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06138)

作品数:7 被引量:26H指数:3
相关作者:赵欢周一兵杨大佐樊鑫李艳楠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沙蚕
  • 4篇双齿围沙蚕
  • 1篇代谢
  • 1篇蛋白
  • 1篇地理种群
  • 1篇毒性
  • 1篇多环芳烃
  • 1篇序列对
  • 1篇氧化酶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光度法
  • 1篇油污染
  • 1篇生物富集
  • 1篇生物可利用性
  • 1篇生物信息
  • 1篇生物信息学
  • 1篇生物信息学分...
  • 1篇石油
  • 1篇石油烃
  • 1篇石油污染

机构

  • 6篇大连海洋大学

作者

  • 6篇周一兵
  • 6篇赵欢
  • 5篇杨大佐
  • 2篇樊鑫
  • 2篇任洪伟
  • 2篇李艳楠
  • 1篇陈雪
  • 1篇张旭峰
  • 1篇赵新达
  • 1篇岳宗豪
  • 1篇王一枭
  • 1篇万良
  • 1篇李婉娟
  • 1篇朱迎军

传媒

  • 3篇大连海洋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应用化工
  • 1篇生态毒理学报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双齿围沙蚕对芘的生物可利用性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为近海岸沉积质中PAHs的生态风险评价及其污染生境的修复提供理论依据,以双齿围沙蚕为研究对象,以芘为暴露污染物,开展双齿围沙蚕对芘的生物可利用性研究,分别考察了芘对双齿围沙蚕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以及芘在双齿围沙蚕体内的生物富集特征。结果表明,双齿围沙蚕SOD、CAT和GSH-PX活性均随诱导时间的增加而升高,且SOD活性随芘浓度的增加出现显著性抑制,CAT和GSH-PX活性则随芘浓度的增加出现显著性升高。芘在双齿围沙蚕体内的生物富集特征如下:双齿围沙蚕体内芘的蓄积量随暴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各处理组双齿围沙蚕体内芘的蓄积量随时间的变化均呈类凸形的二次曲线关系,在第10天达到蓄积的最大值,最大蓄积量依次为(6.18±0.62)mg·kg^(-1)、(12.37±1.23)mg·kg^(-1)和(24.76±1.51)mg·kg^(-1)。生物富集系数BCF随芘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分别为0.0692、0.0684和0.0674。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双齿围沙蚕抗氧化酶活性对芘的暴露具有很好的指示作用;此外,在短期内,双齿围沙蚕对芘具有明显的富集效应。
蔡富才赵欢李艳楠张文龙杨大佐周一兵
关键词:双齿围沙蚕生物可利用性抗氧化酶生物富集
双齿围沙蚕Cu/Zn-SOD cDNA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根据已知多毛类Alitta succinea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利用同源克隆及RACE方法首次从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中克隆得到Cu/Zn-SOD基因全长cDNA序列。结果表明:双齿围沙蚕Cu/Zn-SOD基因cDNA全长870 bp,其中包括156 bp的5'端非编码区,261 bp 3'端非翻译区和453 bp开放阅读框,编码150个氨基酸;该蛋白序列具有典型的Cu2+和Zn2+结合位点,并具有两处Cu/Zn-SOD蛋白家族标签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蛋白属于胞内Cu/Zn-SOD,理论相对分子质量为15 249 900,等电点为5.66,无信号肽和跨膜区,推测为亲水性蛋白。同源性分析表明,双齿围沙蚕Cu/Zn-SOD氨基酸序列与部分软体动物、鱼类和昆虫的Cu/Zn-SOD蛋白序列具有很高的相似性。该研究结果为后续研究Cu/Zn-SOD与环境污染物之间的剂量效应关系奠定了基础,为研究双齿围沙蚕机体的防御机制提供了基础资料。
岳宗豪樊鑫赵欢任洪伟张旭峰周一兵
关键词:双齿围沙蚕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源性分析
Cd(Ⅱ)、Cu(Ⅱ)胁迫对双齿围沙蚕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为研究重金属浓度的变化对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s 70,HSP70)基因的表达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了重金属Cu(Ⅱ)、Cd(Ⅱ)单一诱导及联合作用下双齿围沙蚕HSP70基因的表达规律。结果表明:Cu(Ⅱ)单独作用时,沙蚕HSP70 mRNA表达量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在诱导的第3天时不同浓度组沙蚕HSP70 mRNA表达量依次为22.86μg/L浓度组>44.50μg/L浓度组>4.45μg/L浓度组,而在诱导的第7天和第14天时HSP70 mRNA表达量与Cu(Ⅱ)浓度呈正相关;Cd(Ⅱ)单独作用时,沙蚕HSP70 mRNA表达量则随Cd(Ⅱ)浓度和诱导时间的增加而增大,但较Cu(Ⅱ)单独作用下变化趋势平缓;Cu(Ⅱ)和Cd(Ⅱ)联合作用下,沙蚕HSP70 mRNA表达量亦与暴露浓度和时间呈正相关,在诱导的第3天和第7天时45.70μg/L Cu(Ⅱ)+10μg/L Cd(Ⅱ)浓度组HSP70 mRNA表达量高于Cu(Ⅱ)和Cd(Ⅱ)单一作用,表明Cu(Ⅱ)和Cd(Ⅱ)存在一定的协同作用。
赵欢李婉娟万良杨大佐周一兵
关键词:双齿围沙蚕镉离子联合毒性
The expre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vitellogenin(VTG) in response to B(a)p exposure in polychaete Perinereis aibuhitensis被引量:1
2018年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endocrine toxicity of B(a)p to marine polychaete P erinereis aibuhitensis, vitellogenin(VTG) cDNA from the P. aibuhitensis was isolated, recombinated and expressed for the first time. The full length P. aibuhitensis vitellogenin gene(PaVTG) was 5 325 bp, and encoded 1 692 amino acids. It contained the vitellogenin_N domain of unknown function(DUF1943), a von Willebrand factor type D domain, as well as a conserved KALGNAG motif. The expression of VTG gene and protein were mainly up-regulated after exposed to B(a)p at transcriptional and translational levels. PaVTG gene expression did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 at day 4. At day 7 PaVTG expression was up-regulated in 0.5 μg/L and 5 μg/L B(a)p group. At day 14 PaVTG was significantly up-regulated in 0.5–10 μg/L B(a)p. The protein expression of PaVTG in 0.5 μg/L and 10 μg/L B(a)p group was up-regulated with time prolonging, but the expression in 5 μg/L and 50 μg/L B(a)p group exhibited first increased and then decreased trend. With the increasing of B(a)p concentration PaVTG mRNA and protein expression both firstly increased then decreased. In contrast to B(a)p exposure, estradiol did not induce PaVTG gene and protein expression, until late times of exposure(14 d). Overall, the results in this study indicate that PaVTG could be used as a potential indicator of the effects environmental estrogenic compounds.
李婉娟薛圣伦庞敏岳宗豪杨大佐周一兵赵欢
关键词:VITELLOGENINB(A)P
应用ISSR和线粒体COI序列对不同地理种群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遗传多样性的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采用COI基因序列和ISSR分子标记对分布于我国大连(DL)、乳山(RS)、盘锦(PJ)、青岛(QD)、盐城(YC)、晋江(JJ)和朝鲜西海岸(CX)7个地理种群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了研究。10个ISSR引物在7个种群中共扩增出116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09条,总多态位点比率为93.97%,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365 2,Shannon's信息指数为0.518 6,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Gst值为0.246 0。数据表明24.60%的遗传分化发生在不同地理种群间,76.40%的遗传分化发生在整个种群内,群体内分化大于群体间分化。对7个群体70个个体COI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对比长度包括469个位点,其中变异位点68个,简约信息位点47个。在68个变异位点中,62个位点发生转换,6个位点发生颠换,简约信息位点率达9.611%,系统树分析表明供试群体内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与ISSR分析结果相一致。该结果为科学有效的利用和保护沙蚕种质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王一枭任洪伟朱迎军赵欢杨大佐周一兵
关键词:双齿围沙蚕ISSRCOI
优化超声萃取滩涂底质中石油烃总量的研究被引量:10
2015年
根据海洋监测规范中沉积物中油类的检测方法(GB 17378.5—2007),应用超生萃取滩涂石油污染土壤中的石油烃,研究萃取剂、萃取时间、萃取次数、萃取温度以及液固比的影响。结果表明,超生萃取滩涂石油污染土壤的最佳条件为:萃取剂为二氯甲烷,萃取温度30℃,萃取时间15 min,液固比为6∶1 m L/g,萃取次数为2次。在此条件下,2%,1%,0.5%和0.1%的石油污染滩涂底质的萃取率分别达到90.09%,88.86%,82.65%和85.71%。
樊鑫赵新达杨大佐赵欢周一兵
关键词:总石油烃荧光光度法
多毛类动物对多环芳烃的毒性响应及代谢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7年
多环芳烃可富集在水生生物体内,进而通过食物链的放大作用危害人类,多毛类动物是已知能够蓄积大量多环芳烃的物种,有关多毛类动物解毒代谢酶与抗氧化酶的活性及其基因表达水平作为多环芳烃监测指标的研究已有大量报道,但有关多毛类动物如何代谢蓄积在体内多环芳烃的基础理论研究目前尚处于初步阶段。本研究中,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多毛类动物对多环芳烃的毒性响应及代谢研究,多毛类动物对多环芳烃的代谢类似于脊椎动物,分为两个阶段,参与第一阶段代谢的酶主要是细胞色素P450酶家族,而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和磺基转移酶被认为是第二阶段代谢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酶类,针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应加强多毛类动物对复合多环芳烃以及低剂量多环芳烃长期暴露的毒性响应研究,同时增强对不同多环芳烃的代谢研究。
蔡富才李艳楠赵欢杨大佐陈雪周一兵
关键词:多环芳烃代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