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2005-4-59)

作品数:6 被引量:77H指数:5
相关作者:周成理史军义陈晓鸣易传辉史蓉红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更多>>
发文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温度
  • 2篇美凤蝶
  • 2篇蝴蝶
  • 2篇光周期
  • 2篇凤蝶
  • 1篇地理研究
  • 1篇幼虫
  • 1篇滞育
  • 1篇滞育诱导
  • 1篇入侵
  • 1篇生物地理
  • 1篇生物入侵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研究
  • 1篇天敌
  • 1篇蛱蝶
  • 1篇外来种
  • 1篇历期
  • 1篇枯叶蛱蝶
  • 1篇昆虫

机构

  • 6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西南林学院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5篇史军义
  • 5篇周成理
  • 4篇陈晓鸣
  • 4篇易传辉
  • 1篇和秋菊
  • 1篇王海涛
  • 1篇姚俊
  • 1篇赵灿南
  • 1篇欧晓红
  • 1篇史蓉红

传媒

  • 3篇四川动物
  • 3篇林业科学研究

年份

  • 3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拟裸蝗属昆虫生物地理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采用支序生物地理学的方法对拟裸蝗属昆虫生物地理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各地区明显地分为两个类群,同时地区分化分4次完成,保山、个旧和昭通为较早分化地区。并推测拟裸蝗属的形成可能在第1次冰期,其起源地在云南、四川两省交界的横断山东部地区,种的分化在第3次冰期之后,主要集中在新仙女木降温事件前后。冰期和间冰期的交互出现所导致的气温剧烈变化是促使其分化成种的主要原因。并认为拟裸蝗属昆虫今后的分布区域将进一步缩小,并向更高海拔的山地迁移。
易传辉和秋菊欧晓红
关键词:生物地理
光周期和温度对美凤蝶滞育诱导的影响被引量:32
2007年
对光周期和温度对美凤蝶峨眉种群滞育诱导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光周期对美凤蝶滞育的诱导作用与温度有关,在20℃的恒温条件下,光照在12~13 h范围内,随着光照时间的缩短,滞育个体增加,在光照时间短于12.5 h后达到100%;在25℃时,光照时间在11~13.5 h范围内,随光照时间的缩短,滞育率增加,但没有出现全部个体滞育的情况,最高滞育率为94.5%;在30℃时,在实验光周期范围内没有出现滞育个体。温度对滞育的影响受光周期的影响,在相同光照条件下,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上升,滞育率下降,当温度上升幅度达到30℃,无论长短光照条件下均不出现滞育个体。只有在短光照条件下,低温才有利于滞育,而长光照和高温则有利于个体的发育而抑制滞育产生。短光照对滞育的诱导作用具有累积效应。在20℃恒温条件下,美凤蝶的临界光周期为LD 13 h 11 min∶10 h 49 min;而在25℃恒温条件下,美凤蝶的临界光周期为LD 12 h 49 min∶11 h 11 min。随着温度的升高,临界光照长度缩短。美凤蝶对光周期的敏感期为5龄幼虫。
易传辉陈晓鸣史军义周成理
关键词:美凤蝶滞育光周期温度
我国蝴蝶产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被引量:9
2006年
本文简略介绍了我国目前蝴蝶产业的背景情况和发展现状,着重阐述了该产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目标与思路、政策与法律、科研与技术、人才与培养等一系列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解决意见。
史军义周成理史蓉红赵灿南王海涛姚俊
光周期和温度对美凤蝶幼虫发育历期的影响被引量:26
2007年
观察了人工气候箱中不同光周期和温度条件下美凤蝶幼虫生长发育。结果表明:光周期和温度对美凤蝶幼虫发育历期影响明显;在相同温度下,不同光周期下幼虫历期差异明显;在20℃12~14 h、25℃11~15 h、30℃11~15h光照下,历期分别为39.3~48.5、25.4~36、19.6~29 d,最长和最短历期分别相差9.2、10.6、9.6 d。随着温度升高,在相同光照下,幼虫发育历期缩短;在12.0、12.5、13.0、13.5、14.0 h光照下,幼虫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3.6、13.3、9.2、12.2、7.5℃,有效积温分别为332.7、340.5、372.1、350.9、475.4日度;光周期对幼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有一定影响。
易传辉陈晓鸣史军义周成理
关键词:美凤蝶光周期温度历期幼虫
蝴蝶异地放飞中的生物入侵风险评估与管理被引量:7
2005年
开展蝴蝶活体放飞活动必须有效防范潜在的外来蝶种造成入侵的风险。入侵风险指数用R表示,R=Rc.Sd,其中Rc表示风险系数,Sd表示综合风险分数。风险的评估可分两步进行:首先就幼虫寄主、冬季低温和夏季高温等决定蝴蝶种生存的关键因子对某一蝶种在当地的生存概率进行评估,求得风险系数Rc。若Rc为0,可认为引入该种后不存在生物入侵风险;若Rc为1,初步确认引入蝶种可能存在风险。对存在入侵风险的种类应进行第二步的综合因子风险评估,得出综合风险分数Sd,最后求出风险指数。当R≥20,严格禁止该种活体的引入;当20>R≥10,放飞应限定在有严格隔离措施的空间内进行;当10>R≥5,可以允许在限定的时间开展蝴蝶室外放飞活动;若R<5,该种引入后基本无风险,仍可以开展室外放飞。风险防范体系包括外来蝶种的准入,放飞方式和放飞季节的限制,放飞设施和经营管理体系的标准化、制度化,急救措施的制定以及明确风险承担责任等。
史军义周成理陈晓鸣
关键词:蝴蝶外来种生物入侵风险评估风险管理
枯叶蛱蝶Kallima inachus的生物学研究被引量:22
2005年
枯叶蛱蝶在四川峨眉山海拔450~1200 m地带一年发生3代,以第1代和第2代为主,以滞育成虫越冬.第2代成虫大部分在7月中旬后进入滞育状态,但3个世代的个体都可能存在于越冬种群中.在室内饲养条件下,第1代历期约为45~54天,第2、3代历期较长,越冬个体可达5~7个月.在日平均温度26.4~28.2℃,相对湿度63.2% ~84.7%条件下,卵期4~6天,幼虫期21~36天,蛹期10~15天.其寄主包括爵床科马兰属等多种植物.主要天敌有赤眼蜂、蜘蛛、蚂蚁和鸟类.
周成理史军义易传辉陈晓鸣
关键词:枯叶蛱蝶生物学天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