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I01B02)

作品数:36 被引量:240H指数:10
相关作者:林励邓少东张丹雁肖凤霞严娅娟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理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4篇橘红
  • 12篇阳春砂
  • 9篇色谱
  • 9篇化橘红
  • 8篇黄酮
  • 7篇指纹
  • 7篇指纹图
  • 7篇指纹图谱
  • 6篇相色谱
  • 5篇总黄酮
  • 5篇毛橘红
  • 4篇液相
  • 4篇液相色谱
  • 4篇色谱法
  • 4篇酒精
  • 4篇酒精性
  • 4篇高效液相
  • 4篇高效液相色谱
  • 4篇红外
  • 4篇肝损伤

机构

  • 37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广东药学院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19篇林励
  • 10篇邓少东
  • 8篇张丹雁
  • 7篇肖凤霞
  • 7篇严娅娟
  • 7篇邓韬
  • 6篇王莲婧
  • 5篇刘军民
  • 5篇张旭倩
  • 4篇赖小平
  • 4篇邓超明
  • 4篇孙林霞
  • 3篇卢丽萍
  • 3篇李世杰
  • 3篇黄松
  • 3篇汪金玉
  • 3篇帅欧
  • 3篇曹曼
  • 3篇林靖然
  • 3篇何国振

传媒

  • 5篇中国实验方剂...
  • 5篇中药新药与临...
  • 4篇广东药学院学...
  • 3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种子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中草药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广西植物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色谱
  • 1篇现代中药研究...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中国现代中药
  • 1篇植物学报
  • 1篇轻工科技
  • 1篇广东药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7
  • 4篇2015
  • 7篇2014
  • 8篇2013
  • 11篇2012
  • 3篇2011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阳春砂杂交新种春选1号-F4挥发油成分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阳春砂杂交新种春选1号-F4有效成分含量及挥发油组分与其母本阳春砂长果2号的差异。【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气相色谱(GC)法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分析两者有效成分及挥发油的差异。【结果】春选1号-F4和长果2号果实中挥发油与乙酸龙脑酯含量均符合药典要求,春选1号-F4的挥发油含量高于长果2号,两者挥发油组分及相对含量存在一定差异。【结论】阳春砂杂交新种春选1号-F4有效成分符合药典规定要求,为解决阳春砂的授粉难题,提高砂仁的产量和质量奠定基础。
严娅娟张丹雁鲁轮
关键词:杂交育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道地产区阳春砂种子的品质检验及其贮藏特性的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研究道地产区阳春砂种子的品质及贮藏特性,为其种子贮藏及质量标准的研究与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参照《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对道地产区9个不同居群阳春砂种子的品质(真实性、千粒重、含水量、生活力、发芽率)进行测定。结果不同居群自然干燥的阳春砂种子千粒重为14.516。19.120g;含水量为11.46%。19.20%;生活力为82.00%.95.03%,置4℃贮藏72d后生活力为51.33%~79。67%。自然干燥的种子起初基本不萌发,置4℃贮藏1个月后种子开始萌发;3个月时有5个居群种子的发芽率达峰值,随后下降,至9个月时基本不萌发;贮藏6个月时,有4个居群种子的发芽率达峰值,随后下降,9个月时尚能保持较高的发芽率;经赤霉素低温浸种处理的阳春砂种子的发芽率高于常温浸种的种子(P〈0.05)。结论阳春砂种子为短命种子;置4℃贮藏3~6个月时种子后熟,并保持较高的生活力;赤霉素低温浸种可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率;不同居群间阳春种子的品质存在明显的差异。
阮英恒刘军民孙林霞黄松赖小平
关键词:阳春砂种子贮藏特性
道地产区阳春砂不同种质类型的果实品质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对道地产区阳春砂不同种质类型的果实品质进行分析和比较,为其种质资源的评价及优良品种选育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常规的中药材性状鉴定方法观察与描述阳春砂不同种质类型(长果、圆果、黄苗仔)果实的性状特征;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挥发油测定法甲法测定种子团中挥发油的含量,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结合质谱数据库检索系统对挥发油组分进行分离鉴定,运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相对质量比;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不同种质类型阳春砂果实中樟脑、龙脑及乙酸龙脑酯含量。结果阳春砂不同种质类型的果实外观性状特征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形状、大小、果皮厚度及种子团粒数等方面。长果、圆果和黄苗仔的挥发油含量分别为3.45%、3.33%、3.15%;乙酸龙脑酯含量分别为1.56%、1.19%、0.92%;樟脑含量分别为0.16%、0.15%、0.14%;龙脑含量分别为0.26%、0.12%、0.09%。三者的乙酸龙脑酯及挥发油的含量均达到了现行版《中国药典》的要求。结论阳春砂不同种质类型果实的挥发油含量及组分存在一定的差异,长果的挥发油、乙酸龙脑酯、樟脑及龙脑的含量最高,圆果其次,黄苗仔最低,表明阳春砂不同种质类型的果实品质存在一定的差异。
邱佳佳罗登花刘洋刘军民
关键词:阳春砂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龙脑乙酸龙脑酯
不同来源和品种化橘红果实中肌醇含量比较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考察不同来源和品种化橘红中肌醇的含量,为化橘红质量标准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法进行测定,色谱柱Rezex RCM-Monosaccharide Ca2+(8%)(Phenomenex,7.8mm×300 mm);流动相为去离子水,流速0.40 mL.min-1,飘移管温度80℃,喷雾管加热状态100%加热状态,雾化气体为空气,压力40 bar;柱温35℃。结果:肌醇在0.25~8.00 g.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94%,RSD2.19%,样品中其他成分不干扰测定。结论:化橘红不同栽培品种中肌醇含量差别较大,以陆福品种含量最高,在发育过程中可能呈上升趋势,广西市售化橘红与化州基地采收品含量无明显差别。
张旭倩肖凤霞邓少东邓超明邓韬林励
关键词:肌醇化橘红
药用植物阳春砂花器形态特征被引量:10
2014年
通过解剖阳春砂(Amomum villosum)小花,以体视镜观察并测量长果、圆果和仲华3个阳春砂栽培类型小花的形态指标。结果表明,仲华的假合蕊柱与唇瓣间的纵向距离最小,但3个栽培类型之间的横向距离差异不显著。假合蕊柱与唇瓣的距离大小主要由假合蕊柱的挺直程度决定,角度γ值是栽培类型的特征参数。仲华的花粉囊最长,长果次之,圆果最小;而3个栽培类型间的花粉囊宽度差异不显著;花粉囊长度的差异是栽培类型的另一个特征。仲华柱头的开口面积与长果和圆果差异不显著;但长果柱头的开口面积比圆果大。3个栽培类型柱头的开口均高于花粉囊顶端;圆果柱头的开口与花粉囊顶端的距离(Dsp)显著大于长果和仲华,而长果与仲华的Dsp差异不显著。该研究建立了阳春砂花器形态的研究方法,比较了3个栽培类型小花的形态特征,为寻找适宜的传粉途径和提高产量奠定了基础。
何国振高伟苏景李锦坤汤丽云
关键词:阳春砂花器花粉囊柱头
基于自组织竞争型神经网络的化橘红指纹图谱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建立不同品种化橘红指纹图谱的自组织竞争型人工神经网络判别方法。方法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及HPLC法建立不同品种化橘红的指纹图谱,采用自组织竞争型人工神经网络进行模式识别。结果自组织竞争型神经网络模型对化橘红粉末、提取物红外及HPLC指纹图谱预测平均准确率达91.67%以上。结论自组织竞争型人工神经网络可有效用于化橘红品种的识别。
陈南迪卢丽萍汪金玉林励
关键词:化橘红自组织竞争神经网络红外指纹图谱HPLC指纹图谱
毛橘红总黄酮指纹图谱与其抗氧化活性的谱效关系研究被引量:15
2012年
【目的】研究毛橘红总黄酮指纹图谱与其抗氧化活性的谱效关系。【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制备毛橘红总黄酮指纹图谱,按中国药典法进行抗氧化作用强度的测定。应用灰关联(GM)数学模型计算各色谱峰与抗氧化活性的灰关联度,采用逐步多元回归对指纹色谱峰进行回归、筛选,并结合广义回归人工神经网络(GRNN)进行抗氧化性预测。【结果】筛选出对抗氧化作用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4个峰,GRNN预测模型显示筛选后的预测误差显著小于筛选前的预测误差(P<0.05)。【结论】灰关联与逐步多元回归结合的方法可阐明毛橘红总黄酮指纹图谱与抗氧化活性间的谱效关系,GRNN法可较好地预测毛橘红谱峰的抗氧化强度。
陈南迪方妙玉于超凡林励赵红英
关键词:毛橘红总黄酮谱效关系灰关联色谱法高压液相
毛橘红总黄酮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的保肝作用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研究毛橘红总黄酮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的保肝作用,为毛橘红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分别用毛橘红总黄酮和五子衍宗丸对已造模成功的雄性SD大鼠给药,检测大鼠血清中ALT和AST含量以及肝组织中肝蛋白,肝糖原,MDA,SOD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毛橘红总黄酮各剂量组均能降低ALT,AST,MDA含量和提高肝蛋白和SOD含量;低、高剂量组能降低肝糖原含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毛橘红总黄酮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的肝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肖凤霞邓超明邓少东邓韬张旭倩林励
关键词:毛橘红总黄酮ASTMOD
砂仁叶油的化学成分分析及促进创面愈合作用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分析砂仁叶油的化学成分,并考察其对家兔皮肤创面愈合过程的影响。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砂仁叶油并用气质联用法分析挥发油的组分,应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质量分数。建立家兔皮肤缺损创伤模型,分别在术后第3、7、13天测量并计算家兔创面愈合率,伤口愈合后再切取创面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结果从砂仁叶油中测出45种组分,检定出43种化合物。砂仁叶油能显著缩短家兔创面愈合时间,促进创面愈合,其效果与呋喃西林相当。创面愈合后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显示,砂仁叶油促进创伤愈合后,新生表皮完好,炎性细胞少,组织病变少。结论砂仁叶油的主要成分为伪柠檬烯(质量分数41.12%)、3-蒈烯(24.17%)、d-柠檬烯(3.25%)和桃金娘烯醇(3.18%),具有促进家兔皮肤创面愈合作用。
黄凤婷万绵洁张丹雁
关键词:化学成分创面愈合
UPLC法测定酸水解前后化橘红中4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酸水解前后化橘红中柚皮苷、野漆树苷、柚皮素、芹菜素的含量。方法:分别以超声法和酸水解法提取样品,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色谱系统,ACQUITY BEH C18色谱柱(2.1mm×50mm,1.7μm),以甲醇-0.1%乙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5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83nm,289nm,337nm。结果:酸水解前可同时测定柚皮苷、野漆树苷、柚皮素、芹菜素的含量,酸水解后柚皮苷、野漆树苷分别转化为柚皮素、芹菜素,4种黄酮与其它成分均达到良好的分离。结论:该方法高效、快速、灵敏,为化橘红的抗氧化活性研究及其新制剂的开发提供参考。
邓少东王莲婧林励邓韬林靖然郑捷
关键词:化橘红超高效液相色谱法黄酮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