(2.5)浓度最低。
袁畅周家斌熊鹰李宽邵轩
关键词:水溶性离子无机元素人为源
武汉市季节性复合大气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近十年来,我国城市和区域的大气污染特征已发生显著改变,从单一的煤烟型污染转变为燃煤、机动车尾气和扬尘等多种污染来源叠合,以PM2.5和O3为首要污染物的复合大气污染问题日益凸显。本文基于2017年3月-2018年2月全年...
黄凡
关键词:时空分布特征
文献传递
武汉大气PM_(2.5)中烃类有机物污染特征及来源辨析被引量:2
2013年
采集了武汉工业区、交通区和植物园秋冬季大气PM2.5样品,采用GO/MS定量分析了细粒子中烃类有机物污染特征。共检测出C10~C33正构烷烃、11种甾烷和12种萜类化合物、2~6环的母核以及少量C,取代的共27种PAHs,并运用分子地球化学参数和特征比值法对污染源进行初步示踪研究。结果表明,武汉市PM妯平均浓度为144.71μg/m^3,正构烷烃CPI值、植物蜡百分数(%WaxCn)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功能区差异,具体表现为植物园秋季%WaxCn最高,交通区冬季CPI值最低。16种优控PAHs全被检出,不同环数PAHs分布规律为:(4~5)环〉(6~7)环〉(2~3)环。工业区特征比值和分子地球化学参数明显指示了燃煤烟尘污染,交通区指示了汽油车和柴油车混合污染和地面扬尘污染,植物园受到高等植物输入、木材、秸秆等燃烧影响,同时,部分污染来源于工业区的长距离传输。
王磊周家斌苑金鹏郭浩天肖经汗周颖余文洋刘艳丽
关键词:PM2
2016—2017年武汉市城区大气PM_(2.5)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被引量:28
2019年
利用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湖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大气复合污染自动监测站的在线监测数据,对武汉市城区PM_(2.5)的污染特征及主要来源进行解析。结果表明,武汉市城区PM_(2.5)质量浓度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差异,季节变化规律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水溶性离子的主要成分SO■、NO^-_3和NH^+_4占总离子质量浓度的82.0%。PM_(2.5)中阴离子相对阳离子较为亏损,颗粒整体呈碱性。夏季气态污染物的氧化程度较高且SO_2较NO_2氧化程度高。后向轨迹分析结果表明,区域传输是武汉市PM_(2.5)的一个重要来源,在4个典型重污染阶段,武汉市分别受到局地、东北、西北及西南方向气团传输的影响。PMF模型解析出武汉市PM_(2.5)五大主要来源及平均贡献率:扬尘22.0%、机动车排放27.7%、二次气溶胶21.6%、重油燃烧14.9%和生物质燃烧13.8%。
黄凡陈楠周家斌操文祥李宽
关键词:PM2.5污染特征源解析
交联多孔网状α-Fe_2O_3的制备及对对硝基苯酚的吸附被引量:4
2012年
以甘氨酸为结构调节剂,水热法合成了纳米氧化铁材料。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样品为六方晶系α-Fe2O3。调节甘氨酸浓度,可使样品从不规则纳米颗粒逐步转变为交联多孔网状α-Fe2O3,其比表面积达到72.7m2/g。通过样品对水中对硝基苯酚的静态吸附实验,考察了吸附反应时间和初始浓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发现其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平衡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其饱和吸附量为101.5 m2/g。
张忠周家斌王雯雯刘彦龙王磊
关键词:纳米氧化铁水热合成对硝基苯酚
武汉市PM_(2.5)中二元羧酸的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被引量:1
2019年
在武汉市工业区和交通区展开了PM_(2.5)样品采集,研究了PM_(2.5)中二元羧酸的化学组成、污染水平及来源。二元羧酸在工业区为103.1~2 219.2ng/m^3,年平均值为958.4ng/m^3;在交通区为66.9~2 176.8ng/m^3,年平均值为749.7ng/m^3。丙二酸/丁二酸(C_3/C_4,质量比,下同)表明,武汉市二元羧酸主要来自机动车尾气排放;己二酸/壬二酸(C_6/C_9)表明,二元羧酸的人为源贡献大于自然源。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MF)模型解析结果显示,工业区中二次源占13.7%,建筑扬尘占23.1%,机动车尾气排放占37.0%,生物质燃烧占26.2%;交通区中二次源占8.9%,建筑扬尘占24.9%,机动车尾气排放占51.8%,生物质燃烧占14.4%。潜在源区贡献因子(PSCF)分析得出,武汉市夏季二元羧酸主要受到南部季风的影响,冬季主要受到西部冷空气的影响。
邵轩周家斌袁畅李宽熊鹰
关键词:二元羧酸
济南市表层土壤中PAHs的分布、来源及风险分析被引量:21
2015年
以山东省济南市为研究区域,采集测定了35个表层土壤样品中16种优先控制PAHs的含量,在此基础上对其组成特征、来源和环境风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6种PAHs在所有样品中均具有较高的检出率,部分达到100%.含量范围为55.8—1.24×104μg·kg-1,平均值1.27×103μg·kg-1,中位值263μg·kg-1,低于已报道的我国其他地区表层土壤PAHs的污染水平.各功能区含量高低顺序为工业区、交通繁忙区、商业居民区和农田.PAHs组成分析与因子分析表明,济南市表层土壤中PAHs为混合源,煤、石油等化石燃料不完全燃烧作用占优势.16种PAHs的Bap总毒性当量浓度(TEQBa p)在0.54—1.37×103μg·kg-1之间,7种致癌性PAHs的TEQBap占总TEQBap的98.9%,是环境风险的主要贡献者.农田土壤风险水平较低,工业区土壤风险水平较高,需要管理部门特别注意.
苑金鹏王晓利周家斌陈相峰赵汝松程传格
关键词:表层土壤多环芳烃风险分析
武汉城区灰霾污染特征及大气消光性研究
武汉市近十年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空气质量问题却日益凸显,能见度低,灰霾频发。本文通过在线观测和现场采样分析,分析武汉大气灰霾污染特征及成因,研究大气中各化学物种及相对湿度与能见度的定量关系,并估算各物种的消光贡献率,为制...
李宽
关键词:消光系数相对湿度能见度
文献传递
武汉秋冬季大气PM_(2.5)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及来源被引量:32
2013年
采集了2011—2012年武汉市工业区、交通区和植物园的3个功能区的秋冬2季大气PM2.5样品,采用超声提取预处理和GC/MS分析检测了PM2.5中27种PAHs,探讨了其时空分布特征,然后运用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法解析了PAHs的来源。结果表明:PAHs的质量浓度范围为24.705-112.490 ng.m-3,PAHs的质量浓度分布呈现出工业区〉交通区〉植物园的规律;冬季PAHs质量浓度高于秋季等特征。不同环数PAHs质量浓度呈现出规律变化为:5环〉4环〉2-3环〉6-7环,4环、5环的PAH含量比例高表明机动车尾气和煤燃烧排放是主要排放源。不同功能区化合物的比值指示来源略有不同,但总体指明了武汉主要污染源来自燃煤和机动车尾气的排放。源解析结果显示,工业区的污染源主要来自于燃煤,其贡献率为55%,其次为汽油燃烧、柴油燃烧、焦炉和轻质油燃烧。在交通区中,车辆尾气排放(34%)和天然气燃烧(25%)的贡献较大,其次是烹饪、燃煤及木材燃烧。植物园对照区的主要污染源分别是木材燃烧、燃煤、天然气燃烧、车辆排放和烹饪,其中木材燃烧(46%)的贡献最大。
周颖周家斌王磊肖经汗郭浩天
关键词:多环芳烃PM2源解析多元线性回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