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0CB833604)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张毅梁晓雷吴英毛宁李红更多>>
相关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单核
  • 1篇单核细胞
  • 1篇树突
  • 1篇树突状
  • 1篇培养基
  • 1篇重编程
  • 1篇转分化
  • 1篇外周
  • 1篇外周血
  • 1篇外周血单核细...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发育
  • 1篇核细胞
  • 1篇RPMI
  • 1篇不同培养基

机构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篇张毅
  • 1篇刘元林
  • 1篇陈晨
  • 1篇傅相平
  • 1篇朱恒
  • 1篇李红
  • 1篇李安民
  • 1篇毛宁
  • 1篇张志文
  • 1篇金鹏
  • 1篇吴英
  • 1篇刘雨潇
  • 1篇梁晓雷

传媒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年份

  • 2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不同培养基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树突状细胞发育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本研究旨在探讨RPM I1640和IMDM两种培养液对诱导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向树突状细胞(DC)发育分化的影响。利用GM-CSF+IL-4细胞因子组合,在培养条件一致的前提下,改变培养液种类,通过对成熟、未成熟DC形态观察,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型和吞噬能力、应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检测其刺激T细胞的增殖能力,用悬浮芯片技术检测DC与同种异体T细胞共培养后上清中所含细胞因子的变化,分析不同培养液对DC功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培养液培养所得的DC在形态上无显著差异,DC的吞噬能力以及CD14和CD83的表达亦无显著差异,但应用IMDM培养的DC的CD1a表达明显降低,且对T细胞增殖的刺激能力也显著降低;IMDM培养的DC高表达IL-6、IL-8和IL-10,而IL-12的表达则显著降低。结论:不同的培养体系可获得功能不同的DC,IMDM培养的DC可能与免疫耐受有关,本研究结果为DC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陈晨刘元林梁晓雷朱恒李红吴英毛宁张毅
关键词:RPMI单核细胞
细胞提取物重编程研究进展
2011年
体细胞重编程是在特定的条件下使已分化的细胞转变成为另一种细胞.体细胞重编程的方式主要有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细胞融合技术、细胞提取物处理技术及特定转录因子转染技术.现有研究表明,细胞提取物重编程技术在体细胞重编程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为此,就该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可能机制作一综述.
刘雨潇张志文傅相平金鹏李安民张毅
关键词:重编程转分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