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SGCC-MPLG027-2012)

作品数:8 被引量:92H指数:4
相关作者:李兴源胡楠刘天琪杨毅强李宽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技能培训中心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电气工程

主题

  • 6篇直流
  • 2篇多馈入直流输...
  • 2篇直流输电
  • 2篇直流系统
  • 2篇输电
  • 2篇换相
  • 2篇换相失败
  • 1篇代理
  • 1篇电力
  • 1篇电力系统
  • 1篇电气
  • 1篇电气距离
  • 1篇电压
  • 1篇电压稳定
  • 1篇短路
  • 1篇短路比
  • 1篇多代理
  • 1篇多馈入直流输...
  • 1篇振荡
  • 1篇整流

机构

  • 8篇四川大学
  • 1篇国家电网公司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国网四川省电...
  • 1篇国网四川省电...

作者

  • 8篇李兴源
  • 4篇胡楠
  • 3篇刘天琪
  • 2篇李宽
  • 2篇杨毅强
  • 2篇林桥
  • 1篇史华勃
  • 1篇肖俊
  • 1篇詹福宇
  • 1篇覃波
  • 1篇郭利娜
  • 1篇李佳
  • 1篇王渝红
  • 1篇李茜
  • 1篇马静
  • 1篇张彪
  • 1篇刘磊
  • 1篇邢大鹏
  • 1篇郭晓江

传媒

  • 2篇电网技术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电测与仪表
  • 1篇华东电力
  • 1篇电工电能新技...
  • 1篇电力自动化设...

年份

  • 4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交直流混联系统的静态电压稳定概率评估被引量:3
2015年
针对负荷和发输电设备故障随机特性对静态电压稳定的影响,提出一种适用于交直流混联系统的静态电压稳定概率评估方法。采用了非序贯蒙特卡罗法,对负荷和发输电设备的状态进行了抽样。对时序负荷进行粒子群聚类,采用多维正态抽样技术对等值负荷进行状态抽样,使负荷样本能同时计及负荷相关性和不确定性。采用直流准稳态模型和电压稳定L指标对系统随机状态样本分别进行系统和局部电压稳定评估。最后,以IEEE-RTS系统为例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并就直流双极运行、直流单极运行和交流系统下的静态电压稳定频率、概率分布和灵敏度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系统中直流输电比重对电压稳定的影响较大,比重增大将导致系统L指标升高,从而降低系统电压稳定性;同时节点L指标的值主要受负荷影响,其灵敏度主要受网络结构影响。
李佳刘天琪李兴源詹福宇史华勃邢大鹏
关键词:交直流混联系统静态电压稳定
整流站与逆变站临近的多直流落点系统的短路比研究
2014年
多馈入短路比是研究多馈入直流系统的重要参考指标,以往的研究大多仅考虑送端或仅考虑受端,对于整流站与逆变站临近的多直流系统,传统的多馈入短路比已无法正确描述其运行特性。本文在原有研究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深入研究了整流站与逆变站临近的多直流落点系统短路比以及电气距离对它的影响,给出了整流站与逆变站临近的多直流落点系统短路比的变化规律。基于CIGRE模型建立了两条整流站与逆变站临近的直流输电模型,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其有效性。
林桥李兴源
关键词:电气距离
电力系统强迫振荡的频率时空变化特性研究与扰动源定位被引量:1
2013年
为准确分析电力系统发生强迫振荡后系统各机组的特性,从而进行扰动源准确定位,研究了各扰动源机组、扰动源区域内外各机组母线频率变化时空特性。通过等效模型推导频率增量中各振荡分量初始相位的差别,它决定了各机组频率增量在扰动开始后第1次到达振荡极值的时间差别。理论分析可知,扰动源机组总是第一个到达扰动后的初次振荡极值,区域内外机组与扰动源机组到达极值的时间差由区域内与区域间振荡频率的初始相位差和频率本身大小决定。实际电网仿真结果表明,利用频率时空变化特性能够有效分析强迫振荡并实现扰动源定位。
胡楠李兴源杨毅强郭晓江李宽肖俊
关键词:强迫振荡扰动源定位
基于多代理的多馈入直流输电换相失败协调预防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换相失败是换流站常见的故障之一,换流站间的交互作用使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换相失败更为复杂,故障严重时会引发并发换相失败。换相失败预防控制器检测交流系统发生故障时立刻提前触发,增大换相裕度,避免换相失败。针对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交互作用,引入多代理系统,提出了基于多代理的多馈入直流输电换相失败协调预防方法,并在PSCAD中搭建了多代理换相失败协调预防模块,将其用于三馈入直流输电系统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多代理换相失败协调预防方法对本地和并发换相失败都可进行有效地预防。
马静刘天琪李兴源胡楠李茜
关键词:换相失败多代理
基于模糊控制的变斜率VDCOL控制器设计被引量:35
2015年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发生换相失败时,可能引起系统后续的换相失败。为抑制后续换相失败的发生并加快系统的恢复速度,提出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理论的变斜率低压限流控制器(voltage dependent current order limiter,VDCOL)设计方案。该VDCOL控制器将常规VDCOL线性关系的静态恢复特性改变为变斜率的静态恢复特性,并且采用模糊控制理论构建了模糊VDCOL,将电压水平及其变化率作为输入量,经过模糊化、模糊推理运算、去模糊化得到输出指令,对电流进行有效的动态调节。在PSCAD软件中搭建两端直流输电系统模型,并与Matlab软件互联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模糊VDCOL控制器在抑制系统后续换相失败及加快系统恢复速度方面的有效性。
刘磊王渝红李兴源张彪
关键词:PSCADMATLAB
兴安直流系统的紧急直流功率回降参数研究
2015年
如果换流站出口的交流线路由于各种原因被切除,导致交流系统因甩负荷进而引起最后断路器跳闸,系统稳定性将受到严重威胁。因此系统将采取一系列保护措施,如直流紧急闭锁(Emergency Switch Off,ESOF)等,这对已损失多条交流线路的负荷区域的供电将产生更大的影响,为最大化满足负荷的需求,文章考虑当宝安换流站出口的500k V线路退出时,修改最后线路保护使其不发ESOF,利用4台自耦变电所带的220k V线路继续安全稳定供电,为维持系统稳定和避免自耦变过载,让兴安直流适量进行降功率运行。整体分析了兴安直流回降时的几个关键参数(回降数量、时间、速度)以及无功补偿切除量对自耦变的过载影响,经多次试验得出了最佳控制策略,为实际运行提供了基础数据和技术依据,对系统运行有一定指导意义。
林桥李兴源李宽胡楠
抑制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后续换相失败措施研究被引量:44
2013年
针对多馈入直流系统中发生的后续换相失败问题,以换相失败的本质为理论依据,在搭建仿真模型的基础上验证了静止无功补偿器(SVC)在抑制后续换相失败中的作用,同时提出一种有效抑制后续换相失败的变熄弧角控制方式。通过分析变熄弧角控制方式的应用缺陷,进一步提出一种基于渐变恢复理论的新型动态低压限流环节(VDCOL)控制方式。该控制通过动态VDCOL延缓单条直流功率恢复速率,可降低故障期间直流系统对交流系统的无功需求,同时其延时环节也可消除暂态过程中各条直流线路间的不良交互影响,以达到多条直流交替恢复、有效抑制后续换相失败的目的。仿真算例结果验证了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郭利娜刘天琪李兴源
关键词:高压直流输电
考虑时变时滞影响的直流广域阻尼自适应控制被引量:14
2014年
针对交直流系统区间低频振荡问题,尤其是广域测量系统引入的时滞影响问题,利用递归最小二乘法在线辨识区间振荡主导模态,在直流附加控制抑制低频振荡机理的基础上,通过在线计算利用交流联络线功率信号进行阻尼控制的滞后相位与时变时滞造成低频振荡模态信号的滞后相位,将时域信号转化为二维旋转坐标体系中的向量信号,经过参考坐标体系的角度旋转,分别进行阻尼与时滞滞后相角的自适应补偿,结合增益放大,通过时域反变换后可得到最终补偿后的直流附加控制量。8机36节点系统仿真表明,所提设计方法能够消除时变时滞的影响,有效阻尼系统低频振荡,并且具有鲁棒性,适合在线应用。
胡楠李兴源杨毅强覃波
关键词:广域测量系统直流附加控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