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676077)

作品数:3 被引量:1H指数:1
相关作者:王跃社王燕令余琴于浩贾培英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电解质溶液
  • 1篇动电学
  • 1篇动力学
  • 1篇圆管
  • 1篇受力
  • 1篇受力分析
  • 1篇双电层
  • 1篇气液界面
  • 1篇微流动
  • 1篇微通道
  • 1篇微圆管
  • 1篇离子分布
  • 1篇环状流
  • 1篇分子
  • 1篇分子动力学
  • 1篇壁面

机构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3篇王跃社
  • 2篇王燕令
  • 1篇于浩
  • 1篇秦真鹏
  • 1篇贾培英
  • 1篇余琴

传媒

  • 2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应用力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微通道内电解质溶液离子分布动电学效应模拟被引量:1
2010年
动电学效应对微通道内流体流动特性影响很大,其对通道内粒子分布特性的影响使得通道近壁面流体流动特性极不稳定。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二维矩形微通道内NaCl稀电解质溶液的流动特性,考虑存在于不同粒子间的Lennard-Jones势能、静电力、以及带电离子与水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得到了粒子在通道内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在动电学效应主要作用于通道壁面附近,而主流区域影响极小。Na^+离子在无量纲通道高度达到0.08和0.91时其浓度达到最大值,沿远离壁面其浓度逐渐降低,与壁面电性相反的Cl^-离子则在无量纲通道高度达到0.15和0.84附近浓度最高。其结果与基于连续介质解理论的Boltzamnn统计分布一致。水分子的浓度在壁面附近也较通道中心处高。
王燕令王跃社余琴于浩
关键词:分子动力学
水平微圆管内环状流气液界面不稳定性分析
2008年
本文以水平微圆管内气液两相环状流气液界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重力、表面张力和界面剪切力对环状流液膜厚度的影响,重点考虑Rayleigh不稳定性对气液界面的依存关系,得到了不同管径和气核直径变化时不稳定性的变化规律,并分析拟合了最危险波长和气核直径的关联式,为后续建立高热流密度条件下微通道内强化传热理论模型奠定基础.
王跃社秦真鹏WANG G-X
关键词:微圆管环状流气液界面
动电学效应下微流动近壁面带电离子受力分析
2009年
应用离子分布的Boltzmann定律和Poisson方程研究了微流动中通道近壁面电势的分布,采用Derjaguin理论计算了动电学效应下带电离子受到的双电层作用力,应用Hamaker-DeBoer近似式得到了离子与壁面间的范德瓦尔力,同时也考虑到离子重力的影响,揭示了三种力对带电离子流动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量纲间距d*≤0.2时,离子重力的影响可以忽略,带电离子主要受范德瓦尔力和双电层作用力的作用,且二力均随d*增大而减小,d*≤0.02时,范德瓦尔力起主要作用,当0.020.2时,重力、范德瓦尔力及双电层作用力都趋于零,均可忽略。
王燕令王跃社贾培英
关键词:微流动双电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