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573089)

作品数:11 被引量:147H指数:6
相关作者:宋玉华孙泽生林治乾方建春蒋帅都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浙江科技学院浙江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油价
  • 3篇石油
  • 3篇市场势力
  • 3篇期货
  • 3篇稀土
  • 2篇定价权
  • 2篇石油价格
  • 2篇实证
  • 2篇实证研究
  • 2篇税制
  • 2篇期货市场
  • 2篇寡头
  • 2篇寡头市场
  • 2篇寡头市场结构
  • 2篇国际石油
  • 1篇对冲基金
  • 1篇性商
  • 1篇亚洲溢价
  • 1篇原油
  • 1篇原油价格

机构

  • 9篇浙江大学
  • 6篇浙江科技学院
  • 3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首都经济贸易...

作者

  • 7篇宋玉华
  • 6篇孙泽生
  • 4篇林治乾
  • 3篇方建春
  • 1篇张馨艺
  • 1篇蒋帅都
  • 1篇曹永琴

传媒

  • 2篇国际石油经济
  • 2篇国际贸易问题
  • 1篇国际经济合作
  • 1篇世界经济
  • 1篇数量经济技术...
  • 1篇财贸研究
  • 1篇财贸经济
  • 1篇价格月刊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寡头”市场结构、贸易媒介与贸易商品定价——分析框架及基于棉花贸易史的案例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中国在贸易中面临"寡头"地位确立与定价权缺失共存的困境,通过提出一个引入贸易媒介环节的三分法贸易商品定价框架对此进行解释。贸易商品定价受到"寡头"国家/政府政策作用于贸易媒介市场结构程度的影响,还依赖于出口国/进口国的微观市场结构状况。贸易媒介通过与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定价博弈选择使其利润最大化的买卖价格,政府政策/私人保护通过影响贸易媒介市场结构间接影响贸易商品定价。利用典型的英美棉花贸易"双寡头"案例,通过价格变动的相对弹性、转嫁系数和Granger因果检验三种方法定量分析了英美棉花贸易的定价博弈,计量结果与三分法分析结果完全符合,为论文提出的分析框架提供了例证支持。
孙泽生宋玉华
关键词:棉花贸易
“亚洲溢价”的困境与对策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长期以来,基于政治、经济多方面因素的考虑,中东地区的部分石油输出国对出口到世界不同地区的相同原油采用不同的计价公式,造成亚洲地区的石油进口国要比欧美国家支付更高的石油进口价格,产生了"亚洲溢价"问题。为此,亚洲国家每年需要为此多支付近50亿美元。本文考察了这一现象,研究了"亚洲溢价"的产生原因及其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亚洲共同应对这一难题的政策举措。
张馨艺方建春杨靖
关键词:亚洲溢价基准价格期货市场
中国稀土出口市场势力的实证研究被引量:43
2009年
本文实证研究中国稀土出口贸易的市场势力。计量研究发现,中国稀土出口贸易的实际市场势力比较微弱,出现"寡头"地位与市场势力缺乏共存的现象。利用微观贸易数据,发现中国稀土出口贸易呈现较强的竞争性市场结构特征,因此,虽然具有国家总量上的"寡头"地位,但却只能获得竞争性定价结果,出口贸易市场势力的缺乏成为必然。利用生存能力法对中国稀土出口贸易最优规模经济量进行估计,发现稀土贸易(生产)的最优规模经济区间为0.5-10%的市场份额区间,其他区间则是规模不经济的,为中国稀土贸易市场势力的增强和政策调整提供了实证依据。
孙泽生蒋帅都
关键词:稀土贸易市场势力市场结构
国际石油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动态关系的实证研究被引量:32
2007年
国际石油价格新一轮的大幅上升和剧烈波动引起各方对国际石油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动态关系的广泛关注。利用误差修正模型对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四种WTI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可以估算出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的影响,揭示了期货市场在国际石油价格发现中的作用。国际石油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是期货价格单方面引导了现货价格,期货市场在价格发现中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
宋玉华林治乾
关键词:国际石油市场协整关系价格发现
我国在稀有金属出口市场的市场势力研究——以钨矿、稀土金属为例被引量:20
2011年
本文针对我国在稀有金属市场拥有资源优势而无话语权的现状,提出了"中国大市场悖论"这一论点,并以钨矿、稀土这两大稀有金属市场为考察对象,证实了这一悖论的存在。实证研究表明,随着钨矿的过度开采,我国钨矿生产的边际成本逐年上升。我国稀土生产已初具规模化生产特征。钨矿、稀土等出口市场都是非完全竞争市场。我国在20个钨矿出口市场中,仅在孟加拉、印尼、巴基斯坦、瑞士等少数市场拥有一定的市场势力。我国在17个稀土出口市场中,仅在香港、印尼和泰国市场拥有有限的市场势力。基于我国具有资源优势而无定价的现状,提出了在稀有金属开采市场提高资源税,培育稀有金属金融衍生品市场,构建稀有金属出口价格联盟等政策建议。
方建春宋玉华
关键词:稀有金属钨矿稀土定价权市场势力
国内税对石油价格的影响及对策被引量:1
2008年
石油进口大国的国内石油税对国际和国内石油价格均存在明显的影响。中国可通过采取从价税制和最优税率明显改善贸易利得,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外部性的内部化,这一政策调整势在必行。
孙泽生林治乾
关键词:石油价格税制选择
国际石油价格与最优国内税率:基于“寡头”市场结构的分析被引量:9
2008年
本文主要研究"寡头"市场结构下石油进口国国内税收政策对国际石油价格的影响及最优税率的决定。通过构建短期和跨期的最优税率模型发现,跨期最优税率高于短期最优税率,最优从价税率低于最优从量税率。对美国、欧盟和日本的研究表明,它们具有较强的税负转嫁能力,即其国内的石油税对国际石油价格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证明了最优国内石油税率的存在及合理性,将国内税率调整至最优税率可有效改善其国内福利。应用理论模型对各主要石油进口国最优税率的估计显示,2005年欧盟的实际税率接近最优税率,日本的实际税率显著高于最优税率,而美国与中国的实际税率明显低于最优税率。
孙泽生宋玉华林治乾
关键词:国际石油价格
期货市场、对冲基金与国际原油价格波动被引量:31
2008年
关于对冲基金投机活动对国际石油期货价格的影响存在广泛的争议。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表明:国际原油价格、套期保值净头寸、对冲基金净头寸和商业石油库存之间不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说明对冲基金的投机活动不是推动原油价格长期上涨的原因;短期内,套期保值净头寸增加使原油期货价格升高,对冲基金净头寸和商业石油库存量增加使原油价格下降,而原油价格升高使套期保值净头寸减少,对冲基金净头寸增加。这说明套期保值者是期货市场上的策略交易者,对冲基金投机是价格跟随者;国际石油期货市场运行机制良好,对冲基金的投机活动既不是国际原油价格长期上涨的原因,也没有放大国际油价的短期波动。
宋玉华林治乾孙泽生
关键词:期货市场对冲基金投机国际原油价格实证研究
国际资源性产品价格运行规律的实证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本文运用MSVAR和Copula方法研究国际资源性产品价格运行规律,发现国际资源性产品名义价格受供给面因素的影响在长期呈上升趋势;最近40年资源性产品市场共出现三次衰退,平均价格周期约为10年;各类产品价格高度协动及强下尾相关是周期运行的显著特征;不同的需求弹性和生产性质造成原油、金属矿藏品和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速度、幅度和持续时间差异。本轮资源性产品价格整体上升的成本效应未导致世界经济衰退的原因在于经济增长机制的转变。
曹永琴李泽祥
关键词:资源性产品价格周期波动性协动性持续时间
资源性商品国际市场上中国的市场势力研究——以焦炭、稀土为例被引量:11
2010年
本文针对中国作为众多资源性商品的出口大国却陷入"定价小国"的这一困境,提出了"中国大市场悖论"这一论点,并以焦炭、稀土这两大重要的资源性商品市场为研究对象,证实了这一悖论的存在。实证研究表明,中国在焦炭产业已初具规模化生产特征,焦炭、稀土等资源性商品出口市场都是非完全竞争市场。中国在21个焦炭出口市场中,仅在孟加拉、墨西哥等少数市场拥有一定的市场势力。中国在19个稀土出口市场中,仅在日本和英国市场拥有有限的市场势力。基于中国具有资源优势而定价权有限的现状,本文提出了在焦炭市场推行碳排放交易,在稀土市场加强应用开发研究,构建资源性商品出口价格联盟以及组建焦炭、稀土"欧佩克"等政策建议。
方建春宋玉华
关键词:资源性商品定价权焦炭稀土市场势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