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G1998061316)

作品数:12 被引量:58H指数:3
相关作者:周美玲张久兴左铁镛周文元王金淑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工业大学北京东方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理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金属学及工艺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电子电信
  • 4篇理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6篇
  • 6篇LA
  • 5篇阴极
  • 5篇MO
  • 4篇电子发射
  • 4篇热阴极
  • 3篇热电子
  • 3篇热电子发射
  • 3篇稀土
  • 2篇电子管
  • 2篇氧化镧
  • 2篇碳化
  • 2篇稀土镧
  • 2篇
  • 2篇磁控管
  • 1篇断裂韧性
  • 1篇氧化物
  • 1篇阴极材料
  • 1篇蒸发
  • 1篇韧化

机构

  • 1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北京东方电子...

作者

  • 11篇周美玲
  • 10篇张久兴
  • 9篇左铁镛
  • 7篇周文元
  • 4篇王金淑
  • 3篇刘燕琴
  • 2篇万小峰
  • 2篇聂祚仁
  • 2篇杜玮
  • 1篇王亦曼
  • 1篇罗丰华
  • 1篇李保真
  • 1篇相志磊
  • 1篇刘丹敏
  • 1篇杨飒
  • 1篇李洪义

传媒

  • 6篇中国有色金属...
  • 2篇中国稀土学报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 1篇稀有金属
  • 1篇真空电子技术
  • 1篇Acta M...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5
  • 4篇2004
  • 5篇2002
  • 1篇199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o La_2O_3模拟阴极的高温XPS/AES研究 Ⅱ.激活过程中La的变化及对发射的影响被引量:4
1999年
选用片状样品考察MoLa2O3 阴极激活过程, 侧重分析La 的存在状态和变化对热发射的影响。对高温XPS实验结果的分析证实, 激活过程La 的化学价态发生了改变, 伴随大量晶格氧的分离,La2O3变成了缺氧化合物LaOx(x<3/2) , 即形成了超额的金属La; 修正的Auger 参数等变化趋势与上述相符。LaOx 具有较低的逸出功是由于氧缺位的存在, 氧缺位对电子发射起到积极影响。激活过程促使La,O离子的价电子态密度增加, 配位不饱和的La 离子外层6 s 高能价电子易形成电子发射, 即这一变化过程对热电子发射具有积极作用。
聂祚仁左铁镛周美玲王亦曼王金淑张久兴
关键词:氧化镧热阴极XPSAES
INTERACTIONS BETWEEN La_(2)O_(3) PARTICLES AND DISLOCATIONS IN Mo-La_(2)O_(3) ALLOYS被引量:1
2005年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olybdenum wires doped with different contents of La2O3 were in- vestigated systematically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La2O3 particles with dislocations in Mo- La2O3 wires were observed by SEM and TEM. It is shown that Mo-La203 wires possess much higher tensile strength than the pure Mo. In wires the dislocation motion is strongly hindered by La2O3 particles, which remains up to much higher temperature. Moreover, a number of prismat- ic dislocation loops and hexagonal dislocation network have been formed in annealed Mo-La2O3 wires. The higher strength of Mo-La2 O3 than the pure Mo is attributed to the La2O3 particles dis- persion strengthening and dislocation strengthening.
J.X. Zhang D.M. Liu Y. Q. Liu M.L. Zhou T. Y. Zuo
关键词:钼合金LA2O3TEM
Mo-La_2O_3阴极碳化机理
2002年
研究了碳化温度、碳化时间、碳化时苯的压强对Mo La2 O3 阴极碳化度大小和碳化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 172 3K ,苯的压强为 1.5× 10 -2 Pa,碳化 6min后Mo La2 O3 阴极碳化度达到 19.7%,碳化层为疏松多孔的Mo2 C组织 ,有利于阴极热电子发射。应用扫描电镜 (SEM)、X射线衍射仪 (XRD)等手段对Mo La2 O3 阴极碳化层的显微组织和微观结构、物相等进行了观察与分析。并从热力学与动力学两方面对Mo La2 O3 阴极碳化机理进行了探讨。
周文元张久兴周美玲杜玮左铁镛
关键词:热电子发射碳化机理大功率电子管
稀土镧钼热阴极材料稳定发射机理——碳化及发射寿命被引量:1
2004年
探讨了碳化Mo La2O3热阴极的寿命机理,分析了阴极工作温度和碳化度(碳化层厚度)对碳化Mo La2O3阴极电子管寿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碳化Mo La2O3热阴极的发射寿命是由碳化层中Mo2C的损耗决定的,阴极表面Mo2C消耗殆尽,阴极发射寿命即终结。阴极表面Mo2C一方面作为还原剂与La2O3作用被消耗,另一方面它在高温下会发生分解,阴极中Mo2C的损耗包括上述两个方面。在相同温度时,碳化Mo La2O3阴极中与La2O3还原反应损耗的Mo2C和Mo2C在高温下分解损耗的相当。通过理论分析与计算建立了各因素影响寿命的数学模型,并通过高温分解实验得到了Mo2C在不同温度下的分解速率。在1673K,Mo2C的分解速率为1.21×10-7g/(cm2·s),碳化度δ≥15%,Mo La2O3热阴极可稳定发射1000h以上。
周文元张久兴刘燕琴万小峰周美玲左铁镛
关键词:阴极碳化数学模型
Mo-La_2O_3阴极碳化层组织结构研究
2010年
采用高分辨透射/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俄歇探针等分析手段对实用型的FU-6051电子管的碳化Mo-La2O3阴极显微组织结构进行了观察分析。碳化Mo-La2O3阴极碳化层为疏松多孔的Mo2C块状组织,其中有许多垂直于丝轴方向的晶界与孔洞串,相互贯通直至阴极表面。碳化层与芯部基体钼结合良好,两者间无明显的过渡层。活性物质La2O3在阴极的碳化层和基体中分布均匀,但在阴极表面有相当程度的富集。La2O3在碳化层中以两种方式存在:在晶界、孔洞中以微米级的颗粒富集,在Mo2C晶体内部弥散分布纳米级La2O3粒子。
周文元张久兴周美玲相志磊
关键词:
La_2O_3-Mo阴极碳化工艺研究被引量:2
2002年
研究了碳化温度、碳化时间、碳化时苯的浓度对La2O3-Mo阴极碳化度大小和碳化层组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1683~1723K,苯的浓度为8.0~8.5Pa,碳化6~8min后La2O3-Mo阴极碳化度>5%,达到使用要求,碳化层是我们所希望的疏松多孔的Mo2C组织.
周文元张久兴周美玲王金淑杜玮左铁镛李保真
关键词:阴极材料氧化镧碳化工艺电子管热阴极
稀土钼热阴极材料研究与应用被引量:2
2002年
综述了近年来稀土钼热阴极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情况 ,着重对La2 O3 Mo阴极材料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稀土钼作为一种资源丰富、发射性能优良、易加工、无放射性污染的新型热阴极材料 ,己逐步取代具有放射性污染的ThO2 W阴极材料 ,在中大功率电子管器件中获得应用。
周文元张久兴周美玲左铁镛
关键词:热电子发射
稀土钼合金力学和热发射性能的研究被引量:14
2002年
稀土氧化物 (La2 O3 、Y2 O3 )在强化钼的同时 ,对钼具有显著的韧化作用 ,即具有综合强韧化作用。稀土钼材作为高温结构材料正逐步取代Al Si K掺杂钼 (ASK)和TZM钼合金 ;通过成分设计和加工工艺优化 ,稀土钼还是一种工作温度低、无放射性污染的新型阴极材料 ,由稀土钼作为阴极的电子管 ,发射性能与寿命均达到或超过同类型W ThO2 阴极电子管 ,达到实用化水平。因此 ,稀土钼作为一种集结构与功能于一身的新型材料 。
张久兴周美玲周文元王金淑聂祚仁左铁镛
关键词:强韧化阴极电子发射
复合稀土氧化物-钼-铼金属陶瓷阴极的次级发射性能被引量:2
2004年
研究了复合稀土氧化物钼铼金属陶瓷阴极的二次电子发射系数和抗暴露大气性能,对发射后的表面进行了表面分析,并与单元、复合稀土钼金属陶瓷阴极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加入微量铼的复合稀土氧化物钼金属陶瓷阴极的二次电子发射系数可提高8%,其最大次级发射系数δm为2.65,且具有较好的抗暴露大气性能。
杨飒周美玲王金淑李洪义张久兴
关键词:磁控管稀土氧化物金属陶瓷
微量La_2O_3对钼的韧化作用被引量:34
2004年
研究了添加La2O3后钼的韧性及其韧化机制。借助于拉伸、弯曲方法测定了Mo La2O3材料的断裂韧性KⅠC和韧脆转变温度(DBTT),并用SEM、TEM、AES等方法对Mo La2O3材料的变形、断裂特征和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烧结态Mo La2O3材料的KⅠC值达到24.76MPa·m1/2,是纯钼的2.5倍多,而且高于热锻空冷态TiC ZrC Mo钼合金。经1900℃退火的Mo La2O3板,其韧脆转变温度降低至-60℃,较同样状态的纯钼板降低了80℃,故La2O3对钼具有显著的韧化效果。AES结果表明,添加La2O3并不改变C、N、O等致脆杂质在钼晶界上的分布状态。Mo La2O3材料的韧化主要归因于其抗裂纹扩展能力的提高,而这与La2O3粒子改变钼中的位错分布及组态有关。并提出了一种新的韧化机制—硬脆第二相的韧化机制,能很好解释实验结果。
张久兴刘燕琴刘丹敏周美玲左铁镛
关键词:断裂韧性DBTT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