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8JA770018)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2
相关作者:赵宝爱更多>>
相关机构:济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历史地理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慈善
  • 2篇民国
  • 2篇教育
  • 1篇战前
  • 1篇政府
  • 1篇政府角色
  • 1篇善教
  • 1篇善事
  • 1篇贫民
  • 1篇清末
  • 1篇清末民初
  • 1篇民初
  • 1篇教育事业
  • 1篇教育援助
  • 1篇捐赠
  • 1篇抗战
  • 1篇抗战前
  • 1篇抗战前夕
  • 1篇激励机制
  • 1篇角色

机构

  • 5篇济南大学

作者

  • 5篇赵宝爱

传媒

  • 1篇学术界
  • 1篇商丘师范学院...
  • 1篇河南社会科学
  • 1篇学术论坛
  • 1篇济南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11
  • 2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略论抗战前夕的民间慈幼运动(1928~1937)被引量:4
2011年
抗战前夕,社会各界发起了一场慈幼运动,反思传统的慈幼思想,主张儿童权利和"慈幼建国",呼吁父母重视家庭教育,对子女要做到教养兼施,政府应从舆论上、法律上和财政上来关注慈幼事业,满足儿童的各种需求。这场慈幼运动确实唤醒了社会各界对儿童问题的普遍关注和重视。
赵宝爱
关键词:民国慈幼
略论近代山东的慈善教育事业被引量:2
2010年
近代尤其是20世纪初,山东地区的慈善教育事业逐渐发达,愈来愈多的社会慈善组织和个人等抱着社会改造、培育新国民的目的来兴办慈善学校,对贫民失学儿童实施教育;同时慈善教育也包括了成人以及教育技术培训,另外就是设立奖学金和贷学金资助贫寒学子升学深造等。
赵宝爱
关键词:慈善教育
论清末民初华北慈善事业的转型
2010年
清末民初,随着华北社会经济的变迁,民间慈善事业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慈善机构发展空间宽松,数量明显增加,且逐渐尝试着联合采取救助行动;大众化的参与机制形成,报纸等新闻媒体主动报道宣传募捐,商界和学生等阶层积极参与;慈善救济方式则契合了发展生产、预防贫困等时代要求,侧重于普及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和农业灾害预防等。
赵宝爱
关键词:清末民初慈善
1912—1937年间华北的贫民教育援助政策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民国时期华北地区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教育援助政策。各界积极兴办慈善学校以救济贫寒失学的儿童,或捐助资产,或为慈善学校提供运转资金;面向贫民以及所收养的贫民等开展职业教育,实施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谋生的能力;设立奖学金和贷学金等以鼓励贫寒学生的升学深造,促进社会公平和造就国家建设人才。
赵宝爱
关键词:民国慈善教育
论政府在慈善捐赠激励机制中的角色定位被引量:4
2011年
慈善事业是建立在社会的普遍捐赠基础之上的,政府应合理界定自身在捐赠中的角色问题:制定政策和法规,鼓励和保护民众和组织等积极参与捐赠;引导社会开展多元的捐赠,推动捐赠的大众化与民间化;履行对慈善机构的监管角色,促使慈善机构面向社会开展募捐活动,提升社会公信力。
赵宝爱
关键词:慈善捐赠激励机制政府角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