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56-001-02)
- 作品数:20 被引量:102H指数:6
- 相关作者:刘乐军李西双王忠涛修宗祥高珊更多>>
- 相关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大连理工大学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长江下游—南黄海地震带地震活动性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长江下游—南黄海地震带位于华北地震区东南部,带内地震主要受长江下游和南黄海海域内一系列断裂的控制,以中强地震活动为主,是地震活动较强的地区。本文充分利用该带最新的区域地震台网资料,历史地震复核资料以及地震构造等资料,统计和计算了b值、V4和中小地震能量密度值,探讨了带内b值空间分布与历史强震、中小地震能量密度值空间分布的关系,进一步研究了长江下游—南黄海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性特征。通过本文的研究,获得了长江下游—南黄海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性参数,为概率危险性分析提供计算参数;探讨了该带未来百年地震发展趋势,初步判定了该带潜在地震危险区,为地震活动中长期预测提供参考依据和方法;研究结果对地震区划、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地震活动中长期预测均有重要意义。
- 谢卓娟吕悦军彭艳菊兰景岩张力方
- 关键词:地震活动性B值
- 基于SPH深度积分模型的滑坡数值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滑坡会对工程结构物造成严重破坏,滑移速度和距离是量化和分析滑坡的两个重要参数。针对滑移速度和距离预测一直比较复杂的现状,建立考虑土体固结和侵蚀效应的控制方程,选用摩擦流变模型,采用SPH深度积分算法,对滑坡进行了模拟研究。对比不同坡度、接触摩擦系数和侵蚀率条件下的滑移体速度、长度的时程曲线,分析不同条件下滑移体的最终沉积形态,整理了最大滑移距离和速度,讨论其变化规律。研究成果可为滑坡灾害预警提供技术参考。
- 陶言祺李家钢
- 深海油气勘探中的海底地形勘测技术被引量:11
- 2015年
- 在简述船载多波束测深系统、三维地震、AUV搭载的多波束系统测量深水水深原理的基础上,利用实测数据,从勘测结果的分辨率、精度以及勘测成本方面比较了这三种深海油气海底地形勘测方式,并根据比较结果给出了在深海油气勘探的不同阶段海底地形勘探的方式。总体和初步勘探阶段可以使用效率和精度都较高的船载多波束和地震勘探,在大比例尺详查阶段,使用AUV搭载的多波束系统。这样,既能发挥各自的长处,又能使深海油气勘探经济有效的实施。
- 陈义兰刘乐军刘晓瑜李西双
- 关键词:多波束测深系统三维地震AUV
- 土工鼓式离心机研发及在海底滑坡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5年
- 为快速发展海洋土力学,大连理工大学于2009年引进了国内首台土工鼓式离心机GT450/1.4。通过与国际上同类产品的比较,详细介绍了鼓式离心机GT 450/1.4的机械系统、控制系统、数据采集系统以及自主开发的配套设备PIV图像观测系统、黏土真空搅拌器、大型固结仪、撒样器的研发过程及工作原理。并以海底滑坡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取样土,对深海滑坡进行探索性研究。离心模型试验结果表明:鼓式离心机GT450/1.4性能优良,功能全面,在机械设备规模、数据采集精度、控制系统自动化程度及作动器加载模式方面均优于国外同类产品,同时便于升级改造为"土工鼓-臂联合式离心机"。土工鼓式离心机对于研究海底滑坡等相关海洋工程领域课题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 李家钢王忠涛徐博栾茂田
- 关键词:离心模型试验海底滑坡
- 双向水平循环荷载下单桩承载力的离心模型实验被引量:5
- 2014年
- 针对饱和密砂地基,采用位移控制方式,分别进行了单向水平位移和双向水平循环位移加载下刚性单桩基础的离心模型实验。实验表明:桩端反力随位移荷载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加,10次循环后,桩端反力逐渐趋于稳定;桩身弯矩与桩端反力基本呈线性变化,最大弯矩出现在1/3埋深附近;随着水平位移和循环次数的增加,桩体转动中心最终稳定在2/3埋深附近。
- 张宇王忠涛赵守正
- 关键词:单桩水平荷载
- 随机波浪作用下海底管线与海床的相互作用研究被引量:8
- 2014年
- 针对随机波浪作用下海底管线的动力响应是设计中需考虑的重要因素,考虑波浪随机特性、管-土接触和惯性效应,建立了二维有限元管-土相互作用的数值计算模型,开展了摩擦系数、埋深、管径、海床渗透系数对管周孔隙水压力、管线竖向位移及其内部正应力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研究成果可为海底管线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 邓海峰王忠涛刘鹏
- 关键词:随机波浪海底管线相互作用
- 深厚软粘土地基沉降的离心模型实验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考虑大连新海上机场的实际工程特点,提出合理的简化模型,采用鼓式离心模型实验,有效地模拟了深厚软粘土地基的长期沉降,同时考察了回填速率、柔性加载幅值和地基厚度及固结时间对沉降的影响。通过实验拟合获得了长期沉降过程中土体不排水剪切强度随含水率的变化关系,分别运用一维固结理论和对数曲线模型推求了时程沉降及最终沉降的理论值,并与离心模型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回填速率越快,加载幅值越大,地基厚度越大,固结时间越长,对应沉降量越大。同时经过55 a的长期沉降模拟,孔隙水压力尚未消散完毕,沉降仍在继续。对数曲线模型预测地基的工后沉降更为合理,为实际工程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参考。
- 孙柏涛徐博王忠涛王诺
- 关键词:软粘土地基沉降
- 海底滑坡块体运动研究综述被引量:13
- 2012年
- 海底滑坡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海底地质灾害。其一旦发生,破坏后的块体可以高速运移至数十千米甚至上百千米远,能够对影响区域内的海洋油气生产平台、海底管道、海底电缆等海洋工程设施造成破坏性影响。本研究根据国内外海底滑坡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简要介绍分析与海底斜坡失稳后块体运动有关的调查方法、数值模拟以及物理实验等研究的现状与进展,以期为我国今后海底滑坡地质灾害评价与防治研究提供参考。
- 李家钢修宗祥申宏江凤鸣
- 关键词:海底滑坡块体运动碎屑流
- 苏门答腊岛西北海域大型海底滑坡过程反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针对苏门答腊岛西北海域大型海底滑坡,建立基于欧拉-欧拉多相流理论的滑坡模型,对滑坡体动态运动过程开展模拟反分析。通过与BING程序和解析模型结果对比,考虑土体分段软化后的多相流模型能够较好的重现该滑坡体的运动过程,能获得与实际海底滑坡相近的沉积形态和滑动距离。分析结果表明滑动首先从坡角较大处开始,并逐渐推动中、前部坡度较小处土体滑动;滑坡体整体启动后沿斜坡逐渐加速,当滑动至斜坡底部时端部峰值速度达到最大值43 m/s,之后逐渐减速并在深海平原处停止运动;土体扰动以及混水后土体强度降低是海底滑坡长距离运移的根本原因,同时滑动过程中滑坡体端部发生的滑水效应,减小了海床摩擦力的影响,增加了滑坡体的运动距离。
- 解秋红修宗祥刘乐军李西双李家钢胡光海赵勇
- 关键词:海底滑坡数值模拟反分析动态过程滑水
- 基于小尺度数值模型的海底滑坡运动敏感性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开展海底滑坡运动特性研究是深水陆坡区滑坡地质灾害认识与防治的基础,建立了基于非牛顿流体欧拉-欧拉两相流理论的小尺度海底滑坡数值模型。在与实验数据和BING程序结果对比验证的基础上,模拟分析海底滑坡的一般运动规律及特性,并同无水条件下的滑坡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环境水的存在可引发"滑水"现象,延长滑坡运动时间,增加运动距离,但端部最大峰值速度相对无水条件时较小;滑坡体物质组成、地形坡度、初始速度、初始厚度等因素,对最终的运动距离有较大的影响;滑坡体在运动过程中因扰动、混水而导致的屈服强度和粘滞系数的不断降低是海底滑坡长距离运动的主要原因。
- 修宗祥刘乐军解秋红李西双胡光海李家钢赵强
- 关键词:海底滑坡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