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贵州省科技攻关计划

作品数:1,255 被引量:7,731H指数:33
相关作者:黄江廖兴江苏维词戴佳琳郎书源更多>>
相关机构:贵州大学贵阳医学院贵州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46篇期刊文章
  • 32篇会议论文
  • 4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85篇农业科学
  • 447篇医药卫生
  • 86篇生物学
  • 62篇环境科学与工...
  • 41篇化学工程
  • 39篇轻工技术与工...
  • 38篇自动化与计算...
  • 30篇经济管理
  • 20篇矿业工程
  • 20篇电子电信
  • 19篇天文地球
  • 19篇理学
  • 16篇金属学及工艺
  • 16篇建筑科学
  • 13篇一般工业技术
  • 9篇机械工程
  • 9篇电气工程
  • 7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哲学宗教
  • 3篇冶金工程

主题

  • 95篇细胞
  • 72篇基因
  • 59篇蛋白
  • 53篇栽培
  • 52篇绦虫
  • 51篇带绦虫
  • 45篇心肌
  • 35篇选育
  • 35篇免疫
  • 31篇杂交
  • 31篇水稻
  • 30篇糖尿
  • 30篇糖尿病
  • 28篇植物
  • 25篇土壤
  • 24篇性状
  • 22篇油菜
  • 22篇高产
  • 21篇原核表达
  • 16篇辣椒

机构

  • 411篇贵州大学
  • 200篇贵阳医学院
  • 73篇贵州省人民医...
  • 59篇贵州省农业科...
  • 51篇遵义医学院
  • 49篇贵阳医学院附...
  • 41篇贵州医科大学
  • 38篇贵州科学院
  • 37篇贵州师范大学
  • 36篇遵义医学院附...
  • 32篇贵阳中医学院
  • 31篇中山大学
  • 27篇重庆师范大学
  • 24篇学研究院
  • 23篇中国科学院
  • 19篇贵州省农业生...
  • 18篇南京大学
  • 15篇贵州省农业科...
  • 14篇南京林业大学
  • 14篇贵州省畜牧兽...

作者

  • 59篇黄江
  • 40篇廖兴江
  • 34篇苏维词
  • 34篇戴佳琳
  • 27篇郎书源
  • 26篇沈祥春
  • 26篇胡旭初
  • 24篇谢泉
  • 23篇余新炳
  • 19篇赵德刚
  • 18篇樊卫国
  • 17篇赵泽英
  • 17篇周建奖
  • 17篇彭志良
  • 17篇包怀恩
  • 16篇徐劲
  • 15篇吴强
  • 14篇杨永曜
  • 14篇周厚荣
  • 11篇黄文湧

传媒

  • 133篇贵州农业科学
  • 42篇种子
  • 28篇安徽农业科学
  • 28篇贵阳医学院学...
  • 28篇中国公共卫生
  • 26篇山地农业生物...
  • 18篇贵州医药
  • 18篇西南农业学报
  • 15篇贵州畜牧兽医
  • 15篇遵义医学院学...
  • 12篇贵州师范大学...
  • 12篇中国人兽共患...
  • 11篇矿业研究与开...
  • 11篇贵州工业大学...
  • 10篇贵州大学学报...
  • 10篇贵州科学
  • 9篇食品科学
  • 9篇山东医药
  • 9篇中国病理生理...
  • 8篇水土保持研究

年份

  • 2篇2023
  • 14篇2022
  • 15篇2021
  • 17篇2020
  • 22篇2019
  • 17篇2018
  • 30篇2017
  • 47篇2016
  • 63篇2015
  • 77篇2014
  • 107篇2013
  • 107篇2012
  • 120篇2011
  • 111篇2010
  • 120篇2009
  • 104篇2008
  • 90篇2007
  • 47篇2006
  • 52篇2005
  • 60篇2004
1,2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亚洲带绦虫六钩蚴Ta8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免疫原性分析
2012年
目的原核克隆表达亚洲带绦虫六钩蚴8kDa基因(Ta8),探索其表达蛋白在检测亚洲带绦虫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RT-PCR方法从亚洲带绦虫六钩蚴cDNA中获取Ta8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质粒pET-28a(+)中,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用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通过SDS-PAGE进行鉴定,用镍离子金属螯合剂亲和层析柱进行纯化,纯化的重组蛋白用蛋白印迹进行免疫学分析。结果 PCR、双酶切及DNA测序结果均表明pET-28a(+)-Ta8重组质粒构建成功。SDS-PAGE结果表明目的基因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获得高效表达,亲和层析获得了高纯度蛋白。重组蛋白可被其免疫的SD大鼠血清识别但不能够被正常大鼠血清识别,表明其具有免疫原性。结论成功地构建了亚洲带绦虫六钩蚴8kDa基因重组质粒,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获得了成功表达;证明了8kDa基因表达产物具有免疫原性;还发现该绦虫成虫的头节、成节、孕节中也存在8kDa基因。
王宇程金芝黄江戴佳琳陈小睿廖兴江
关键词:亚洲带绦虫六钩蚴基因克隆原核表达免疫原性
喀斯特山区村级尺度下农田土壤中微量元素空间变异特性被引量:3
2008年
以贵州省平坝县马场镇栗木村土壤养分测试数据为例,利用经典统计及地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结合GIS技术对土壤Ca、Mg、S、B、Cu、Fe、Mn、Zn的空间变异性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根据旱地和水田中各元素的不同空间变异特性分别选取出了各自的最优插值方法,生成了空间变异分布图。
彭志良赵泽英李中元李莉婕
关键词:土壤中微量元素地统计学
基于模块化思想的TRIZ分块冲突矩阵方法被引量:7
2009年
通过介绍模块化设计在创新设计中的研究及应用,应用模块化核心思想相似特征分析法将TRIZ理论冲突矩阵改进为分块冲突矩阵.根据相似度计算公式对39个普通工程参数做相似计算并得出其相似值;通过对其比较归纳,将39个工程参数简化为15类向量参数,为特殊问题向一般问题转化这一过程提供捷径,同时原先冲突矩阵被分类为225个分块冲突矩阵模块,精简了矛盾冲突分析个数;此改进的优越性在一家美国波音公司改进型737的一个设计方案中得以验证,通过运用分块冲突矩阵方法和原冲突矩阵方法比较,得出最多的矛盾分析个数也只有原先的2/25倍.该方法在产品概念设计过程中具有很大的优势和实际应用价值.
谢庆生李亚青韩涛马玉钦
关键词:模块化设计TRIZ理论
茶皂素的提取及其热稳定性分析
2020年
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法,以茶皂素提取率及纯度为指标获取最佳工艺,利用热重分析仪来分析不同纯度茶皂素的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茶皂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84%、浸提温度80℃、浸提时间3 h和液固比10∶1(mL/g);在此工艺下,茶皂素提取率及纯度实测值分别为13.52%和63.92%,与预测值基本一致。由热重分析可知,当分解温度<430℃时,茶皂素纯度越高,其热稳定性越差;当分解温度>430℃时,两者关系正好相反;当分解温度700℃时,茶皂素纯度越高,其高温残碳性能越好。优化后提取工艺简单,具有可同时满足以茶皂素提取率及纯度为指标的优点,且高纯度茶皂素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
谭登峰庞锦英胡华林孙超
关键词:茶皂素热重分析
贵州鸭茅新品系在凯里的比较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2007~2008年在贵州凯里进行了鸭茅新品系DG05的比较试验,以原始群体(CK1)和宝兴鸭茅(CK)2作对照,结果表明,鸭茅DG05产量最高,其产量增幅分别比对照CK1、CK2提高30.34%和18.01%,达极显著;DG05刈割后植株再生能力强,刈割期年均株高达70.1cm,分别比对照CK1、CK2提高32.26%和8.68%;在分蘖期,DG05鸭茅新品系其植株粗蛋白质、粗脂肪、无氮浸出物、磷的含量最高,分别是16.39%、5.87%、43.48%和0.57%。鸭茅DG05新品系在该地适应性好,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刘正书陈瑞祥杨桂兰
关键词:鸭茅品比试验
渝黔黄茧品种对比饲养试验被引量:3
2010年
为了实现天然有色茧品种"渝黔黄茧"在农村应用,采用有色茧品种与白茧品种对照饲养,按白茧品种农村饲养成套的技术规程分析"渝黔黄茧"品种的饲养成绩、各环节技术要求。结果表明,"渝黔黄茧"品种的农村饲养,在蚕种催青、上蔟等环节注重调节温湿度及相关技术,特别是蔟中温湿度的调节,可实现自然有色茧的较高产量和经济价值。结论:"渝黔黄茧"品种是一对抗逆性、产茧性能较好,自然黄茧、自然黄丝的优良特殊用途品种,在农村按技术规程进行饲养,可获得比普通白茧品种高的效益。
罗朝斌黄桂辉吴忠明代方银向志辉岳宣
关键词:桑蚕饲养
黔北大娄山区海拔高度与烤烟烟叶香吃味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40
2003年
对黔北大娄山区 7县 (市 )烟叶气候生态指标与海拔高度相关分析及该区 71个不同海拔高度气候生态点3年烟叶化学成分分析和烟气质量评吸鉴定结果表明 ,影响烟叶质量的气候生态指标与海拔高度线性相关达极显著水平 ,海拔高度是影响烟叶质量的首要因子。烟碱和总N含量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海拔高度 90 0~ 110 0m地区烟叶化学成分比例较协调 ,品质较佳。烟叶外观质量评分、内在品质评分及色香味总评分均随海拔升高而减少 ,不同品种同一年份和同一品种不同年份减少幅度略有差异。海拔高度 13 0
穆彪杨健松李明海
关键词:海拔高度烤烟烟叶生态指标气候条件
纳米SiOx/单甘脂对壳聚糖保鲜涂膜改性的研究被引量:40
2007年
用纳米SiOx对壳聚糖涂膜进行改性,并对所形成的涂膜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复合膜中壳聚糖与SiOx微粒间存在强烈的氢键相互作用,改性后壳聚糖膜的性能在保鲜效果、持水性、透光率和力学性能等指标上得到改善和提高。
王明力赵德刚陈汝材沈丹刘晶
关键词:壳聚糖纳米SIOX改性复合膜
一种新型脊髓打击器的创制与制模大鼠行为学功能评价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研制一种简便、实用的撞击型脊髓损伤制模装置。方法取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3个模型组(10 g重量撞击头分别自2、3、4 cm高度撞击脊髓)和1个假手术组,每组25只。利用自制撞击器建立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各组大鼠于术前1 d,术后3、7、14、28 d各个时间点随机选取5只进行斜板实验及BBB评分,观察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情况,并对术后7 d各组大鼠受损脊髓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结果假手术组各观察时间点的后肢运动能力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 cm打击组行为学评价结果随时间延长呈逐步恢复趋势(P<0.05);3 cm和4 cm打击组术后7 d,行为学评价结果较之3d有所升高(P<0.05),而14、28 d的斜板实验值不再升高(P>0.05),两组28 d的BBB评分也仅回升至5分左右。HE染色结果显示随撞击高度增加脊髓受损程度加重。结论本装置从3 cm及以上高度下落对脊髓进行撞击可造成完全性脊髓损伤,而2 cm下落撞击脊髓所造成的损伤可随时间的推移逐渐恢复。
季松岭章涛张潜徐燕贾临瑛陈龙
关键词:动物模型脊髓损伤
贵州砂梨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被引量:17
2015年
【目的】探明贵州砂梨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为其保护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ISSR标记技术,对贵州59份砂梨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进行分析。【结果】16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155个位点,其中126个是多态性位点,多态百分率为81.29%。POPGENE分析结果表明,贵州砂梨种质资源具有一定的遗传变异(在物种水平上Ne=1.418 0,H=0.251 1,I=0.381 6;在区域品种群上Ne=1.300 2,H=0.177 1,I=0.266 7),以黔西南地区和毕节地区遗传多样性最高,且亲缘关系最近。【结论】贵州砂梨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区域品种群的较高遗传分化可能与地理隔离以及人为干预等因素有关。ISSR标记可有效揭示贵州砂梨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化程度和亲缘关系,研究结果对梨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和遗传改良有重要意义。
张起安华明
关键词:砂梨种质资源ISSR
共12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