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师范学院科研基金(12XSYK002)
- 作品数:7 被引量:23H指数:2
- 相关作者:傅美蓉陈琳更多>>
- 相关机构:咸阳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咸阳师范学院科研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对他者女性的再现——以《女人的天空》为例被引量:1
- 2015年
- 从表层来看,《女人的天空》讲述了一群女人接受空乘训练的故事。影片以喜剧片的形式巩固和强化了菲勒斯文化结构,遵循的仍然是把女性再现为他者女性的文化传统,且以更加隐蔽的方式把女性再现为花瓶、抹布等他者形象。本文通过对影片深层结构的分析,揭示故事背后所隐藏的菲勒斯中心主义神话:女性接受空乘训练的过程实际上是其不断接受菲勒斯文化训诫的过程。
- 陈琳傅美蓉
- 关键词:空姐
- 以身份之名:法国女性主义批评中的性别差异被引量:2
- 2015年
- 以西苏、伊利格瑞、克里斯蒂娃为代表的法国女性主义者通过对女性特质策略性地运用,分别以身体之名、差异之名、母亲之名从不同的角度肯定了女性写作的必要性,对性别差异进行了一系列的诗性探讨,使原本被遮蔽的性别差异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从无视、否定性别差异到重视、肯定性别差异,法国女性主义批评所完成的这一转变凸显了女性主义批评鲜明的政治性与身份意识,为女性主义批评的深入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石。
- 傅美蓉
- 关键词:女性特质性别差异
- 身份认同与女性主义批评被引量:7
- 2013年
- 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女性意识的觉醒和身份认同感的增强,女性主义批评日渐浮出菲勒斯文化表层。同一性与差异性既是身份认同的核心问题,也是女性主义批评无法回避的问题。在处理同一性与差异性问题上,女性主义批评内部引发了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的争论,女性身份在这一争论中凸显其重要性,但又陷入理论与现实的双重困境。尽管女性身份遭遇重重危机,但作为女性主义批评的基石,仍是女性主义批评必须坚守的立场。
- 傅美蓉
- 关键词:身份认同女性主义性别差异
- 论展品:博物馆场域下的知识生产与性别表征被引量:9
- 2016年
- 博物馆既是生产知识的文化机构,又是形塑主体的文化场域,知识的生产与主体的形塑均受制于菲勒斯中心主义。展品意义的生产是以菲勒斯文化为中心的知识生产过程。从物品、意义单元、图示化观相、表征的客体等四个层次来考察展品符号的意指实践与性别表征,可在文艺美学领域内推进博物馆研究与性别研究的缝合。通过揭橥展品符号所隐藏的菲勒斯中心主义"迷思",肯定妇女主题博物馆的文化价值和意义,重构公共文化空间,可为中国性别研究的本土化提供思路和启示。
- 傅美蓉
- 关键词:展品社会性别菲勒斯中心主义博物馆
- 表征/反表征:女性主义批评的发生被引量:2
- 2013年
- 在后现代语境下,符号与真实的关系受到普遍质疑,女性主义者愈来愈清晰地意识到妇女正处于错误表征的丛林之中。在《女权辩护》中,妇女踏上了漫长而艰难的反表征之路。在《一间自己的房间》中,则看到了妇女自我表征的可能性,与此同时,妇女深陷表征/反表征的迷宫之中。在《第二性》与《性的政治》中,明确提出了妇女自我表征的政治诉求与文化诉求。从发生学意义上考察女性主义批评,表征/反表征可以被视为女性主义批评的逻辑起点。
- 傅美蓉
- 关键词:女性主义批评
- 在幻象与真实之间:现代性语境中的女性主体被引量:2
- 2014年
- 长期以来,女性主义一直没有走出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的论争,女性主体的建构并未获得广泛关注。通过考察女性意识在现代性语境中的觉醒与变迁,肯定女性意识对女性主体建构与发展的积极作用;探析女性经验表达在象征秩序内的悖论性以及女性主体的分裂性,肯定女性主体建构的必要性;揭示女性主体在女性写作等女性主义话语实践中的操演性与复杂性,进一步强调女性主体身份的重要性。在现代性语境下,女性若想拥有占据积极位置的身份认同,首先必须获得成为主体的资格,进入以菲勒斯为中心的表征系统,进而才能在与他者男性的互动中构建主体身份。
- 傅美蓉
- 关键词:女性主体身份认同菲勒斯中心主义象征秩序
- 新全球化时代的女性身份及其认同危机
- 2014年
- 在新全球化时代,女性身份愈来愈碎片化、流动化,女性身份的实现越来越艰难。在新全球化时代女性身份具有多样性与策略性,女性共同体具有假定性与有限性,但"妇女"作为女性身份存在具有必要性,有利于发掘女性在新全球化时代的价值。
- 傅美蓉
- 关键词:女性主义女性身份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