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G2000078501)

作品数:38 被引量:634H指数:16
相关作者:周祖翼钟广法李学杰许长海刘学锋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长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1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盆地
  • 6篇地层
  • 6篇水合物
  • 6篇南海北部
  • 5篇新生代
  • 5篇岩石
  • 5篇碳酸
  • 5篇碳酸盐
  • 5篇天然气水合物
  • 5篇气水
  • 5篇气水合物
  • 3篇大洋
  • 3篇大洋钻探
  • 3篇岩石学
  • 3篇晚新生代
  • 3篇陆架
  • 3篇南海北部陆坡
  • 3篇南海西部
  • 3篇北部
  • 2篇大洋钻探计划

机构

  • 32篇同济大学
  • 18篇广州海洋地质...
  • 4篇长江大学
  • 3篇上海工程技术...
  • 2篇武汉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上海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基尔大学

作者

  • 10篇钟广法
  • 9篇周祖翼
  • 8篇李学杰
  • 6篇吴能友
  • 5篇耿建华
  • 5篇刘学锋
  • 5篇许长海
  • 5篇王宏斌
  • 4篇郑洪波
  • 3篇王嘹亮
  • 3篇马在田
  • 3篇梁劲
  • 3篇陈强
  • 3篇李春峰
  • 3篇梁金强
  • 3篇翦知湣
  • 3篇陈芳
  • 2篇刘学伟
  • 2篇黄雪华
  • 2篇张光学

传媒

  • 5篇海洋地质与第...
  • 5篇沉积学报
  • 4篇地球科学进展
  • 3篇中国地质
  • 3篇地球科学(中...
  • 3篇古地理学报
  • 2篇天然气工业
  • 2篇现代地质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层学杂志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岩石学报
  • 1篇地质力学学报
  • 1篇测井技术
  • 1篇华南地质与矿...
  • 1篇南海地质研究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年份

  • 7篇2006
  • 7篇2005
  • 6篇2004
  • 16篇2003
  • 7篇2002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断陷构造格局及其成因被引量:42
2006年
徐家围子断陷形成于晚侏罗—早白垩世早期,是松辽盆地北部深层最重要的生气断陷.运用构造解析的方法,结合地质背景和应力环境分析,对徐家围子断陷的构造格局及其成因进行探讨.断陷期形成的地层中发育有近南北向(北北西、北北东向)伸展断裂、北东向—北东东向正断层、北北西向逆冲断层、北北西向褶皱、北东向褶皱、北东东向褶皱等多组构造形迹.除北东向褶皱为晚期北西—南东向挤压应力作用的产物,其它构造形迹均形成于断陷期.断陷期地层内发育的3个不整合被解释为断陷期构造幕式渐进变形的产物.徐家围子断陷的两凹一凸的构造格局受近南北向压扭应力场控制,其中平行于最大主压应力方向发育的左旋斜列低角度边界正断层控制了2个箕状断凹的形成,分隔这两个断凹的断凸的形成则与边界断裂的倾滑作用派生的局部挤压应力有关.
刘学锋钟广法王正允陈强
关键词: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
塔里木盆地塔东凸起西部中上奥陶统地震层序与海底扇沉积被引量:13
2006年
根据区域地震资料研究塔里木盆地塔东凸起西部中上奥陶统层序地层格架及沉积演化,在中上奥陶统识别出了2个地震层序,发现了叠置的丘状前积反射地震单元,综合岩心观察、岩屑录井和薄片资料,确认为海底扇沉积体.海底扇沉积主要由块状砂、砾岩,递变层理砂岩,平行层理砂岩,砂纹层理粉砂岩,变形或包卷层理粉砂岩,水平层理泥质粉砂岩或粉砂质泥岩,块状或递变的粉砂质泥岩和泥岩等岩相组成,形成于中扇和外扇环境,物源来自研究区南部的岛弧带.海底扇的发现对于塔东凸起乃至整个塔里木盆地中上奥陶统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钟广法刘学锋邓常念万里皋
关键词:地震解释层序海底扇浊流沉积
南海北部陆坡坳隆断裂带中水合物赋存的温压场环境被引量:19
2006年
天然气水合物的发育和赋存明显受构造条件控制,一些活动和非活动大陆边缘的特殊构造单元,如增生楔、泥火山、泥底辟、海底滑塌体均有利于水合物的发育和赋存。南海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表明:南海北部陆坡的坳隆断裂带是有利于天然气水合物发育和赋存的重要构造之一。选择穿过坳隆断裂带的地震剖面A,根据南海北部陆坡海水深度和海底温度的关系曲线,计算了沉积物的温度;并在拟合沉积物深度与体密度关系曲线的基础上,计算了沉积物中的净岩压力,进一步探讨了测线A的温压场环境。结果表明:坳隆断裂带中存在连续变化的温压场环境,当气体在其中运移时,总能遇到有利的温压场环境,从而形成天然气水合物;另一方面,坳隆断裂带中也不是处处均有利于水合物的发育和赋存,需要进行具体的温压条件分析,从而对水合物稳定域进行准确定位。
王宏斌黄永样梁劲刘学伟梁金强李灿苹沙志彬龚跃华
关键词:水合物
赣西北上寒武统西阳山组碳酸盐岩岩石学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被引量:12
2005年
主要通过对修水县港口地区野外 1 5万地质填图而实测到的三条剖面 (沙墩上、岩背、洞下 )的详细研究,阐明西阳山组的岩石学及地层分布特征,进而分析得出本区西阳山组为深水碳酸盐台地斜坡环境沉积。鉴别出三个主要沉积相:环台地再沉积碎屑裙相、碳酸盐浊流沉积相和半远洋泥质沉积相。并在此基础上,又对本区西阳山组沉积过程的动态变化以及灰岩透镜体、扁豆体的成因作了初步分析,认为灰岩透镜体的成因是多源的,往往是多种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另外,还发现西阳山组碳酸盐地层沉积旋回具有自相似和多重分形的特征。
李春峰张雄华蔡雄飞
关键词:碳酸盐岩岩石学特征泥质沉积碳酸盐地层
关于南海ODP1144站位天然气水合物进一步探讨
<正> 1.前言天然气水合物在全球深海海底浅表层沉积物和永久的冻土带中广泛存在,因其巨大的碳资源含量、能量密度高和成藏条件优越而被誉为21世纪的新能源,同时因其是高效应的温室气体会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巨大影响,因此近10年...
耿建华邵磊吴松吴能友张光学
文献传递
广西十万山盆地花岗岩类岩石学及地球化学初步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十万山盆地处于太平洋域、特提斯域、印支板块与华南板块交汇部位,构造演化与岩浆作用相当复杂。海西期花岗岩显示造山环境特点,其形成与云开地块向西汇聚挤压、钦防海槽关闭有关。中三叠世末,Izanagi板块北移引发云开地块向北西推挤碰撞,致使印支期花岗岩具有汇聚造山花岗岩特征。燕山期岩体显示造山环境,其形成可能与Izanagi板块快速向北西汇聚欧亚东缘以及冈瓦纳汇聚欧亚大陆联合控制有关。研究区花岗岩同属于过铝质花岗岩,它们轻稀土富集,(La/Yb)N=8.07~14.50,负铕异常明显(δEu=0.48~0.56),且Rb,Th,Ce和Sm显现正异常,K2O,Ba,Ta,Hf相对亏损,具有陆壳重熔源区特点。燕山期石英正长岩具有幔源特点,铕正异常明显(δEu=1.50~1.64),轻、重稀土丰度均低于花岗岩,Nb含量较高。这些花岗岩与正长岩的蛛网模式均一致指示造山型花岗岩构造环境。
许冬邹婷婷田静轩许长海
关键词:花岗岩构造环境
海南屯昌变火山岩构造属性及其年代学研究被引量:26
2002年
海南屯昌变火山岩与下古生界长英质片岩互层产出,其原岩为钙碱性粗安-安山岩和流纹岩组合,它们与海相碎屑岩一起构成岛弧环境的沉积-火山岩系。岩石化学特征表明,该变火山岩系属于岛弧区玄武质岩浆分异的产物,而玄武质岩浆产生则与富集型MORB地幔(FMM)经历中等程度部分熔融有关。变火山岩Ti相对于Zr和Y严重亏损可能与岛弧区俯冲深度有限相关,而其εNd(527Ma)(8.3~9.9)与P、Ti、Nb、K、Ba、Sr和Ce负异常一并指示交代富集型地幔源区(可能为EMII)的特点。锆石U-Pb年代学证实屯昌变火山岩形成于527Ma,并经历过印支期热-构造事件的叠置改造,通过研究变火山岩系将为约束海南岛及其邻区特别是特提斯域构造演化事件提供某些重要信息。
丁式江龙文国许长海周祖翼廖宗廷
关键词:变火山岩深部过程
广东大亚湾海洋地质环境与潜在地质灾害被引量:10
2002年
大亚湾是国家重点开发的海湾,通过对其大量实测资料的综合分析和研究表明,大亚湾有9种底质类型,除沿岸及岛屿周围颗粒较粗外,湾内浅海区主要为粘土质粉砂和粉砂质粘土,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大亚湾目前底质总体污染较小,以轻微污染为主,但湾内水体交换能力差,污染易而治理难,应倍加保护。大亚湾潜在地质灾害包括活动性地质灾害因素和限制性地质条件,主要有海岸侵蚀、沙波、断层、不规则埋藏基岩、埋藏脊、航道沟、异常堆积区和陡坎等。
李学杰冯志强林进清夏真梁开
关键词:地质灾害海岸侵蚀沙波断层
大别山天堂寨地区晚白垩世以来剥露历史的(U-Th)/He和裂变径迹分析证据被引量:32
2003年
对采自大别山主峰天堂寨地区高差约1.4 km的垂直剖面内不同高程上的6个样品进行了锆石/磷灰石的(U-Th)/He和裂变径迹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天堂寨地区在晚白垩世~早第三纪期间仍处在冷却剥露过程之中. 垂直剖面上各样品的各个测年体系的年龄-高程关系表明, 在距今110 Ma时存在一个快速的冷却剥露时期; 从距今90 Ma开始, 各样品的年龄随着高程的降低而减少, 可以进一步识别出两个具有不同平均视剥露剥蚀速率的时期. 43.4~22.5 Ma间的平均视剥露剥蚀速率为0.062 km/Ma, 76.4~47.4 Ma间的平均视剥露剥蚀速率为0.039 km/Ma.
周祖翼许长海P.W.Reiners杨凤丽R.A.Donelick
关键词:晚白垩世裂变径迹分析碰撞造山作用年代学
基于GIS的松辽盆地北部深层气运移路径模拟被引量:1
2006年
油气运聚史模拟是盆地诸史模拟中难度最大、最复杂的内容之一。油气在输导层中运移聚集的路径受控于输导层顶面的三维几何形态。以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栅格数据结构为基础,按照油气运移的机理,开展了基于GIS支持下的松辽盆地北部深层天然气运移路径的三维模拟研究,构建了基于GIS的油气运移路径模拟算法,并提出了相应的模拟流程,成功地模拟出了该盆地深层天然气的运移路径,有效揭示了该盆地晚白垩世天然气主运移期天然气的运聚规律。模拟结果表明在该盆地晚白垩世天然气的主运移期,与生气凹陷毗邻的构造及位于生气凹陷北部和南部的构造均处于天然气运移路径上,为有利的油气聚集区;而其他构造则大多位于天然气运移路径之外,基本上没有天然气的聚集。这一研究结论与现有的勘探实践相吻合。
刘学锋钟广法李先华陈强
关键词:松辽盆地晚白垩世深层气油气运移三维模拟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