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C11B05)
- 作品数:27 被引量:127H指数:6
- 相关作者:阮文权赵明星任洪艳缪恒锋王昶更多>>
- 相关机构:江南大学天津科技大学齐鲁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建筑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CLR+立式A^3/O^3-MBR组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工程实例被引量:3
- 2016年
- 介绍了一种以沼气提升厌氧反应器(CLR)+立式A^3/O^3-MBR为核心的垃圾渗滤液处理组合工艺,该工艺对垃圾渗滤液有着良好的处理效能。在实际运行过程中,CLR单元对COD负荷的变化有着较好的适应能力,能够高效去除渗滤液中的有机污染物。当进水负荷为6~8 kg COD/(m^3·d)时,CLR出水COD、VFA和SS可以分别低于5 000、1 000和2 000 mg/L,COD去除率维持在90%左右。立式A^3/O^3-MBR能够进一步去除CLR厌氧出水中的氨氮和有机物,组合工艺出水中的COD<500 mg/L,BOD5<300 mg/L,NH_4^+-N<35 mg/L,TP<8 mg/L,各指标完全符合设计要求,且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的三级排放标准。运行成本分析表明,该组合工艺每处理1 m^3垃圾渗滤液的成本大约为36.98元。
- 沈鹏黄振兴肖小兰缪恒锋赵明星任红艳阮文权
- 关键词:垃圾渗滤液
- 应用16S rDNA全序列测序技术鉴定生鲜乳中的细菌种类被引量:4
- 2015年
- 采用玻璃珠法提取生鲜乳中分离的34株细菌基因组DNA,用细菌通用引物(27f/1492r)PCR扩增16S r DNA片段并测序,与Gen Bank数据库同源序列比对,系统发育树聚类分析,并结合形态学和生理学特征确定了34株菌的种属地位。结果表明,共鉴定出16个种属。3个生鲜乳样中细菌种类及其分布特点不同。其中1号样有7种细菌,以Acinetobacter sp.(不动杆菌属)为主,2号样有6种细菌,以Klebsiella sp.(克雷贝氏杆菌属)为主,3号样有6种细菌,分布较为分散。从致病性来看,分离菌株主要为条件致病菌或腐败菌,无烈性致病菌。
- 韩瑞芳董晓敏刘天明
- 关键词:RRNA细菌
- 两相厌氧耦合生物脱硫组合工艺处理糖蜜乙醇废水的性能
- 2017年
- 采用两相厌氧耦合生物脱硫组合工艺处理糖蜜乙醇废水,在启动和运行过程对各处理单元的效能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当进水COD和SO_4^(2-)负荷提升至18~21 kg/(m^3·d)和0.8~1.1 kg/(m^3·d)时,组合工艺的COD和SO42-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5%~96%和86%~90%,出水中COD、SO_4^(2-)和硫化物含量分别为6 000~6 500、800~850、750~800 mg/L。从各处理单元的运行效能来看,一级厌氧和二级厌氧对COD去除的贡献率分别为86%和11%,同时两者对硫酸盐去除的贡献率分别为90%和7%;而生物脱硫贡献率较小,均在3%左右。由此可见,一级厌氧的处理效能要显著高于二级厌氧。此外生物脱硫单元在高负荷运行条件下的硫化物去除率较低(30%左右),增加曝气量虽然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溶氧以及缓解单质硫在陶粒表面的吸附,但同时也可能会影响生物膜的形成和硫细菌的固定,从而造成微生物大量流失。因此如何保证氧气、底物与硫细菌之间的高效传质将是今后需要进一步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 李亚东肖小兰黄振兴
- 关键词:产甲烷菌无色硫细菌
- 离子筛MnO_2·0.4H_2O的固相法制备及特性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以单水氢氧化锂和四氧化三锰为原料,用固相法制备出锂离子筛锰酸锂,改变n(锂)/n(锰)之后,用同样的方法制备出另一物质Li1.33Mn1.67O4,经硝酸洗涤脱锂后制备了锂离子筛MnO2·0.4H2O。测定了酸洗时前驱体的锂洗脱率、锰溶损率,研究了锂离子筛MnO2·0.4H2O的饱和吸附量、稳定性、pH滴定曲线。结果表明,前驱体Li1.33Mn1.67O4经硝酸二次酸洗后,锂洗脱率和锰溶损率分别为62.7%和6.0%。在含0.1 mol/L氢氧化钠和10 mmol/L氯化锂的溶液中,经固相法制备的锂离子筛MnO2·0.4H2O对锂离子的饱和吸附量达到24.6 mg/g,并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pH滴定曲线表明锂离子筛对锂离子具有很好的选择性。
- 王昶王希翟炎龙酒井裕司豆宝娟
- 关键词:锂离子筛固相法
- 新型颗粒移动床连续过滤装置的特性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改变传统固定床过滤装置的间歇操作,降低过程能耗,集清洗洗涤器、三相分离器及滤料“反粒径”分布三项技术,开发了一种新型颗粒移动床连续过滤装置,讨论进气速率、清洗水速率以及移动床滤层更新速率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最佳运行条件.结果表明:进气速率和清洗水速率要有合适的比例才能保证装置稳定运行,连续操作的最佳气水体积比为7~12,此时移动床滤层更新速率很快,滤料循环最小周期只需12min;滤料由进水口到出水口粒径呈现由大到小的“反粒径”自然分布;随着处理负荷的增加,移动床比固定床有更好的出水水质;水力停留时间和进水浓度对出水效果和去除率具有很大的影响,浊度和化学需氧量的去除率最高可达88.89%和83.48%.
- 王昶王静义贾青竹吴长春
- 关键词:移动床三相分离器
-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中试研究被引量:9
- 2015年
- 对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MBR)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运行效能进行了中试研究。在不排泥工况下(SRT无限长),AnMBR的COD去除负荷和沼气生产强度可分别稳定在4.4~4.8 kg/(m^3·d)和2.2 m^3/(m3~·d)左右;而在排泥条件下(SRT=50 d)两者可分别稳定在5.2~6.0 kg/(m^3·d)和2.9 m^3/(m^3·d)左右。在整个220 d的运行过程中,AnMBR的COD总去除率都可维持在90%以上,且沼气中甲烷体积分数基本保持在58%左右。发酵系统中pH较为稳定,保持在7.6~7.8之间;VFA含量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此外,虽然运行过程中有较高浓度的氨氮积累,但是并没有对厌氧消化性能造成显著影响,展现了AnMBR对内源性抑制因素的良好耐受力。排泥和不排泥条件下的运行参数对比表明,AnMBR运行过程中SRT的优化非常关键,不同SRT会导致发酵体系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决定了AnMBR的处理效能。中试结果表明,AnMBR可以实现高效厌氧消化系统的快速启动,而且良好的抗冲击负荷能力能够保证消化体系长期高效稳定运行。
- 闫林涛黄振兴肖小兰任红艳赵明星阮文权缪恒锋
- 关键词:厌氧膜生物反应器高浓度有机废水膜通量
- 厌氧氨氧化颗粒反应器的快速启动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厌氧氨氧化菌较长的倍增时间导致了厌氧氨氧化颗粒反应器启动慢,作者采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对厌氧氨氧化颗粒反应器的快速启动进行了试验研究。以人工配水作原水(TN=200 mg/L、pH=7.5~7.8)、以常温放置的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为种泥,在33~35℃条件下,通过水力停留时间的缩短,经过68 d的运行,成功启动厌氧氨氧化反应器,氨氮、亚硝酸盐氮消耗量与硝酸盐氮生成量之比为1∶1.08∶0.26。反应器运行稳定高效,在水力停留时间为4 h、有机负荷为1.2 kg/(m3.d)的条件下,NH4+-N和NO2--N的去除率分别为90%、99%。培养过程中,颗粒污泥颜色逐渐由黑色变为红棕色,所形成颗粒污泥具有极好的沉降性能,沉降速度达20~78 m/h。
- 李媛阮文权任洪艳
- 关键词:厌氧氨氧化水力停留时间UASB
- 废水处理中厌氧污泥颗粒化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13年
- 综述了废水处理中厌氧污泥颗粒化研究进展,介绍了厌氧颗粒形成的主要理论,解释了颗粒污泥之间的关系、组成和厌氧污泥颗粒化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胞外聚合物是细菌群落以颗粒污泥形式存在关键;此外,温度、有机负荷率、pH值、碱度、营养盐、阳离子和重金属是影响厌氧颗粒污泥形成的重要因素。提出产甲烷过程中的产气量与颗粒污泥内部产甲烷菌的活性密切相关。
- 徐富缪恒锋任洪艳赵明星阮文权
- 关键词:UASB反应器厌氧颗粒污泥胞外聚合物甲烷
- CLR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处理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5年
- 采用CLR系统处理生活垃圾焚烧厂的渗滤液,在接种处理制药废水的厌氧消化污泥后,经过300d左右的污泥驯化、启动调试及试运行,表现出良好的厌氧消化效果。CLR系统最适宜的操作条件如下:容积负荷为8—10kg/(m^3·d),上升流速为0.3m/h,水力停留时间为4—5d。在此条件下VSS上升到63kg/m^3,VSS/TSS值达到0.80,对COD的去除率在90%以上,产气量为4000m^3/d,厌氧罐内酸碱度保持平衡。当对COD的去除量为10.1kg/(m^3·d)时,产气率达到最大为3.58m^3/(m^3·d);容积负荷为10.9kg/(m^3·d)时,产气率最大为3.0m^3/(m^3·d)。进水COD的80.6%产生沼气,剩余的19.4%随出水排放及被微生物利用。
- 陈燕任洪艳阮文权
- 关键词:渗滤液厌氧产气率
- 污泥处理条件对臭氧破解污泥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
- 2012年
- 利用臭氧强氧化性,使污泥细胞破解有机质溶出,实现活性污泥的全循环再生化处理,达到污泥"零排放"的目的.本研究改变处理条件(臭氧投加量、反应时间和空气进气量等),系统地检测反应前后污泥混合液的各项指标(总悬浮固体、挥发性悬浮固体、溶解性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污泥沉降比),探讨臭氧氧化破解污泥反应的机理.由实验可知,在臭氧氧化破解污泥实验中,投加的臭氧量(相对于总悬浮固体)为0.27,g/g,反应时间为30,min,空气进气量为2.0,L/min时,破解的效果达到最佳,总悬浮固体的减少量达到2.8,g/L.气体流量越大破解效果越好,在空气进气量为2.0,L/min的条件下,臭氧氧化破解污泥实验效果最佳.随着臭氧投加量的增加,MLSS减少速率将由慢到快,然后趋于平缓,最佳投放量为0.25,g/g时,总悬浮固体减少量为1.42,g/L,SCOD的增加量为626,mg/L,氨氮和总磷的增加量分别为10.7、1.068,mg/L.
- 王昶方斌杨晓娇豆宝娟
- 关键词:臭氧破解污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