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0GZY0082)

作品数:5 被引量:31H指数:3
相关作者:葛郁芝张淑华冯莉莉王云霞王卫真更多>>
相关机构:江西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重大科技项目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心肌
  • 2篇心肌肥厚
  • 2篇肌肥厚
  • 2篇肥厚
  • 1篇地平
  • 1篇电流
  • 1篇动脉
  • 1篇心病
  • 1篇心动图
  • 1篇心肌组织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紧张
  • 1篇血管紧张素
  • 1篇血管紧张素受...
  • 1篇血管紧张素受...
  • 1篇血压
  • 1篇药物治疗
  • 1篇三维超声
  • 1篇三维超声心动...
  • 1篇实时三维超声

机构

  • 5篇江西省人民医...

作者

  • 5篇葛郁芝
  • 3篇张淑华
  • 2篇王云霞
  • 2篇冯莉莉
  • 1篇叶雪存
  • 1篇张学洪
  • 1篇崔亮
  • 1篇张娜
  • 1篇吴志婷
  • 1篇刘秋玲
  • 1篇潘淑娟
  • 1篇王卫真
  • 1篇章志玲
  • 1篇刘艳阳
  • 1篇袁晟

传媒

  • 2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年份

  • 2篇2013
  • 3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降压药物治疗心肌肥厚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2年
心肌肥厚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原因。减轻或逆转心肌肥厚,是预防和治疗的重要目标,也是减少心血管病发生与死亡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就近几年降压药物治疗心肌肥厚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张淑华葛郁芝
关键词:心肌肥厚降压药高血压
miR-350在腹主动脉部分缩窄大鼠心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腹主动脉部分缩窄大鼠心肌组织miR-350在心肌肥厚形成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将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5只、假手术组5只和模型组10只,采用腹主动脉部分缩窄术制备大鼠心肌肥厚模型。采用Trizol法提取心肌组织RNA,芯片技术检测miRNA表达。构建过表达miR-350质粒载体,转染大鼠的胚胎心肌细胞H9c2;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心肌细胞中ANP、BNP、β-myosin及α-actin的表达。结果 miR-350在模型组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过表达miR-350的细胞中ANP mRNA及BNP mRNA升高(P<0.05或<0.01)。结论在腹主动脉部分缩窄大鼠的心肌组织中miR-350表达升高,且介导心肌细胞肥厚。
张淑华吴志婷章志玲潘淑娟王云霞刘秋玲葛郁芝
关键词:腹主动脉缩窄H9C2细胞
中药甘松挥发油对HEK细胞Na_v1.5电流频率依赖性阻滞的影响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研究中药甘松挥发油对HEK细胞Nav1.5电流频率依赖性阻滞的影响。方法用Nav1.5细胞,采取膜片钳技术直接记录甘松挥发油(VONCB)对HEK细胞Nav1.5电流频率依赖性阻滞。结果 VONCB对HEK细胞表达的鼠心肌Na+通道的具有阻滞作用。5 ppm VONCB在-100 mV电压钳制下,导致20%Na+电流抑制,静息状态产生轻微阻滞;VONCB对Na+通道抑制随刺激频率增加(1~20 Hz)而增加,产生明显的Na+通道频率依赖性阻滞。结论 VONCB对HEK细胞表达的Nav1.5通道的具有频率依性阻滞作用,VONCB对Na+通道抑制随刺激频率增加(1~20 Hz)而增加。
刘艳阳葛郁芝Jay Z.Yeh
关键词:NAV1膜片钳甘松挥发油
缬沙坦、氨氯地平及螺内酯联合应用对大鼠腹主动脉部分缩窄引起心肌肥厚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研究缬沙坦、氨氯地平及螺内酯三种降压药物不同的联用方式对大鼠腹主动脉部分缩窄引起心肌肥厚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建立心肌肥厚模型后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缬沙坦组,联合螺内酯组,联合氨氯地平、螺内酯组。术后给药,观察超声指标、计算心脏质量指数(HMI)及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心肌组织Ⅰ型和Ⅲ型胶原信使核糖核酸(mRNA)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及masson染色方法测定心肌胶原沉积。结果:各用药组(缬沙坦组,联合螺内酯组,联合氨氯地平、螺内酯组)较模型组:大鼠室壁结构、心脏质量指数、心肌胶原沉积各项指标均降低,而射血分数值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其中联合氨氯地平、螺内酯组各指标较缬沙坦组、联合螺内酯组下降幅度最大。HE及masson染色结果显示联合氨氯地平、螺内酯组较缬沙坦组、联合螺内酯组大鼠心肌肥厚及胶原纤维沉积改善效果最佳。RT-PCR结果显示,心肌组织Ⅰ型和Ⅲ型胶原mRNA的相对表达量模型组较其他4组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氨氯地平及螺内酯三药联用能有效逆转左心室肥厚,减少心肌纤维化及胶原沉积,效果优于缬沙坦单用及缬沙坦和螺内酯两药联用。
张淑华王云霞张娜冯莉莉袁晟葛郁芝
关键词:心肌肥厚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钙离子拮抗剂利尿剂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冠心病室壁运动幅度及舒张功能被引量:15
2012年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冠心病左心室室壁运动异常节段的位移及舒张功能。方法:35例健康查体者为正常对照组;75例冠心病患者为冠心病组,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前降支、右冠状动脉、回旋支病变,分为50%<狭窄≤70%亚组(n=62)和狭窄>70%亚组(n=73)。所有研究对象均行RT-3DE检查,应用QLAB定量分析软件,测算动脉相对应区域左心室壁运动异常节段的平均位移(平均位移)、平均充盈率,评价动脉狭窄相对应区域平均位移、平均充盈率与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①冠心病组两亚组前降支、右冠状动脉、回旋支所支配区平均位移、平均充盈率均比正常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狭窄>70%亚组平均位移及平均充盈率均比50%<狭窄≤70%亚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冠心病患者动脉狭窄所支配区域室壁运动幅度改变与动脉狭窄程度呈负相关(r=-0.816,P<0.01);冠心病患者动脉狭窄所支配区域平均充盈率改变与动脉狭窄程度呈负相关(r=-0.708,P<0.01);冠心病组左室壁运动幅度改变与平均充盈率变化呈正相关(r=0.678,P<0.01)。结论:冠心病组动脉狭窄相应支配区域平均位移及平均充盈率明显减低,与动脉狭窄程度呈负相关。冠心病患者室壁运动幅度减弱与平均充盈率下降改变呈正相关。
张学洪叶雪存葛郁芝崔亮冯莉莉王卫真
关键词: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冠心病室壁运动舒张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