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协和医院青年科研基金(2006131)

作品数:4 被引量:66H指数:4
相关作者:于学忠徐腾达张晖王仲杜铁宽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协和医院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协和医院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急诊
  • 4篇急诊科
  • 2篇拥挤
  • 2篇诊室
  • 1篇行政
  • 1篇行政管理
  • 1篇行政管理部门
  • 1篇医务
  • 1篇医务人员
  • 1篇拥挤度
  • 1篇昼夜节律
  • 1篇卫生系统
  • 1篇县级医疗机构
  • 1篇流行病
  • 1篇流行病学
  • 1篇节律
  • 1篇就诊人
  • 1篇就诊人数
  • 1篇急诊室
  • 1篇急诊医学

机构

  • 4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4篇徐腾达
  • 4篇于学忠
  • 3篇张晖
  • 2篇朱华栋
  • 2篇王仲
  • 2篇杜铁宽
  • 1篇吉栩
  • 1篇吴红军
  • 1篇徐胜勇
  • 1篇郭树彬
  • 1篇黎波
  • 1篇徐军
  • 1篇刘继海
  • 1篇孙红

传媒

  • 2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华医院管理...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急诊科拥挤现象成因分析被引量:18
2013年
急诊科拥挤已成为制约急诊医学发展的一个国际性难题,也越来越被各国医学界及政府行政管理部门重视。最早的急诊科拥挤现象是从候诊室开始的。由于就诊人数增多,大量非急症人群的增长,使得急诊等待时间延长,候诊室拥挤。20世纪80年代中,
张晖王仲徐腾达于学忠郭树彬
关键词:急诊科行政管理部门就诊人数候诊室
急诊科拥挤对急诊临床实践的影响被引量:14
2014年
急诊科拥挤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危机,严重影响了急诊医疗服务质量。研究表明,拥挤的急诊科救护车转向率和未看医生离开急诊现象发生率较高,可引起急性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等时间敏感性疾病治疗的延迟,导致更差的临床预后,增加临床用药错误的发生率,降低患者对急诊的满意度。另外还有资料显示,急诊科拥挤对急诊医师的培养也会产生不利影响。评估和缓解急诊科拥挤主要集中在入口环节、处置过程和出口环节三个部分,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有效的评估和缓解策略。
徐胜勇徐腾达张晖吴红军于学忠
关键词:急诊科拥挤
急诊科拥挤缓解策略和Fast Track模式被引量:7
2011年
急诊室过度拥挤对患者、医务人员、医院、卫生系统和社会都会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此问题在国外已经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但在国内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事实上,急诊室过度拥挤的现象在国内大型医院中存在已久,特别是随着新医改措施的实施,此现象将进一步加剧并且影响到广大的县级医疗机构。急诊室过度拥挤是今后急诊医学发展面临的重大难题之一。本刊特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就此问题展开讨论,期望提高广大急诊同道的认识,并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有效解决方案。
徐腾达杜铁宽朱华栋于学忠
关键词:急诊科FAST县级医疗机构急诊室医务人员卫生系统
急诊科拥挤度变化规律研究:昼夜节律和节假日效应被引量:35
2011年
目的通过分析急诊科患者流量和拥挤度变化规律,分析急诊科拥挤度影响因素,找寻客观评估急诊科拥挤度指标。方法前瞻性队列观察研究,分析一家大型临床教学医院急诊科患者流量和拥挤度变化规律,观察患者流量的24h变化节律和节假日效应、政策效应。并对影响急诊科拥挤度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工作日急诊患者流量24h变化规律特征明显,患者流量高峰在20:00—22:00,低谷则在4:00—6:oo,而拥挤度评分高峰和低谷滞后2h。急诊患者流量有明显周末和长假日双峰效应,急诊患者流量也受政策性因素影响。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时间段内(2h)急诊来诊人数(B=0.027,P〈0.01)、急诊床位占用率(B=5.25,P〈0.01)与下一个时段急诊科拥挤度显著相关。结论急诊医疗资源需求具有波动性的,急诊患者流量呈现周期性变化和节假日效应,决策者在着手解决急诊科拥挤问题时需要考虑这一规律。当急诊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稳定时,患者流量和急诊床位占用率是预测急诊科拥挤度重要的客观指标。
徐腾达徐军吉栩张晖孙红刘继海杜铁宽黎波朱华栋王仲于学忠
关键词:急诊医学拥挤流行病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