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71739)

作品数:10 被引量:71H指数:5
相关作者:程永强殷丽君聂莹周韵刘济源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大学日本国际农林水产业研究中心江苏恒顺醋业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色谱
  • 3篇色谱法
  • 3篇发酵
  • 2篇液相色谱
  • 2篇液相色谱法
  • 2篇食醋
  • 2篇相色谱
  • 2篇高效液相
  • 2篇高效液相色谱
  • 2篇高效液相色谱...
  • 2篇褐藻
  • 2篇HPLC
  • 2篇雌马酚
  • 1篇豆奶
  • 1篇豆豉
  • 1篇多糖
  • 1篇研究方法
  • 1篇液相色谱法测...
  • 1篇抑制活性
  • 1篇抑制剂

机构

  • 10篇中国农业大学
  • 3篇日本国际农林...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江苏恒顺醋业...
  • 1篇北京电子科技...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日照职业技术...

作者

  • 10篇程永强
  • 3篇殷丽君
  • 3篇聂莹
  • 2篇朱胜虎
  • 2篇石波
  • 2篇余永建
  • 2篇刘济源
  • 2篇李婷
  • 2篇王安易
  • 2篇周韵
  • 2篇刘肖南
  • 1篇胡会萍
  • 1篇孙璐
  • 1篇辰巳英三
  • 1篇丁立孝
  • 1篇马艳莉
  • 1篇苏东海
  • 1篇刘丹赤
  • 1篇孙乐六
  • 1篇唐菁婧

传媒

  • 3篇中国食物与营...
  • 2篇中国调味品
  • 2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食品科学
  • 1篇中国食品学报
  • 1篇农产品加工(...

年份

  • 4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用TLC和HPLC结合的方法定性检测尿液中的雌马酚被引量:2
2014年
雌马酚是人体肠道细菌分解大豆苷和大豆苷元的最终代谢产物之一,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分离纯化尿液样品中的雌马酚后再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定性检测,可有效减少染料木苷元的干扰,解决了仅依靠HPLC无法实现雌马酚有效分离的问题。以氯仿-甲醇(24∶1,v/v)作为TLC展开剂,染料木苷元的Rf值为0.29,雌马酚的Rf值为0.40。本方法具有准确度高,干扰度低等优点,为定性检测尿液中雌马酚提供了新的方法。
王安易程永强欧小群刘肖南李婷周韵
关键词:薄层色谱法雌马酚大豆苷元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六种大豆异黄酮及雌马酚的含量被引量:5
2012年
针对豆制品中同时测定大豆异黄酮和雌马酚方法存在的问题,优化并建立了同时测定6种大豆异黄酮和雌马酚的高效液相检测程序,并测定了几种市售豆乳中大豆异黄酮的含量。采用乙腈/甲醇(v/v,5/2)和水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4nm,6种大豆异黄酮和雌马酚均得到良好的分离,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98、0.9989、0.9997、0.9986、0.9998、0.9995、0.9999,线性关系良好。该方法准确、灵敏,适合于豆制品中大豆异黄酮及雌马酚的检测。
刘肖南马艳莉韭泽悟李婷殷丽君程永强
关键词:大豆异黄酮雌马酚
豆豉后发酵中优势菌株筛选及其生产性能被引量:10
2014年
为了更好地控制传统豆豉后发酵过程,实现多菌纯种发酵,确保豆豉的质量安全。本实验对豆豉后发酵过程中的优势有益微生物进行研究。以北京仙源豆豉及部分市售豆豉为实验材料,对其中的酵母菌、芽孢杆菌和乳酸菌进行分离鉴定,并对分离菌株的抑菌性能、产酶性能以及耐盐和耐温等生产性能进行研究。最后选出适合于豆豉后发酵的6株优势有益菌株,经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解淀粉芽孢杆菌(B.amyloliquefaciens),戊糖片球菌(P.pentosaceus),食窦魏斯氏菌(W.cibaria),东方伊萨酵母(I.orientalis)和热带假丝酵母(C.tropicalis)。
胡会萍刘丹赤殷丽君程永强丁立孝
关键词:豆豉后发酵优势菌株
一种酶凝乳大豆奶酪的开发研究
2013年
大豆奶酪是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制成的一种新型大豆发酵食品。采用乳酸菌发酵工艺,并加入谷氨酰胺转氨酶(TG酶)辅助凝乳,产品凝乳效果和质构均优于普通酸凝乳的大豆奶酪。大豆奶酪含有大豆特有的功能成分,如大豆异黄酮,而且经过发酵后ACE抑制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明显提升。经工艺优化,最终确定添加豆乳量1.2%的大豆油以提升口感,乳酸菌和谷氨酰胺转氨酶的添加量分别为豆乳质量的0.1%和0.3%。发酵使之凝乳后,破碎至凝乳碎粒,堆酿至pH值4.8,并在切达奶酪压榨器中进行压榨,使终产品含水量降至60%。大豆奶酪以大豆作为原料,不添加乳成分,可为乳制品过敏人士或素食主义者食用。
申悦人勾剑颖唐菁婧王欣璐王安易程永强
关键词:大豆奶酪
褐藻胶酸降解物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被引量:3
2015年
褐藻胶作为海洋植物提取物,近年来受到开发海洋类药物的研究人员关注。有报道称褐藻胶降解物具有治愈Ⅱ型糖尿病鼠的功效。基于此,本研究通过体外α-葡萄糖苷酶体系来探讨褐藻酸降解物的降血糖机制。结果表明:聚甘露糖醛酸片段(PM)和聚古洛糖醛酸片段(PG)对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均产生抑制作用,且其活性差异较大。其中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的PM的抑制类型属于混合型抑制,其抑制常数Ki和抑制率的IC50值仅分别为葡萄糖的4.4倍和7.0倍。通过比较PM、葡萄糖、甘露糖、果糖的Ki值和IC50值的差异,从构效关系上探讨α-葡萄糖苷酶与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关系。
聂莹孙路苏东海殷丽君申行行李志姣程永强
关键词:褐藻胶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构效关系糖尿病
食醋风味研究综述被引量:14
2015年
食醋风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食醋的品质。食醋风味研究的突破性进展依赖于研究技术的发展。应用固相微萃取、搅拌棒吸附萃取和GC-O技术,食醋中多达53种挥发性成分得到准确定量,雪莉醋的特征风味成分得以确定。电子鼻能准确区分不同的食醋,有望应用于实际生产。国内名醋的主要风味成分已初步确定,但部分风味成分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不一致。
刘济源曹星雨余永建朱胜虎孙乐六程永强
不同种类市售食醋特征指标的测定及差异性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以不同地域、不同品牌、不同原料、不同陈放年代的11种我国市售食醋为研究对象,准确测定了对食醋品质有重要影响的有机酸含量、乳酸比重、乙酸比重、DPPH自由基半清除率浓度等特征指标。各指标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矩阵显示:食醋发酵过程中乙酸和柠檬酸、乳酸和琥珀酸的代谢途径可能分别相对一致;食醋中多酚可能多来自于原料。主成分分析表明:镇江香醋和山西老陈醋的共同特征是有机酸丰富多样;相比于山西老陈醋,镇江香醋的特征是乳酸、蛋白质、多酚含量整体更高。
刘济源曹星雨赵艺文余永建朱胜虎程永强
关键词:相关系数DPPHIC50
褐藻寡糖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7
2012年
通过不同的检测方式建立褐藻寡糖的快速定性检测方法,为褐藻寡糖(AOS)的制备提供快速而准确的检测依据。结果表明,相同的褐藻寡糖样品通过薄板层析法(TLC)、荧光辅助糖电泳法(FACE)以及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均可以得到较为理想的检测结果。优化后的3种方法的检测条件依次为:TLC法:正丁醇∶甲酸∶水=4∶5∶1,上行展开两次;FACE法:酶解及酸解的褐藻寡糖经过8-氨基萘-1,3,6-三磺酸(ANTS)胺化还原衍生16h,适宜的聚丙烯酰胺凝胶浓度分别为25%、35%,恒压400V电泳1h后,1 000V电泳4h;HPLC法:色谱柱:TSK-GEL DEAE-2SW 4.6mm×250mm;流动相:0—0.25MNaCl在60min内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波长:230nm。
聂莹张文靖石波韭泽悟苏东海程永强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
紫红链霉菌Streptomyces violaceoruber IFO 15732产褐藻胶裂解酶的培养条件优化被引量:2
2013年
对紫红链霉菌(Streptomyces violaceoruber)IFO 15732产褐藻胶裂解酶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褐藻胶的裂解酶活为指标,该菌株最适发酵条件为:海藻酸钠0.4%、酵母粉0.15%、KH2PO40.1%;MgSO4·7H2O 0.05%(w/v),pH=6.0。最适发酵产酶温度为30℃,培养时间为6d。在最适培养条件下,菌株的最高产酶活力达到57.8U/mL。
陈俊帆聂莹石波韭泽悟辰巳英三刘达程永强
关键词:褐藻胶裂解酶发酵条件
紫山药粗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及其抗氧化性的研究被引量:26
2015年
本文紫山药粗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及抗氧化性的研究,以紫山药为研究材料,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利用正交实验优化了紫山药粗多糖提取工艺,确定在料液比1∶15(mg/m L)、提取温度55℃、提取时间为2 h的条件下紫山药粗多糖得率最高达到2.58%±0.03%。分别利用DPPH,超氧自由基,EDTA,ABTS四种方法对提取的紫山药粗多糖进行了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在DPPH和ABTS实验中紫山药粗多糖对自由基有明显的清除效果,在DPPH实验中紫山药多糖浓度为2 mg/m L时清除率到达66.24%,在ABTS实验中紫山药浓度为24 mg/m L时清除率到达69.50%,优于普通山药多糖。
刘杭达马千苏王傑周韵孙璐程永强
关键词:紫山药粗多糖抗氧化性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