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ZD028)

作品数:12 被引量:110H指数:7
相关作者:陈耀孙浩进侯小菲叶振宇叶素云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区域经济学会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5篇区域经济
  • 4篇产业转移
  • 2篇演化经济
  • 2篇演化经济学
  • 2篇协调发展
  • 2篇经济学
  • 2篇国际产业转移
  • 1篇地级
  • 1篇地级市
  • 1篇地区能源
  • 1篇亚洲四小龙
  • 1篇演进
  • 1篇一体化
  • 1篇人口
  • 1篇人口众多
  • 1篇社会
  • 1篇实证
  • 1篇实证研究
  • 1篇市场环境
  • 1篇四小龙

机构

  • 10篇中国社会科学...
  • 3篇黑龙江省社会...
  • 3篇中国区域经济...
  • 2篇国家行政学院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4篇陈耀
  • 4篇孙浩进
  • 2篇侯小菲
  • 1篇叶素云
  • 1篇叶振宇

传媒

  • 4篇区域经济评论
  • 1篇浙江学刊
  • 1篇江汉论坛
  • 1篇广东社会科学
  • 1篇国际贸易问题
  • 1篇企业经济
  • 1篇人文杂志
  • 1篇经济问题探索
  • 1篇中国国情国力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国内外城市群理论发展演进及研究动向被引量:10
2018年
城市群是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演化的高级形态,是当今世界最有活力的空间组织单元,是各国参与世界经济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系统地梳理国内外城市群演化过程中的相关概念以及空间范围界定标准,总结城市群的形成发育机制,并对城市群效率测算等内容进行整理评述,对研究国内外关于城市群问题的难点与热点,展望未来学术界对城市群研究的重点方向和主要内容具有重大价值和意义。而未来城市群研究可能的重点方向和主要内容会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主要对城市群范围的界定和标准制定;二是城市群的空间演化内在机理研究;三是城市群内在耦合机制研究;四是城市群的协同管理机制。
汪彬
关键词:城市群
新时代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若干思考被引量:16
2018年
党的十九大针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转化,把"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作为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方略,为我国区域发展和区域政策指明了方向。目前我国各地区经济稳步增长,尤其是中西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提速,全国区域总体差异呈现收敛态势,但各大区域内部分化值得关注。未来我国区域经济要按照新发展理念,加快培育新增长动能,进一步提高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和协同性。要统筹推进"三大战略"和"四大板块"发展,以雄安新区建设为样板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发展新模式,以大城市群、特色小(城)镇和乡村振兴为重点构建现代化城乡体系,以集中连片特困区为重点加快区域整体性脱贫,以长江经济带为重点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体制改革为突破口推动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以港澳与内地的一体化发展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
陈耀
关键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深化我国区域经济重大问题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要从理论上演化研究以下几个重大问题,一是准确把握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和目标,二是提高要素资源与产业发展的空间配置效率,三是培育建设基于大都市圈的新增长极,四是推进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深入实施,五是完善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只有做好这几方面的工作,才能培育完善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从而促进我国区域发展更加均衡、协调和可持续,最终实现各地区人民共同繁荣富裕的目标。
陈耀
关键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新常态下西部地区中小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的困境与对策——以四川广安为例被引量:2
2016年
中国经济2014年开始走向经济增长速度逐步趋缓、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逐步优化的新常态。这个过程也是中国全面步入工业化后期的阶段,然而,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西部地区尤其是中小城市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以及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以四川省广安市为例,就存在着经济基础薄弱与产能过剩并存、区域行政分割限制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政策扶持力度,促进资源就地转化,兼顾产业发展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基础设施建设,依靠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等策略可以共同助推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区域经济发展。
侯小菲
关键词:产业转移区域经济
FDI对我国地区能源强度影响的经验研究被引量:23
2010年
本文用我国30个省1996-2006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FDI对区域能源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FDI通过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降低了省区能源强度;固定资产投资、对外贸易、工业化水平等因素会引起能源强度上升,地区收入水平和经济规模则显著抑制能源强度的增长。分地区回归结果显示,当用国外市场接近度作为FDI的工具变量时,FDI流入有利于降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能源强度,并且中部地区的效果要好于东部地区;但是西部地区却有可能成为外资的"污染天堂"。
叶素云叶振宇
关键词:FDI能源强度污染天堂
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被引量:9
2015年
2014年,长江经济带经济总量呈现稳中求进的发展态势,产业结构和经济效益有所改善,产业布局实现集聚发展,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一体化推进过程中依然还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长江上中下游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同质化竞争严重、黄金水道功能未能充分发挥,以及生态补偿机制不健全和环境风险等。针对这些问题,结合美国密西西比河和德国莱茵河流域经济带较为成熟的发展经验,探讨其对长江经济带发展建设的重要启示。最后,提出了长江经济带的一体化发展政策建议,包括依托三大城市群串联长江经济带全域发展,依托黄金水道构建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和有序转移,及创新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等。
侯小菲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一体化黄金水道
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演进及新趋势的启示被引量:11
2011年
世界经济格局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从全球范围看,欧盟、北美、亚太经合组织是国际产业转移最明显的经济区域,这些区域内或区域间的产业转移深深地影响了自身及区域外经济的发展。亚洲四小龙的腾飞、中国和东南亚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国际产业转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全球国际产业转移规模大幅缩减。随着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深化发展,只要中国能够抓住机会,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将进一步强化世界制造中心的地位。
孙浩进
关键词:国际产业转移亚洲四小龙劳动密集型产业
创新竞争力的机制分析:基于演化经济学的解释被引量:4
2011年
在经济全球化日渐深入的当今世界,经济主体之间的市场竞争已不仅仅是传统经济学中的商品价格竞争,而是经济主体围绕创新之间展开的动态竞争。在理论层面,创新竞争力可以分为三个微观、中观、宏观层次:微观层面上,作为演化个体、具有创新基因的企业所具有的创新竞争力;中观层面上,作为企业群体的产业所具有的产业创新竞争力;宏观层面上,国家产业集群所具有的创新竞争力。在实践中,培育和发展创新竞争力,可以使国内产业进一步增强实力和扩展市场,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促进就业的增加、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成为技术进步的传播器和信息产业发展的微观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孙浩进
关键词:演化经济学
国内旅游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中国285个地级市的实证研究被引量:24
2017年
本文考察中国国内旅游业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主要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关系检验、VECM检验和Granger causality检验,考察国内旅游业与GDP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利用中国285个城市2003—2013年间的数据,按照全国和东、中、西三个地带层面考察国内旅游业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关系。实证结果显示:中国国内旅游业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显著,旅游业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呈现一定的区域差异性,与此同时,旅游政策调整对旅游业和城市经济增长也具有促进作用。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旅游业发展的政策与建议。
汪彬陈耀
关键词:区域经济增长地级市实证研究
新时期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着力点被引量:1
2013年
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区域发展不平衡,是中国的基本国情特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向现代化的大国,需要长期面对人多地少、资源分布不均、配置效率不高、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发展不协调等矛盾。
陈耀
关键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区域发展不平衡区域经济社会人口众多基本国情资源分布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