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24-004)

作品数:145 被引量:733H指数:13
相关作者:张健靖波檀国荣尹先清谢晓庆更多>>
相关机构:海洋石油高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9篇石油与天然气...
  • 23篇环境科学与工...
  • 9篇化学工程
  • 8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53篇油田
  • 42篇聚合物驱
  • 23篇海上油田
  • 21篇油藏
  • 20篇稠油
  • 19篇污水
  • 18篇采收率
  • 14篇缔合
  • 13篇缔合聚合物
  • 13篇含聚污水
  • 12篇提高采收率
  • 12篇驱油
  • 11篇渤海油田
  • 10篇油泥
  • 10篇疏水
  • 9篇絮凝
  • 9篇疏水缔合
  • 7篇调驱
  • 7篇多孔介质
  • 6篇渗流

机构

  • 105篇海洋石油高效...
  • 25篇长江大学
  • 19篇中国石油大学...
  • 18篇中国石油大学...
  • 14篇中海石油(中...
  • 13篇西南石油大学
  • 7篇中国石油
  • 6篇中国石油天然...
  • 5篇南开大学
  • 5篇山东大学
  • 4篇中国石油化工...
  • 3篇中国海洋石油...
  • 2篇中国海洋石油...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海油能源发...
  • 2篇中国海洋石油...
  • 2篇中海油研究总...
  • 2篇四川光亚聚合...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作者

  • 59篇张健
  • 33篇靖波
  • 26篇檀国荣
  • 23篇尹先清
  • 19篇谢晓庆
  • 14篇张贤松
  • 13篇朱玥珺
  • 11篇王业飞
  • 10篇孟凡雪
  • 10篇王大威
  • 10篇崔盈贤
  • 10篇翟磊
  • 10篇薛新生
  • 9篇康晓东
  • 9篇何春百
  • 9篇吕鑫
  • 8篇陈文娟
  • 8篇陈武
  • 8篇唐恩高
  • 8篇杨光

传媒

  • 13篇油田化学
  • 9篇油气地质与采...
  • 7篇西南石油大学...
  • 6篇中国海上油气
  • 5篇西安石油大学...
  • 5篇石油天然气学...
  • 4篇应用化工
  • 4篇化工环保
  • 4篇工业水处理
  • 4篇石油地质与工...
  • 3篇现代化工
  • 3篇生物技术通报
  • 3篇钻采工艺
  • 3篇石油钻采工艺
  • 3篇油气井测试
  • 3篇石油科技论坛
  • 3篇科学技术与工...
  • 3篇重庆科技学院...
  • 2篇化学工程师
  • 2篇膜科学与技术

年份

  • 1篇2022
  • 4篇2019
  • 7篇2018
  • 15篇2017
  • 19篇2016
  • 20篇2015
  • 13篇2014
  • 42篇2013
  • 22篇2012
  • 6篇2011
1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K4XX尾管固井事故原因及对策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描述塔河油田TK4XX井7"尾管固井事故状况,从水泥浆"闪凝"和环空堵塞方面分析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根据分析,提出考虑地层特性、固井液性能、固井工艺等多种因素的固井作业对策。
齐恒之邳进达苗金峰
关键词:尾管固井水泥浆
双子表面活性剂对海上S油田稠油降粘性能评价被引量:13
2015年
针对海上S油田地层中胶质和沥青质含量高、稠油粘度大和水驱采收率低的问题,采用双子表面活性剂RB107对S油田稠油进行降粘实验,评价其乳化浓度、聚集形态、界面活性、润湿性和稳定性等,在此基础上通过物理模拟驱油实验考察其驱油性能。结果显示:在油藏条件下,当质量分数为0.3%、油水体积比为50∶50时,可使稠油粘度降低97%,使油水界面张力降至0.165 6 m N/m,说明双子表面活性剂RB107在较低浓度下具有较强降粘性能和界面活性;乳化速度为0.24 m L/min,油水乳状液油珠分散均匀且直径小,说明RB107具有较快的乳化速度和较强的稳定性;RB107溶液与原油基底的接触角为10.8°,说明对油水界面具有较强的润湿性;其可在水驱的基础上提高采收率10.1%,说明RB107对S油田稠油具有良好的降粘效果,可作为S油田稠油的降粘剂。
王大威张健吕鑫何春百李强谭业邦
关键词:稠油双子表面活性剂乳状液乳化降粘采收率
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性质的耗散颗粒动力学模拟被引量:5
2013年
本文利用耗散颗粒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黏度随浓度、温度、剪切程度等条件的变化,并模拟了聚合物在油水体系中的聚集行为。研究发现,疏水缔合聚合物在溶液中表现出类似表面活性剂的聚集行为,其黏度随外界影响因素变化主要是由于溶液中聚合物聚集结构的转变。聚合物浓度较低时,聚合物主要以分子内缔合作用为主;随着浓度的增加,产生分子间缔合,并逐步形成相互交联的空间网络,水珠子的扩散率逐渐变小,体系黏度增加。当温度较低时,体系呈现较多柱状聚集结构,黏度较高;随着模拟温度升高,尺寸较大的棒状聚集体转变为球状聚集体,水珠子扩散率不断增加,体系黏度逐渐降低。随着体系剪切速率的提高,聚合物分子在受力方向上取向趋于一致,分子间缠绕和缔合程度减轻,水珠子扩散率急剧增加,体系黏度降低。另外,疏水缔合聚合物易吸附于油水界面,对油水体系的乳化和相转变产生一定影响。
靖波张健谭业邦
关键词:疏水缔合聚合物分子模拟黏度扩散率
含聚污水处理用清水剂的效果与机理研究
考察了三类清水剂(CP-1、CP-2和CP-3)对油田含聚污水的处理效果,对比了各自的清水除油效果和絮体性能,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处理温度65℃、清水剂加入量300 mg/L的条件下,CP-1、CP-...
翟磊王秀军靖波张健
关键词:聚合物驱含聚污水絮凝油泥
文献传递
聚合物近井地带剪切模拟装置的研制被引量:2
2014年
按照"剪切介质相同或相似、剪切方式相同、剪切距离相等和剪切速度相同"的设计思路与原则,设计并研制了一种聚合物近井地带剪切模拟装置。采用渤海某油田注聚井实施聚合物氮气举升返排的聚合物及油藏条件、注聚工艺参数对该模拟装置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拟装置实验结果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且与矿场实际结果吻合度较高,可以有效模拟聚合物溶液在近井地带实际的剪切情况。
薛新生张健舒政舒政杨光
关键词:近井地带剪切模拟装置
渤海聚合物驱油藏聚窜预警方法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渤海油田多采用多层合采的开发方式,生产井段长,纵向上非均值性强,且储层疏松,在聚合物驱过程中容易发生窜流现象,为了能够掌握窜流通道的发育情况,从聚驱动态特征分析入手,结合数值模拟、理论计算的结果,提出了一种实时判识及预测的聚窜预警方法。首先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构建相互独立的聚窜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各指标的界限及权重,然后引入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建立聚窜判识模型,最后通过灰色预测和支持向量机模型相结合来确定聚窜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在开发过程中的动态发展趋势,从而对后期聚窜的发生情况进行预警。该方法在渤海J油田进行了验证和应用,具有较高的准确性,预测精度高达86%。
梁丹唐恩高唐恩高谢晓庆康晓东
关键词:渤海油田聚合物驱窜流预警
稠油氧化降粘微乳催化剂的研制与性能评价被引量:6
2015年
针对稠油氧化降粘开采技术,探讨了微乳催化剂用于稠油氧化降粘的性能。从合成的11种油溶性催化剂中优选出了催化剂Fe B,由其进一步制备出在稠油中分散性能更好的微乳催化剂,其由催化剂Fe B、馏分油、水和乳化剂组成,四者质量比为1.5∶40∶57.3∶1.2。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在微乳催化剂与稠油的质量比为0.2%、油与水的质量比为2∶3、空气与稠油的体积比为40∶1、氧化温度为200℃,反应时间为120 h的条件下,辽河油田稠油和绥中36-1油田稠油的粘度由8 088和2 004 m Pa·s分别降至683和267 m Pa·s,降粘效果明显。微乳催化剂应用于稠油氧化降粘开采技术,将有助于推进稠油高效开发提高采收率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崔盈贤张健唐晓东杨光何柏翟学微
有限元法油水两相油藏数值模拟研究
2013年
研究了利用迦利金有限元方法模拟油藏中油水两相渗流问题,提供一种油藏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方法从数学模型出发,严格推导了油藏油水两相渗流方程的有限元弱形式,在井边界处理及上游权选择等非线性处理方面给出了可行的策略。采用商业性有限元代码生成平台FEPG,生成六面体八结点有限元软件代码,模拟三维两相油藏的油水渗流规律。为验证有限元方法及软件的正确性,与基于有限差分的商业软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有限元方法模拟计算结果有效可靠,同时网格弥散现象有所控制。
张贤松丁美爱周宗明林春阳
关键词:有限元数学模型油水两相数值模拟
电化学脱稳技术处理油田含聚污水被引量:9
2016年
采用“电化学除油器—斜板除油器—核桃壳过滤器”模拟装置处理模拟含聚采油污水,考察了有/无清水剂加入条件下含聚污水的处理效果,并对电化学除油机理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各级处理单元的除油率与电化学处理时间成正比,不加入清水剂、电化学处理40 min时,各级处理单元的除油率均超过92%;在电化学除油器前加入清水剂100mg/L、电化学处理20 min时,各级处理单元的除油率分别为98.8%~99.4%,处理后污水含油量小于30 mg/L,处理效果优于在斜板除油器前加入清水剂;电化学处理与清水剂处理有良好的协同除油效果,可大幅降低清水剂用量.机理分析结果表明,电化学作用主要使吸附于油-水界面的产出聚合物降解、脱稳,实现了对油-水界面膜强度和界面电荷的有效破坏,除油效果优异且处理后的絮体松散、无黏附性.
翟磊靖波王秀军檀国荣孟凡雪
关键词:聚合物驱油田含聚污水电化学处理絮凝脱稳
剪切方式对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性能的影响被引量:8
2013年
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流变性能与剪切方式密切相关。采用吴茵搅拌器和近井地带剪切模拟装置,分别对质量浓度为1750mg/L的疏水缔合聚合物AP-P4溶液进行剪切,获得了相近的表观粘度,但其粘弹性和非牛顿性均不同。对比剪切前后的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发现,近井地带剪切模拟装置的剪切未改变溶液粘弹性和非牛顿性的"质",仅仅改变了其粘弹性和非牛顿性的"量";吴茵搅拌器剪切不仅改变了溶液的粘弹性和非牛顿性的"量",而且改变了溶液粘弹性和非牛顿性的"质"。同时,采用不同剪切方式获得的溶液,其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构建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增油降水能力均不同。因此,采用吴茵搅拌器,模拟驱油聚合物在近井地带的剪切是不符合油藏实际情况的,该方法仅能够获得与预期表观粘度相近的溶液,但是却无法同步模拟溶液的其他流变性能;采用近井地带剪切模拟装置剪切更符合矿场实际。
薛新生张健舒政任路赵继发崔素红
关键词:疏水缔合聚合物粘弹性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