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170024)

作品数:7 被引量:60H指数:5
相关作者:林芳灿李安政程水明林范学徐学锋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0篇香菇
  • 8篇交配型
  • 6篇交配型因子
  • 2篇遗传多样性分...
  • 2篇偏分离
  • 2篇重组体
  • 2篇系统发育
  • 2篇香菇菌株
  • 2篇交配
  • 2篇次级
  • 1篇原生质
  • 1篇原生质体
  • 1篇质体
  • 1篇生物地理
  • 1篇生物地理学
  • 1篇省份
  • 1篇培养基
  • 1篇片段
  • 1篇谱系
  • 1篇群体遗传多样...

机构

  • 10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河南农业大学
  • 2篇湖北中医药大...
  • 1篇黄冈师范学院
  • 1篇济宁师范专科...
  • 1篇教育部

作者

  • 10篇林芳灿
  • 7篇李安政
  • 4篇程水明
  • 3篇林范学
  • 3篇徐学锋

传媒

  • 1篇Journa...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湖北民族学院...
  • 1篇菌物研究
  • 1篇菌物学报
  • 1篇第二届菌物教...
  • 1篇中国菌物学会...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8
  • 3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B交配型因子对香菇双核体核型分离比的影响被引量:11
2005年
通过探明A或B交配型因子对双核体回收核型的影响,探讨了香菇双核体经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后两个成员核偏分离现象的遗传基础。结果表明,B因子或某些假定的与B因子连锁的基因明显影响去双核化后核的存活力,而A因子对此无明显影响。B因子的特异性与分离自两类异核体(A≠B≠和A=B≠)回收的成员核的存活比例密切相关。可以根据这种功能将B因子排成一个分级的序列。两个参试菌株中的4个B因子的特异性顺序为B1>B3>B4>B2。
程水明林芳灿
关键词:香菇原生质体偏分离
亚洲香菇Lentinula edodes系统发育学地位的重新评估与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0
2005年
测定了60个中国野生香菇菌株的rDNA的内转录间区(ITS)序列,结合GenBank已有的48个其他地区不同种的菌株的序列数据,构建Lentinula属内的系统发育树。结果将该属分成了两大支共7个谱系,西半球一支2个谱系,东半球一支5个谱系,聚类结果与形态种的划分明显相关。亚洲菌株在东半球的5个谱系中占两席,系统发育关系分析表明这两大谱系所代表的种质资源的地位特殊,不可缺少。谱系Ⅴ的菌株数量明显扩大,覆盖范围的地理空白也得以填补,成为了亚洲香菇的主流谱系之一;谱系Ⅰ的菌株数量庞大,覆盖了绝大部分被研究区域,有进一步分化成两类的趋势。这表明中国(亚洲)是重要的香菇自然群体遗传多样性中心。将谱系Ⅰ分成Ⅰa和Ⅰb 两个亚类,与谱系Ⅴ一起进行亚洲范围内香菇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发现中国东部沿海、西北高原和中国西南及喜马拉雅地区的多样性最为丰富,是亚洲香菇的3个多样性重点保护区域。
徐学锋李安政程水明林范学林芳灿
关键词:香菇系统发育遗传多样性分析香菇菌株系统发育学GENBANK群体遗传多样性
中国中西部七省香菇菌株的ITS序列分析
以收集自中国中西部七省的7个野生香菇菌株为材料,进行了rDNA的ITS序列分析,并与Hibbett等(1995,1998)所建立的5个rDNA谱系所属菌株进行了ITS序列多态性比较。结果在4个供试菌株中发现了若干有的属于...
徐学锋林芳灿
关键词:香菇生物地理学
文献传递
香菇交配型因子次级重组体的鉴定被引量:6
2006年
对13个香菇菌株的担孢子后代进行了交配型分析,其中8个菌株非亲和反应与亲和反应之比与预期的3∶1的比例无显著差异。另外5个菌株非亲和反应与亲和反应之比不符合3∶1,其中4个菌株在0.05显著水平的X2值仅略高于理论值,而另一菌株HL01具有特殊的表现,其单核体132个随机配对的非亲和反应与亲和反应之比为82∶50,X2值显著偏离3∶1的临界值。用4个标准测试菌株鉴定了来自HL01同一子实体的189个孢子单核体的交配型,在189个单核体中,161个单核体归于4种正常交配型(A1B1,A2B2,A1B2,A2B1)之一。而另外28个可能源于次级重组的单核体可分成另外4个类群。通过以所有可能的组合进行配对杂交,进一步分析了28个单核体的交配型。结果表明,次级重组同时在A因子和B因子中发生,重组值分别为8.5%和11.6%。A因子至少由2个亚基组成而B因子可能由不止2个亚基组成。随后的出菇试验表明,至少含有1个重组体的所有可亲和配对均具有结实能力。
李安政林芳灿
关键词:香菇
中国香菇自然种质的rDNA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27
2005年
测定了全国范围内的59个野生香菇菌株rDNA的ITS区域的序列。所得序列的总长度在723-727个碱基之间,G+C含量也基本稳定在57.5%左右。用Phylip3.6软件包对59个ITS序列进行DNA数据分析。结果表明59个菌株被划分到3个不同的谱系中,其中谱系Ⅰ包括11个菌株,分布较为均衡,涉及东北、西北、西南和东部沿海等地区的8个省份;谱系Ⅱ包括14菌株,以西北、西南的4个省份为主;谱系Ⅲ包括34个菌株,覆盖范围最广,除东北和西北高原地区外,其它均有涉及。地缘关系分析表明以陕、甘为主的西北高原地区的菌株涉及Ⅰ、Ⅱ两个谱系;以闽、浙、赣和台湾为主的东部沿海地区的菌株涉及Ⅰ、Ⅲ两个谱系;而以云、贵、川为主的西南地区的菌株则覆盖到了所有的3个谱系。这三个地区的香菇遗传多样性最丰富,西南地区尤为突出,是香菇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重点区域。
徐学锋林范学程水明李安政林芳灿
关键词:香菇遗传多样性分析种质资源保护省份谱系
培养基转换法下香菇交配型的准确鉴定
2014年
在利用原生质体单核化对5个供试香菇(Lentinula edodes)菌株进行常规交配型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培养基转换法对各菌株孢子单核体的交配型组合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应用培养基转换法可以观察到3种形态明显不同的菌落,即由A≠B≠配对形成的具锁状联合的绒毛状菌落、由A≠B=配对形成的无锁状联合的栅栏型菌落及由A=B≠配对形成的无锁状联合的绒毛状菌落。由于该方法可清楚区分通常无明确形态差异的A=B≠和A≠B=反应,因此,用于香菇孢子单核体交配型因子的准确鉴定是行之有效的。
李安政林芳灿
核迁移试验在香菇交配型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3年
在四极性的担子菌香菇中,由于没有明确的形态差异,交配型分析中两种不亲和反应即A=B≠和A≠B=,难以相互区别.在利用原生质体单核化对5个供试香菇菌株进行常规交配型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核迁移试验对各菌株孢子单核体的交配型组合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5个菌株中有4个菌株观察到核迁移现象,核迁移仅出现于A=B≠反应中而不出现于A≠B=反应中.总的说来,由于该方法通常可清楚区分A=B≠和A≠B=反应,因此,用于香菇交配型因子的准确鉴定是行之有效的.
李安政林芳灿
关键词:香菇交配型
香菇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发育的研究
以60个中国野生香菇菌株为样本,研究了中国香菇自然种质的遗传多样性。交配型因子数估测结果表明,中国香菇自然群体存在121个不同的A因子和151个不同的B因子,数量显著超过已见诸报道的其它地区,表明中国香菇自然种质蕴藏着丰...
林芳灿
关键词:香菇系统发育交配型因子RAPDITS
文献传递
蕈菌交配型因子偏分离现象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05年
简要综述了近年来蕈菌交配型因子偏分离的研究概况。四极性蕈菌交配型A、B因子是非连锁的,双核菌丝体经原生质体单核化后2种交配型和担孢子4种交配型的比例应分别为1∶1和1∶1∶1∶1。但在实际的遗传分析中,许多蕈菌这2类交配型的比例并非总以1∶1和1∶1∶1∶1的形式出现。菌丝体经原生质体单核化后只找到1种交配型和担孢子只找到2种或3种交配型的现象并不罕见。香菇担孢子的4种交配型中,偏离孟德尔分离的担孢子以与亲本双核菌丝体相同的那2种交配型为多。对蕈菌交配型因子偏分离现象的系统研究报道极少,现有的一些试验结果认为:蕈菌交配型因子偏分离现象与单核体的再生能力和生长速度差异,与A、B交配型因子连锁的具致死效应的生育抑制因子的存在以及B交配型基因对自异核体分离的核存活的影响力不同有关。此外,可能导致交配型因子偏分离的因素还有交配型因子位点间或位点内重组,亲本交配型因子的异质状态以及细胞质基因组对核选择的细微影响等。
程水明林范学林芳灿
关键词:蕈菌交配型因子偏分离
香菇交配型因子次级重组体的鉴定
对13个香菇菌株的担孢子后代进行了交配型分析,其中8个菌株非亲和反应与亲和反应之比与预期的3:1的比例无显著差异。另外5个菌株非亲和反应与亲和反应之比不符合3:1,其中4个菌株在0.05显著水平的X2值仅略高于理论值,而...
李安政林芳灿
关键词:香菇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