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676017)

作品数:9 被引量:32H指数:4
相关作者:周云龙洪文鹏武茂松邓冬曹茹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电力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理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7篇两相流
  • 6篇气液两相流
  • 3篇圆柱
  • 2篇旋涡
  • 2篇旋涡脱落
  • 2篇图像
  • 2篇气液两相
  • 2篇涡脱落
  • 2篇管束
  • 2篇错列管束
  • 1篇电厂
  • 1篇圆柱体
  • 1篇支持向量
  • 1篇支持向量机
  • 1篇输灰
  • 1篇输灰管
  • 1篇输灰管路
  • 1篇数值模拟
  • 1篇双流体
  • 1篇双流体模型

机构

  • 10篇东北电力大学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作者

  • 10篇周云龙
  • 8篇洪文鹏
  • 3篇武茂松
  • 2篇刁成东
  • 2篇孙斌
  • 2篇邓冬
  • 2篇曹茹
  • 1篇李洪伟
  • 1篇陈晓波
  • 1篇刘洋
  • 1篇刘燕
  • 1篇王光培
  • 1篇袁俊文
  • 1篇刘巍
  • 1篇杨志行

传媒

  • 3篇热能动力工程
  • 1篇仪器仪表学报
  • 1篇中国电机工程...
  • 1篇水利电力机械
  • 1篇水动力学研究...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动力工程学报
  • 1篇2008中国...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空气-水两相流横掠圆柱表面压力特性的试验研究
在垂直上升矩形截面管内,对空气-水两相流横掠水平放置圆柱的表面压力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中雷诺数Re的范围为4.4×10~1.04×10,截面含气率α的范围为0~0.06。试验得到了不同工况下圆柱表面时均压力分布特征,...
洪文鹏周云龙刘洋
文献传递
方柱体与圆柱体气液两相涡街特性的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气液两相流体在垂直上升矩形截面管道内横向冲刷水平布置的柱体时,一定条件下会在柱体后面产生旋涡交替脱落现象。利用管壁压差法来研究气液两相流横掠圆柱体和方柱体时的旋涡脱落特性,得到了涡街的脱落频率和斯特罗哈数的变化情况。实验中雷诺数的范围为0.9×104~2.3×104,截面含气率的范围为0~0.2。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含气率范围内,两种柱体涡街的脱落频率与斯特罗哈数都随着截面含气率的增大而增大;方柱体斯特罗哈数增大的梯度与雷诺数无关,圆柱体斯特罗哈数增大的梯度受雷诺数的影响。
周云龙刁成东曹茹
关键词:气液两相流圆柱体
基于压差波动法的气液两相涡街功率谱特性分析被引量:6
2007年
气液两相流体横向绕过圆柱体流动时,在圆柱体后部会产生漩涡交替脱落现象,导致圆柱体两侧压差波动,测量该压差波动信号并通过DFT变换可以得到功率谱。采用此方法对矩形通道内垂直上升气液两相绕流的涡街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实验中雷诺数范围为1.1×10^4-2.8×10^4,截面含气率范围为0~0.15。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范围内,含气率d〈0.1时差压波动信号的功率谱图存在峰值,并且随着含气率的增加峰值降低,当含气率α≥0.1时,功率谱图上已经没有明显的峰值,表现为随机脉动;雷诺数对功率谱特性影响小。
洪文鹏周云龙武茂松
关键词:功率谱
气液两相流并列双方柱绕流涡脱特性数值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采用有限容积法,综合考虑了由剪切引起的紊流和由气泡引起的紊流关系式,基于双流体模型,对不同含气率、不同间距比下气液两相流并列双方柱绕流旋涡脱落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计算发现:气液两相流并列方柱绕流,在间距比T/D<2.0时,双方柱尾迹模式是偏流模式,且宽窄尾迹流是通过中间模式(非偏流)相互转化的;在偏流模式中,拥有宽尾迹模式的柱体具有更小的阻力,拥有窄尾迹模式的柱体具有更大的阻力,而中间模式两柱体阻力相当;在间距比T/D≥2.0时,双方柱尾迹是"同步"模式,在T/D=2.0时,双方柱以同步同相旋涡脱落形式为主,T/D=2.5、3.0、5.0时,双方柱以同步反相旋涡脱落形式为主。来流含气率增大对抑制气液两相流绕并列双方柱流动的涡街生成贡献很大,当含气率增大到0.12时,没有稳定涡街生成。对气液两相流并列双方柱绕流频域过程分析发现:来流严格对称的情况下,并列两方柱运动参量频域过程是非对称的,两柱体长时间所受到的流体作用是不一样的。
周云龙邓冬曹茹洪文鹏
关键词:气液两相流旋涡脱落频谱分析双流体模型
一种识别气液两相流流型的新方法被引量:8
2009年
根据图像灰度直方图统计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处理和改进支持向量机相结合的气液两相流流型识别的新方法。该方法是应用高速摄像机在气液两相流试验台上获取7种典型流型的图像,经过图像处理,对图像进行灰度直方图统计特征提取构成特征矢量,作为流型样本对改进支持向量机进行训练与识别。实验结果表明:图像灰度直方图特征可以很好地反映各流型之间的差异;改进的支持向量机与原始的支持向量机相比分类性能好,运算时间短,网络识别率高达99.04%,为流型在线识别提供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周云龙李洪伟袁俊文
关键词:流型识别图像处理改进支持向量机
火电厂输灰管路浆体水击瞬变过程数值计算与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水力输灰在火电厂中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浆体水击瞬变过程基本方程的基础上,运用特征线方法建立了考虑含气量的伪均质浆体停泵水击瞬变过程数学模型。对某火电厂输灰复合管道计算了当水泵发生事故停泵时,水泵出口压力相对值,泵的无因次流量,泵的无因次转速,管道顶端最高点处的压力水头相对值的瞬变过程。通过对数值计算结果的分析,提出了在管道顶端最高点设置调压井和增大电机飞轮力矩的方法来降低管道中浆体水击的危害。
周云龙陈晓波邓冬孙斌洪文鹏
关键词:流体力学火电厂输灰管路瞬变流
气-液两相流横掠圆柱表面脉动压力特性的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对垂直上升矩形截面管内气一液两相流绕水平布置的圆柱流动时圆柱表面的脉动压力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中来流雷诺数的范围为4.4×10^3~1.04×10^4,截面含气率的范围为0~0.06。在功率谱图上得出了圆柱表面脉动压力随含气率、雷诺数及测量角度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该试验范围内,随着含气率增大,圆柱表面的脉动压力功率谱图峰值逐渐降低,而所对应的漩涡脱落频率增大;圆柱不同角度对功率谱特性有一定影响;雷诺数对功率谱特性的影响相对较小。
杨志行洪文鹏武茂松周云龙
关键词:气-液两相流
气液两相流垂直冲刷错列管束漩涡脱落特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采用高速摄像仪拍摄的方法,对垂直上升的气液两相流体在矩形管道内冲刷节距比为1.0、1.5和2.0三种旋转正方形排列的错列管束漩涡脱落特性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在一个漩涡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对周围气泡进行卷吸并在柱后形成气核的全过程;通过对漩涡脱落周期的统计,得出了在本实验范围内随含气率的增大漩涡脱落频率逐渐增大,漩涡脱落,St逐渐减小的结论;当含气率α=0.147时周期性漩涡脱落现象消失。
周云龙刁成东武茂松洪文鹏
关键词:气液两相流错列管束
基于高速图像采集的管束间气液两相绕流旋涡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采用高速图像采集方法,研究了不同节距比时以旋转正方形排列的错列管束间气液两相流旋涡的演化特性,通过动态图像重建了旋涡生成、卷吸及聚合过程,分析了旋涡演化机理,并运用时间序列图像相关性对比分析了旋涡脱落的周期特征.结果表明:随着节距比的增大,斯特罗哈数增大;随着含气率的增大,斯特罗哈数减小;当含气率大于0.14时,不存在周期性旋涡脱落现象;随着雷诺数的增大,旋涡脱落频率增加.
洪文鹏刘燕周云龙
关键词:气液两相流含气率旋涡脱落错列管束
垂直上升通道内气液两相绕圆柱流动旋涡脱落频率和脉动升力的数值模拟被引量:4
2007年
采用有限容积法,综合考虑了由剪切引起的紊流和由气泡引起的紊流关系式,基于RNGk-ε紊流模型对气液两相绕圆柱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计算发现:对于气-液两相绕圆柱流动而言,旋涡脱落频率随含气率的增大而增大;脉动升力系数先随含气率的增大而缓慢增加,在含气率增大到0.1后增大得较快。并通过实验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较吻合,验证了模拟结果的正确性。
周云龙洪文鹏王光培孙斌刘巍
关键词:气液两相流绕流数值模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