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G1998061307)

作品数:18 被引量:242H指数:10
相关作者:吴瑾光徐怡庄翁诗甫徐端夫陶栋梁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北方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电子电信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理学
  • 4篇医药卫生
  • 2篇电子电信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2篇光谱
  • 9篇配合物
  • 9篇稀土
  • 9篇发光
  • 8篇
  • 7篇荧光
  • 6篇电致发光
  • 6篇稀土配合物
  • 6篇光致
  • 6篇红外
  • 6篇红外光
  • 6篇红外光谱
  • 5篇光致发光
  • 4篇紫外
  • 4篇纳米
  • 3篇荧光光谱
  • 3篇络合物
  • 3篇傅里叶变换红...
  • 3篇傅里叶变换红...
  • 2篇电致发光材料

机构

  • 23篇北京大学
  • 11篇中国科学院
  • 6篇北方交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北京大学口腔...

作者

  • 18篇徐怡庄
  • 17篇吴瑾光
  • 8篇陶栋梁
  • 7篇徐端夫
  • 7篇翁诗甫
  • 5篇孙文秀
  • 4篇李维红
  • 4篇杨展澜
  • 4篇高宏成
  • 3篇郭凡修
  • 3篇黄保贵
  • 3篇张珂
  • 3篇刘学新
  • 3篇李勇
  • 2篇宋增福
  • 2篇杨军
  • 2篇苏允兰
  • 2篇徐叙瑢
  • 2篇杨丽敏
  • 2篇许振华

传媒

  • 10篇光谱学与光谱...
  • 4篇第九届全国发...
  • 2篇高等学校化学...
  • 2篇化学学报
  • 2篇中国稀土学报
  • 1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 6篇2002
  • 11篇2001
  • 1篇2000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聚己内酰胺-锌盐相互作用的研究被引量:30
2003年
本文用X 射线衍射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研究了聚己内酰胺与氯化锌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 ,当把聚己内酰胺的甲酸溶液加入饱和氯化锌水溶液 ,沉淀析出物与在纯水中析出的聚己内酰胺有明显的不同。X 射线衍射结果表明在纯水中沉淀析出的聚己内酰胺分子链发生结晶而在饱和氯化锌水溶液中析出的聚己内酰胺却未观察到尖锐衍射峰。红外光谱研究证明 ,在饱和氯化锌水溶液中析出的聚己内酰胺中所含的锌离子与酰胺基团发生相互作用 ,致使酰胺Ⅰ ,Ⅱ带发生巨大变化。酰胺Ⅰ带发生红移证明锌离子与酰胺基团上的羰基发生络合配位 ,这种作用抑制尼龙分子链之间通过CO和N—H基团形成氢键 ,阻碍聚己内酰胺分子的自由运动和整齐堆砌 ,从而使尼龙无法结晶。尼龙与锌盐之间的这种相互作用可能为发展一种尼龙加工制造新方法提供种新的机会。
黄保贵陶栋梁徐怡庄王家君翁诗甫郭婧吴瑾光徐端夫徐光宪
关键词:聚己内酰胺相互作用氯化锌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苯甲酰水杨酸的制备及其与稀土络合物光致发光现象研究被引量:16
2001年
合成了苯甲酰水杨酸 ,以之为第一配体 ,以邻菲罗啉 (phen)为第二配体 ,合成了Eu3+ 的三元络合物以及Tb3+ 的二元络合物。红外光谱说明苯甲酰水杨酸与稀土离子形成了络合物 ;荧光光谱显示铕络合物具有很好的单色性 ,并探讨了加入PVK后络合物对称性的变化。
李勇高新邓振波徐怡庄高宏成吴瑾光徐叙瑢
关键词:稀土络合物FT-IR荧光光谱光致发光配体
稀土发光配合物和高分子PVK之间的能量传递及其在高分子中的分散状态研究被引量:39
2001年
我们使用乙酰水杨酸 (aspirin)作为第一配体、邻菲罗琳 (phen)为第二配体 ,在乙醇溶液中合成了稀土发光配合物。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证明它的分子组成为TbC2 7N2 O12 H2 8、分子式应为Tb(aspirin) 3 phen。光致发光研究表明导电高分子 (PVK)和稀土配合物之间存在F rster能量传递现象。这种能量传递的一个必要条件应该是稀土配合物的激发谱和高分子PVK的发射谱有重叠。稀土配合物掺杂高分子PVK的透射电镜照片表明稀土配合物在高分子PVK中分散比较均匀 ,分散尺度在 2 0~ 30nm之间。同时 ,我们发现高分子PVK和稀土配合物混合后不能均匀分散 ,这可能是影响电致发光器件寿命的一个因素。
陶栋梁黄保贵徐怡庄李维红杨展澜吴瑾光孙聆东严纯华刘学新郭凡修徐端夫
关键词:紫外光谱聚乙烯咔唑透射电镜
聚乙二醇基质中纳米乙酰丙酮铽的荧光特性研究
稀土光致发光络合物是一类具有独特性能的发光材料,因其单色性好,发光强度高而受到人们的重视。过去,人们对稀土荧光络合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稀土与β-二酮类、芳香羧酸类、大环化合物等有机配体所形成的络合物方面:Okamato等曾...
徐怡庄孙文秀刘学新郭凡修李维红张莉吴瑾光徐端夫
文献传递
三七不同部位成分的谱学性质研究被引量:14
2005年
采用不同溶剂提取了三七的不同部位,即提取三七皮和芯的化学成分,通过研究提取液的紫外 可见光谱(UV- Vis)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荧光光谱(FS)、电喷雾离子质谱(ESI -MS)及高效液相色谱(HPLC) ,寻找谱学特征与其化学成分的相关性,从化学成分的角度解释了三七皮与芯的药理效应差异的可能原因。
刘智李赛君田洪波徐怡庄吴瑾光
关键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谱学特征药理效应电喷雾
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纳米邻苯二甲酸铽络合物的不寻常荧光特性被引量:11
2001年
本文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为基质制得了纳米邻苯二甲酸铽络合物并对其荧光光谱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纳米邻苯二甲酸铽络合物主要荧光发射峰的相对强度及峰的半高宽有明显变化 ,并且主峰附近分化出两个峰。
孙文秀徐怡庄刘学新郭凡修吴瑾光徐端夫
关键词:络合物聚乙烯吡咯烷酮
长链脂肪酸稀土络合体系的光致发光现象研究被引量:9
2002年
本文合成了两类长链脂肪酸和铕的二元配合物 ,进而以邻菲罗啉作为第二配体制得三元配合物 ,是很好的光致发光物质。元素分析及FTIR光谱初步确定了结构 ,分别为Eu(L1 ) 32H2 O ,Eu(L1 ) 3phen ,Eu(L2 ) 32H2 O ,Eu(L2 ) 3phen (L1 =月桂酸根、L2 =硬脂酸根 ) ,长链脂肪酸通过羧酸双齿螯合配位。运用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进一步讨论其发光机理。通过TEM电镜研究了配合物掺杂在高分子中的形貌与颗粒大小等分布情况。
李勇张珂黄保贵徐怡庄高宏成吴瑾光
关键词:铕配合物光致发光FTIRTEM发光性质紫外吸收光谱
稀土配合物Dy(aspirin)3phen的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研究
尽管白色电致发光研究是一个重要领域,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报道却很少。我们以乙酰水杨酸(aspirin)第一配体、邻菲罗啉为第二配体合成了稀土镝的配合物。该配合物在氯仿溶剂中具有极好的溶解性,而导电高分子PVK只是在氯仿等少...
陶栋梁徐怡庄黄保贵周凤山吴瑾光段宁张希清徐叙瑢
文献传递
一种新型的稀土有机电致发光材料:Tb(asprin)_3phen被引量:35
2001年
文报道了乙酰水杨酸为第一配体 ,邻菲罗啉为第二配体的铽配合物这种新型电致发光材料 ,并通过引入导电高分子材料PVK来改善配合物的成膜性和导电性 ,使其可应用于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层。我们制备了单层电致发光器件ITO/PVK :Tb(asprin) 3phen/Al,并对其电致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具有很好的光致发光性能和电致发光性能。通过测量材料的激发谱和发射谱 ,我们初步探讨了器件的电致发光机理 ,认为是PVK及Tb(asprin) 3phen激发态的载流子被Tb3 +俘获并与符号相反的载流子在Tb3 +中心上复合 。
段宁张希清高新刘舒曼徐叙瑢陶栋梁徐怡庄吴瑾光
关键词:电致发光电致发光器件铽配合物邻菲罗啉
纳米邻苯二甲酸铽在聚苯乙烯膜中的荧光特性研究
邻苯二甲酸铽是一类重要的稀土荧光材料,将此类材料在高分子基质中制成纳米络合物必然会发现一些新颖的荧光特性。我们曾经在聚乙烯吡咯烷酮中制得了纳米邻苯二甲酸铽络合物并对其荧光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与普通邻苯二甲酸铽相比聚苯...
孙文秀徐怡庄郭凡修刘学新杨展澜陶栋梁吴瑾光徐端夫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