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2007-80)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2
相关作者:林雪群祝高春薛国勇万丽丹戴育成更多>>
相关机构:南昌大学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江西护理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管
  • 3篇脑基底动脉
  • 3篇脑血
  • 3篇内皮
  • 3篇基底
  • 3篇基底动脉
  • 2篇血吸虫
  • 2篇血吸虫病
  • 2篇烫伤
  • 2篇烫伤大鼠
  • 2篇皮素
  • 2篇吸虫
  • 2篇吸虫病
  • 2篇脑血管
  • 2篇内皮素
  • 2篇虫病
  • 1篇蛋白
  • 1篇形态学
  • 1篇形态学变化
  • 1篇血管内皮

机构

  • 5篇南昌大学
  • 2篇南昌大学第二...
  • 2篇江西护理职业...

作者

  • 5篇祝高春
  • 5篇林雪群
  • 4篇薛国勇
  • 3篇万丽丹
  • 1篇黄涛波
  • 1篇戴育成
  • 1篇唐迅
  • 1篇杨刚
  • 1篇唐讯

传媒

  • 1篇中国地方病学...
  • 1篇神经解剖学杂...
  • 1篇中华烧伤杂志
  • 1篇中国组织化学...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内皮素1与烫伤大鼠脑基底动脉血管重构的关系被引量:3
2008年
关于烧伤后内皮素对内脏组织的损伤已有较多研究,但对脑组织尤其是脑血管的影响鲜见报道。深入观察脑血管内皮素水平的变化以及对脑血管作用的影响,对于预防和治疗烧伤诱发的脑血管痉挛和脑血液循环障碍,有一定临床意义。
林雪群戴育成祝高春万丽丹黄涛波
关键词:内皮素1脑血液循环障碍基底烫伤内皮素水平
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诱发脑血管内皮细胞缝隙连接蛋白Cx37mRNA及蛋白的表达
2011年
目的通过观察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SEA)孵育培养的脑血管内皮细胞缝隙连接(GJ)蛋白的表达和分布,探讨脑动脉GJ在脑血吸虫病病理发生中的作用。方法使用血吸虫SEA孵育培养幼兔脑基底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实验分对照组、SEA1~5组:加入SEA(质量浓度分别为10.0%、5.0%、3.3%、2.5%、2.0%),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测定兔脑血管内皮细胞GJ蛋白Cx37mRNA的表达:应用Western印迹技术测定兔脑血管内皮细胞GJ蛋白Cx37蛋白的表达。结果对照组和SEA1~5组的GJ蛋白Cx37mRNA水平分别为0.239±0.037、0.260±0.043、0.218±0.310、0.647±0.040、0.419±0.036、0.513±0.038:其中SEA3~5组的GJ蛋白Cx37mRNA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和SEA1~5组GJ蛋白Cx37蛋白表达分别为0.401±0.045、0.485±0.048、0.749±0.052、1.119±0.063、1.015±0.057、0.605±0.047。其中SEA2~5组Cx37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血吸虫SEA孵育培养的兔脑血管内皮细胞GJ蛋白Cx37mRNA及其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提示GJ蛋白在SEA及其分泌物浸润脑动脉沉积于脑组织。从而在诱发脑血吸虫病的病理发生机制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
林雪群薛国勇祝高春唐迅
关键词:血管血吸虫病
自发性高血压鼠脑基底动脉ET-1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2
2008年
为探讨高血压时期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在脑血管神经源性调节中的作用,本研究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了自发性高血压鼠脑基底动脉ET-1mRNA的表达变化;应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方法,观察了自发性高血压鼠脑基底动脉ET-1的表达。结果显示:自发性高血压鼠脑基底动脉ET-1mRNA的表达较正常血压鼠明显增加;自发性高血压鼠脑基底动脉ET-1表达亦较正常血压鼠明显增加(P<0.05)。此结果提示自发性高血压鼠脑基底动脉高表达的ET-1和ET-1mRNA在自发性高血压鼠脑血管的神经源性调节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林雪群祝高春万丽丹薛国勇
关键词:高血压脑基底动脉
烫伤大鼠脑底动脉壁内含内皮素-1能神经纤维的形态学变化
2012年
目的探讨烫(烧)伤损伤时大鼠脑血管内皮素-1能神经纤维分布与脑血管神经源性调节的关系,以及烫(烧)伤对脑血管损伤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烫(烧)伤大鼠脑底动脉(包括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和基底动脉)内皮素-1能神经纤维的分布。结果烫(烧)伤大鼠和正常大鼠脑底动脉均可见棕褐色的内皮素-1能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似细线状,攀附于血管壁上,烫(烧)伤大鼠脑底动脉各主要分支内皮素-1能免疫反应阳性纤维密度较正常大鼠明显增加,纤维走行大多呈网状。结论烫(烧)伤可引起大鼠脑底动脉内皮素-1能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增加,增加的内皮素-1能神经纤维可能诱发脑血管痉挛和脑血液循环紊乱。提示内皮素-1能神经纤维在烫(烧)伤后在脑血管的神经源性调节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
林雪群祝高春薛国勇唐讯
关键词:烫伤内皮素-1神经分布
兔脑血吸虫病脑基底动脉缝隙连接蛋白Cx37 mRNA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通过观察兔脑血吸虫病脑血管缝隙连接(gapjunction,GJ)蛋白的mRNA转录水平,探讨其在脑血吸虫病病理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制作兔脑血吸虫病模型,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RT-PCR)技术测定兔脑血吸虫病脑动脉缝隙连接蛋白Connexin(Cx)37mRNA的表达。结果兔脑血吸虫病脑基底动脉血管组织缝隙连接蛋白Cx37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兔脑基底动脉的表达。结论兔脑血吸虫病脑基底动脉缝隙连接蛋白Cx37mRNA的表达增高,提示缝隙连接蛋白在血吸虫虫卵抗原及其分泌物浸润脑动脉,诱发脑血吸虫病的病理发生机制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
林雪群万丽丹薛国勇祝高春杨刚
关键词:脑血管脑血吸虫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