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08SJD7500028)
-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1
- 相关作者:马衍陶静史春燕更多>>
- 相关机构:徐州工程学院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一物一事总关情——“二拍”和明中后叶杂剧僧道题材创作尚俗倾向浅析
- 2010年
- 明代中后期是一个思想解放的混乱时期,话本小说与杂剧在创作题材的选择方面,生活化和世俗化的倾向愈加明显,即都积极地捕捉生活当中的兴奋点加以表现,展现世俗生活,关注百姓日用。作品的现实性得以大大加强,使之成为社会的一面镜子,美丑尽在其中。
- 陶静
- 关键词:明杂剧
- 明代中后叶传奇对才子佳人小说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在小说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一席,它的问世与戏曲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在人物的类型化、情节的模式化、结局的格式化上都受到戏曲特别是明传奇的影响。可以说,正是明代中后叶传奇的繁荣及其大量演出与刊行催生了才子佳人小说。
- 马衍
- 关键词:明传奇才子佳人小说
- 中晚明白话小说与戏曲中的“尚奇”观
- 2009年
- "奇"这一传统的美学范畴,在明代中后叶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得以大张旗鼓的张扬,小说家、戏曲家在白话小说和戏曲的创作与欣赏中,坚持以奇为美,尚奇好异。这种尚奇之风表现为两种倾向:一是求新求幻,"奇之为奇";二是于平常中求奇,"无奇以为奇"。
- 史春燕马衍
- 关键词:白话小说戏曲
- 论明代中后叶戏曲与白话小说中主人公的“补偿心理”被引量:1
- 2009年
- 在明代中后叶戏曲与白话小说中,有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在许多主人公饱尝艰辛或经历了种种不如意之后,作品大都安排了一种"补偿措施":主人公或得到封诰,或老年得子,或突发横财等,而主人公在受到伤害后,亦会想方设法进行补偿,以此达到心理上的平衡。这种"补偿心理"的设计与明代"重情欲"、"重人欲"的思潮有关,表现了明代社会市民阶层的审美心理,也体现出对弱者、善者、有才华者的同情及人文关怀。而其补偿的内涵与人物的名誉、地位等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更多地停留在物质的层面上,这反映了社会重物质轻精神、重结果轻过程的特点。这种功利性使人物拘泥于个人现实利益,无法实现精神上的超越。
- 马衍
- 关键词:明代中后期戏曲白话小说补偿心理
- 世俗世界和精神家园中的文士范本——“三言二拍”和《六十种曲》文士形象比较被引量:3
- 2010年
- 文士形象在明代的通俗文学中独领风骚,吸引着众多关注的目光,然而在明代中后叶短篇白话小说和传奇戏曲中却有着大相径庭的表现和作为。白话短篇小说的代表"三言二拍"中的文士大多已失去了经典意义的光环,尽管也还诵读诗书,但有的却夹杂着商人的狡猾,小市民的算计,理想的文士形象已渐行渐远,日趋模糊。而明代传奇戏曲的优秀选本《六十种曲》中的文士却保持着传统形象中的富有才情,情深意重与自我欣赏。"三言二拍"更多的贴近客观现实,而《六十种曲》更侧重表达文士的主观情感。因而,"三言二拍"和《六十种曲》文士形象的迥异,是世俗与理想的不同表现,也成为观照文士物质世界和精神家园的范本。
- 马衍
- 关键词:明代文士世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