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省教育厅重点学科建设项目(2003)

作品数:10 被引量:113H指数:6
相关作者:胡庭兴张学权张健刘建周朝彬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农业大学大竹县林业局西昌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退耕
  • 5篇植被
  • 3篇遮荫
  • 3篇牛鞭草
  • 3篇径流
  • 3篇净光合
  • 3篇净光合速率
  • 3篇光合速率
  • 2篇植被结构
  • 2篇植被组成
  • 2篇生物量
  • 2篇退耕地
  • 2篇退耕还林
  • 2篇退耕模式
  • 2篇坡面
  • 2篇坡面径流
  • 2篇铅胁迫
  • 2篇物量
  • 2篇胁迫
  • 2篇苦竹

机构

  • 10篇四川农业大学
  • 3篇西昌学院
  • 2篇大竹县林业局

作者

  • 9篇张学权
  • 9篇胡庭兴
  • 2篇刘金平
  • 2篇张健
  • 2篇宫渊波
  • 2篇胥晓刚
  • 2篇周朝彬
  • 2篇刘建
  • 1篇叶充
  • 1篇张旭东
  • 1篇盛秀强
  • 1篇李伟

传媒

  • 2篇草业科学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草业学报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四川林业科技
  • 1篇西南林学院学...
  • 1篇西昌学院学报...
  • 1篇草业与畜牧

年份

  • 1篇2007
  • 5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退耕地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坡面径流的影响被引量:8
2005年
建立坡面径流观测场,对洪雅县低山区退耕还林中几种植被恢复模式进行了定点观测。结果表明:1)该区域产生坡面地表径流最根本的原因是土地的耕作与否;2)林+草、竹+草种植模式的地表径流特征既不同于农耕地,又与未被扰动的生态林植被相差较大,受人为经营影响较大;3)退耕还林初期植被-土壤系统调蓄降雨能力尚较弱。进一步研究和完善林+草、竹+草的生态经营技术体系,提高该类退耕种植植被恢复模式的调蓄降雨能力,对指导退耕还林及植被经营有重要的意义。
张学权胡庭兴
关键词:退耕还林坡面径流
苦竹+扁穗牛鞭草退耕种植复合模式植被结构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苦竹+牛鞭草退耕种植模式经过5年经营,植被组成和结构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种植初期的苦竹+牛鞭草复层种植模式,因模式本身和农户经营利用的意愿不同等原因而逐渐过渡到第5年时的纯牛鞭草地或纯苦竹林,同时植被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也产生了质的不同。纯苦竹林的经营林地因苦竹采伐留下一定面积分布和厚度的枯落物,这对退耕地保持水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达到退耕种植的要求,过渡后的纯牛鞭草地因周期性地出现地表裸露,水保效能偏低,需要整治和改进;同时苦竹+牛鞭草镶嵌种植的配套技术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张学权张旭东胡庭兴盛秀强
关键词:植被组成
铅胁迫对草木樨叶中叶绿素含量和几种光合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4
2005年
盆栽实验研究了不同浓度铅胁迫对草木樨光合作用、气孔导度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草木樨在1000 mg/L铅下叶中铅含量达最高值时叶绿素含量为最低值;200 mg/L,400 mg/L和600 mg/L铅处理的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和表观量子光合速率显著高于未作铅处理的,其他浓度铅下的净光合速率和表观量子光合速率显著低于未作铅处理的。气孔导度和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一致。不同浓度铅基本上不改变草木樨的光补偿点。
周朝彬胡庭兴胥晓刚刘金平刘建
关键词:铅胁迫草木樨光合作用叶绿素
模拟林(竹)草退耕模式下遮荫对三种牧草净光合速率和生物量影响的比较分析
在模拟林-草植被恢复模式的遮荫条件下比较分析了扁穗牛鞭草、鸭茅、多年生黑麦草在不同遮荫梯度下的净光合速率和收获生物量。结果表明,扁穗牛鞭草在不同遮荫状态下净光合速率占全光下的23.8% -72.6%,净光合速率的大小与光...
张学权胡庭兴张建
关键词:遮荫净光合速率生物量
文献传递
华西雨屏区退耕地不同植被经营模式坡面径流和产沙特征分析被引量:18
2004年
利用建立坡面径流观测场,对洪雅县低山区退耕还林中几种植被恢复模式进行定点观测。结果表明:(1)该区域产生坡面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最更本的原因是土地的耕作与否,3年未被直接扰动土壤的退耕地土壤侵蚀量仅是耕地的13.3%~37.9%;(2)林+草、竹+草种植模式的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特征既不同于农耕地,又与未被扰动的生态林植被相差较大。表现为随植被经营利用而出现阶段性的变化,牛鞭草的刈割对退耕地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影响较大。进一步研究、完善林+草、竹+草生态经营技术体系,提高该类退耕种植植被恢复模式的调蓄降雨能力,对指导退耕还林及植被经营有重要的意义。
张学权胡庭兴李伟宫渊波
关键词:退耕地坡面径流产沙特征
凉山州生态环境现状及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评析被引量:2
2005年
凉山州地处西南高山峡谷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森林过度采伐,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农业生产缺乏生态保护屏障;州内退耕还林还草和天然林保护工程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政策、技术等多方面问题.只有具体分析立地条件,尽量利用和发挥本地树种优势,在树种结构上配置合理,在生态功能上注意物种之间的交互作用互补,注意恢复植被的连通性和健康生态系统要求的异质性,方能建立稳定的植被群落.
张学权胡庭兴
关键词:生态环境林业生态工程植被恢复树种结构
铅胁迫对草木樨抗氧化系统的影响被引量:16
2006年
用盆栽法研究了重金属铅胁迫对草木樨Melilotus Suavena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和体内铅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1500mg/kg铅浓度梯度处理范围内。SOD、POD、CAT活性和MDA含量随铅处理浓度增加而上升。植株体内各器官的铅含量随外源铅处理浓度的增加而上升,根系铅含量与铅处理浓度呈正相关(R^2=0.972)。草木樨在29.942g/kg的土壤铅浓度下仍能正常生长,体内最大铅积累量达654.93mg/kg。根部铅的含量大于地上部总的含量,茎中的含量高于叶的含量。
周朝彬胡庭兴胥晓刚刘金平刘建
关键词:铅胁迫草木樨PODCATMDA
林+草退耕模式冠层适宜郁闭度的模拟初步分析被引量:6
2006年
模拟林冠层郁闭情况,对不同遮荫条件下扁穗牛鞭草Hemarthria altissima的净光舍速率和生长特征的研究表明:影响扁穗牛鞭苹光舍速率最关键因子是光照强度,在遮荫梯度16%~60%时,每增加1%遮荫度光舍速率的平均减幅最小,为0.16μmol CO2/(m^2·s);扁穗牛鞭草对光能利用能力较高的遮荫度范围是遮荫梯度48%~60%,其中遮荫度55%时最高,是0.038902μmol CO2/μmol光量子;每增加1%遮荫度对生物量降低率影响最小的遮荫梯度为48%~60%,影响率为0.17%,由此可初步认为生产中林(竹)+扁穗牛鞭草退耕种植模式中林(竹)冠层的郁闭度可以考虑在0.48~0.60。
张学权胡庭兴
关键词:遮荫净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生物量
林(竹)+草植被恢复初期地表径流及其养分流失特征被引量:21
2005年
试验研究了华西雨屏区不同退耕还林植被配置模式的水土保持效能,通过分析降雨、地表径流、径流养分浓度和径流养分流失量得出:竹+草植被恢复模式在退耕3年后能有效地减少地表径流,侵蚀性降雨量及其降雨场次也明显少于农耕地,退耕地地表径流养分流失量和养分流失浓度也有所降低;幼龄桦木+牛鞭草植被系统功能表现不如竹+牛鞭草模式明显,需进一步加强林木培育管理;低径流量中径流的养分浓度大,应注意土壤系统结构培育和优化,尽量减少养分流失。
张学权胡庭兴李伟宫渊波张健
关键词:退耕还林降雨地表径流养分
模拟林(竹)-草种植模式遮荫对扁穗牛鞭草的光合速率、生长的影响及其经济效益分析被引量:26
2006年
在模拟遮荫条件下对扁穗牛鞭草的净光合速率、生长指标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扁穗牛鞭草在自然光强1200μmol/(m^2·s)左右时达到饱和点,遮荫48%~79%的光强下很难达到光饱和状态;在中、低光强辐射时,遮荫16%~79%的净光合速率仅为全光下的33.8%~86.4%,高光强辐射下,不同遮荫度下的净光合速率为其全光照的35.0%~94.7%;不同光照强度或者同一光照强度的不同遮荫梯度下,扁穗牛鞭草净光合速率都表现出显著差异[F遮荫=44.09:〉F0.05(3.84),Pv〈0.05;F光照=11.72〉F0.05(4.46).Pv〈0.05];遮荫改变了光照条件,影响光合产物的合成,进而抑制了扁穗牛鞭草的茎粗生长、植株萌发以及生物量的积累,对株高生长则表现为抑制和促进2个方面;不同遮荫梯度下扁穗牛鞭草产值下降幅度为35.0%~83.1%,年产出0.5123万元/hm^2为扁穗牛鞭草种植的临界值,林(竹)-扁穗牛鞭草模式的冠层遮荫度需等于或小于43%,才能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张学权胡庭兴叶充张健
关键词:遮荫净光合速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