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XGJ001)

作品数:27 被引量:60H指数:5
相关作者:周丽华刘文翠张文中蒋刚林张帅更多>>
相关机构:新疆财经大学国家外汇管理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6篇经济管理

主题

  • 6篇金融
  • 5篇资本
  • 5篇资本流动
  • 4篇实证
  • 4篇中亚五国
  • 4篇汇率
  • 3篇实证分析
  • 2篇信用
  • 2篇信用风险
  • 2篇银行
  • 2篇中国与中亚五...
  • 2篇能源
  • 2篇外债
  • 2篇金融合作
  • 2篇汇率风险
  • 2篇货币
  • 2篇俄罗斯经济
  • 2篇一带一路
  • 1篇道国
  • 1篇东道国

机构

  • 26篇新疆财经大学
  • 1篇国家外汇管理...

作者

  • 15篇周丽华
  • 5篇刘文翠
  • 3篇张文中
  • 2篇蒋刚林
  • 2篇张帅
  • 1篇卓星
  • 1篇袁培
  • 1篇孙钰
  • 1篇成丽霞
  • 1篇陈小昆
  • 1篇王永茂
  • 1篇刘明辉
  • 1篇叶智鑫
  • 1篇甘海燕
  • 1篇刘霞
  • 1篇葛晓燕

传媒

  • 11篇新疆财经
  • 3篇新疆财经大学...
  • 3篇市场周刊
  • 2篇合作经济与科...
  • 1篇会计之友
  • 1篇银行家
  • 1篇沿海企业与科...
  • 1篇中国证券期货
  • 1篇科技与经济
  • 1篇财会月刊(中...
  • 1篇贵州商学院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9篇2013
  • 4篇2012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金融危机中外汇储备与货币互换运用解析被引量:1
2013年
面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新兴发展经济体纷纷动用外汇储备来积极应对,主要表现为两种模式:一种是以韩国为代表的大量运用外汇储备模式;另一种是以巴西、智利等为代表的新兴发展经济体有限运用外汇储备兼用货币贬值模式。两种模式实践均表明,外汇储备所具备的自我保障功能有限,应运用货币互换等新工具予以补充。
王永茂卓星
关键词:外汇储备自我保障货币互换
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构建及测度被引量:3
2013年
本文从宏观经济总体运行、银行体系、经济泡沫、国内外债务以及外部冲击影响等五个维度,利用19个量化指标构建了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历年系统性金融风险一直处在安全区间内,但还存在经济泡沫增加、外部冲击加大的不安全隐患。因此,应适当控制GDP增长速度,减缓外汇储备增加速度;适当提高存贷利率,抑制财政赤字规模增加速度;降低短期外债在外债总额中的占比,适当控制外汇储备规模等,进而有效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
刘霞陈小昆
关键词: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标体系预警指标
吉尔吉斯斯坦外债:俄罗斯经济危机背景下的隐患被引量:3
2017年
本文基于俄罗斯经济危机的视角,系统分析了吉尔吉斯斯坦独立以来对外举债的现状,得出吉尔吉斯斯坦外债负担沉重、外债使用效率不高、政府处置外债还本付息危机的能力有限等结论;通过分析吉尔吉斯斯坦经济发展与俄罗斯经济危机,揭示了俄罗斯经济危机是引起吉尔吉斯斯坦经济增长衰退、外汇收入减少的客观现实,得出吉尔吉斯斯坦存在外债风险隐患的结论。债务危机的发生不仅使债权国的利益遭受损失,而且会加速债务国的经济衰退,甚至会演化为区域性或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而中国作为吉尔吉斯斯坦最大的债权国、投资国和贸易伙伴国,应当密切关注吉国的外债风险问题,通过中吉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加强与吉尔吉斯斯坦在经济金融等领域的合作,帮助吉尔吉斯斯坦增强自主发展的动力,提高其偿还外债本息的能力,以确保中国债权国的权益不受损失。
周丽华
关键词:经济危机
基于消费风险分担模型的中国—东盟金融合作程度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自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以来,中国与东盟的经贸联系日益加强,金融合作也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本文运用衡量金融合作程度的主要方法——消费风险分担模型,对中国与东盟国家1999年—2010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中国与东盟金融合作程度较低,尤其是资本市场一体化程度尚处于初级阶段的结论,并对其成因进行解析,以期能够为进一步加强彼此合作提供参考。
刘文翠蒋刚林
关键词:金融合作
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贸易及投资中的汇率风险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建交20周年以来,两国的经贸往来与务实合作呈现出勃勃生机,双边贸易实现跨越式增长,项目投资实现飞跃式发展。但随着中乌经济的广泛开展,在积极开发双边贸易及投资潜力的同时,中乌双方又面临着美元汇率的风险。因此,本文在阐述了中乌双边贸易与投资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贸易及投资中的汇率风险;最后提出了解决中乌双边贸易汇率风险的对策建议,认为积极应对美元汇率风险是推动中乌双边贸易及投资的一个重要条件。
周丽华张文中刘文翠
关键词:汇率风险
中国(新疆)与哈萨克斯坦资本流动的发展与特征研究
2013年
1999年至2011年13年间,中国(新疆)从哈萨克斯坦资本流入大于中国(新疆)对哈萨克斯坦资本流出,双边的资本流动主要依靠直接投资和其他投资两个途径,呈现出哈萨克斯坦对新疆资本流出占中亚五国绝对比重及投资电力、油气资源及矿产资源开发等领域的特征。
周丽华
关键词:资本流动
中国(新疆)与土库曼斯坦资本流动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中国与土库曼斯坦建交20年来,两国关系始终保持快速稳定健康发展势头。特别是近年来,两国务实合作突飞猛进,中国已经成为土库曼斯坦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中土双方在油气、交通、纺织等领域的合作不断取得进展,双方建立了互为重要的能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新疆与土库曼斯坦的经贸合作以中小企业的一般贸易活动为主,新疆企业尚未真正进入土库曼斯坦。总之,土库曼斯坦对中国(新疆)的资本流入占中亚五国的比重仅有3.35%(第四位),中国(新疆)对土库曼斯坦的资本流出占中亚五国的比重仅有0.02%(第五位)。中国(新疆)扩大对土库曼斯坦的投资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需要各方不断努力的重要领域。
周丽华
关键词:资本流动
基于引力模型的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对中哈直接投资影响的实证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汇率及汇率波动率是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本文首先建立GARCH(1,1)模型对人民币与坚戈的实际汇率波动率进行测度,然后建立引力模型,利用1996~2013年相关季度数据对人民币实际汇率及汇率波动率与中哈双边直接投资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哈双边直接投资量与两国GDP水平呈正相关关系,与人民币汇率波动率呈负相关关系,人民币升值能促进中国对哈国的直接投资,抑制哈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且短期效应大于长期效应。
张帅刘文翠
关键词:引力模型实际汇率汇率波动率
新疆企业出口中亚五国的汇率风险研究
2014年
新疆作为中国内引外联、东进西出的重要桥梁在中国与中亚五国的经济贸易合作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在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出口贸易中新疆占70%左右的份额,但是由于新疆出口企业在对中亚五国出口中以非人民币作为计价货币,由此带来了很大的汇兑损失,鉴于此,本文分析了造成新疆出口中亚五国企业汇兑损失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周丽华
关键词:汇率风险
中国(新疆)与乌兹别克斯坦资本流动的发展与特征研究
2013年
乌兹别克斯坦是中亚五国对中国(新疆)资本流入规模第二大国家,是中国(新疆)对中亚五国资本流出规模第四大国。自乌兹别克斯坦独立以来,以新疆野马国际、新疆八钢、新疆阿布萨黑、新疆米兰、新疆银隆、特变电工、新疆天业、新疆天山格冉特、奎屯新西兰、米勒正义种业、百海华民、乌鲁木齐虹联等20家新疆企业在乌兹别克斯坦进行食品、干鲜蔬菜、化工、工程机械、电子产品、光源美化、生物科技、纺织、烟花爆竹、节能滴灌、石油化工机械等投资与合作。
周丽华
关键词:资本流动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