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128031800131)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李辉何旭英李西锋段传志张炘更多>>
相关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栓塞
  • 2篇栓塞治疗
  • 1篇弹簧圈
  • 1篇导管
  • 1篇动脉海绵窦瘘
  • 1篇动脉瘤
  • 1篇动脉瘤复发
  • 1篇动眼神经
  • 1篇动眼神经麻痹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栓塞
  • 1篇眼神经
  • 1篇眼神经麻痹
  • 1篇预后
  • 1篇预后情况
  • 1篇再出血
  • 1篇蒸汽
  • 1篇神经麻痹
  • 1篇塑形

机构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张炘
  • 3篇段传志
  • 3篇李西锋
  • 3篇何旭英
  • 3篇李辉
  • 2篇刘彦超
  • 2篇顾大群
  • 1篇汪求精
  • 1篇赖凌峰
  • 1篇朱国辉
  • 1篇苏世星
  • 1篇李铁林
  • 1篇王泽群

传媒

  • 3篇中华神经医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支架辅助栓塞治疗椎基底夹层动脉瘤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探讨支架辅助栓塞治疗椎基底夹层动脉瘤的疗效及影响其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自2005年1月至2014年1月行支架辅助栓塞治疗椎基底夹层动脉瘤68例,其中行双支架或三重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27例,行单一支架结合弹簧圈治疗41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疗效,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动脉瘤复发的危险因素. 结果 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器械相关并发症,术后即刻部分栓塞31例,完全栓塞37例;预后良好60例,预后不良8例;复发8例,未复发60例.与未复发组比较,复发组患者的动脉瘤累及小脑后下动脉、采用单一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部分栓塞的比例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动脉瘤累及小脑后下动脉、术后动脉瘤即刻栓塞程度是影响椎基底夹层动脉瘤介入治疗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5,P=0.022). 结论 多重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动脉瘤可以降低动脉瘤的复发率.累及小脑后下动脉、术后部分栓塞的椎基底夹层动脉瘤较易复发.
李辉段传志李西锋何旭英张炘朱国辉方钦锐王泽群
关键词:再出血复发
球囊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后动眼神经麻痹预后情况及恢复时间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由外伤引起的颈动脉海绵窦瘘动眼神经麻痹经球囊栓塞治疗后,影响动眼神经功能恢复时间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自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98例经血管内球囊栓塞治疗的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后动眼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性别、年龄、瘘口位置、术前动眼神经麻痹程度、眼突位置、球囊使用数量、颈内动脉状态及术前动眼神经出现麻痹症状到治疗时间为研究因素,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及非参数检验等方法对影响动眼神经麻痹预后时间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术后平均随访36月(3-95月),90例(91.8%)患者1次成功栓塞,8例(8.2%)患者于第一次栓塞后4周内球囊泄露复发,经再次栓塞后达到完全治愈。94例患者在闭塞瘘口的同时保留颈内动脉,颈内动脉保留率为95.9%。所有患者动眼神经麻痹症状均得到完全恢复,无并发症及死亡。海绵窦瘘位置,术前动眼神经麻痹程度。球囊使用数量,不同的患者术后动眼神经麻痹恢复时间亦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球囊栓塞治疗TCCF所致的动眼神经麻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刘彦超段传志李西锋张炘何旭英顾大群李辉汪求精李铁林
关键词: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动眼神经麻痹血管内栓塞
蒸汽塑形对微导管末端长度变化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临床常用的Prowler14(P14)、Enchelon 10(E10)和sL103种微导管在蒸汽塑形前后其末端长度的变化,为临床上判断弹簧圈的最佳解脱位置提供参考。方法将Jasper弹簧圈(1D、2D和3D)分别推人P14、E10和SL10450塑形、单弯塑形和双弯塑形前后的三种微导管中,当Jasper弹簧圈的显影点推出微导管近端显影点远端1mln时,测量微导管末端到弹簧圈解脱区近端推送导丝的长度变化。结果3种微导管分别在3种不同角度塑形前后,微导管末端到弹簧圈解脱区近端推送导丝的长度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微导管在塑形后其末段长度均缩短,且微导管末端采用双弯塑形时,其末端平均缩短长度大于单弯塑形和450塑形时的长度,其中45。塑形时其末端缩短长度最小。结论蒸气塑形会引起微导管末端长度变短。在一定范围内,末端塑形弯曲度越大,微导管末端缩短越明显。
刘彦超李西锋段传志张炘何旭英顾大群李辉苏世星赖凌峰
关键词:微导管塑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