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2011SJD750034)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张鲁宁韩启群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学

主题

  • 1篇融通
  • 1篇女勇士
  • 1篇情感
  • 1篇情感结构
  • 1篇文本
  • 1篇文本空间
  • 1篇文化
  • 1篇文化批评
  • 1篇文化融通
  • 1篇误读
  • 1篇美学
  • 1篇跨文化
  • 1篇花木兰
  • 1篇福克纳
  • 1篇《女勇士》
  • 1篇《村子》
  • 1篇创作美学
  • 1篇村子

机构

  • 3篇南京林业大学

作者

  • 3篇张鲁宁
  • 1篇韩启群

传媒

  • 1篇前沿
  • 1篇盐城工学院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将误读作为书写策略——华裔作家汤亭亭创作美学论被引量:1
2011年
汤亭亭在作品中大量误读了中国神话传奇和西方经典故事,构成其写作的一大特色。而正确理解和评价汤亭亭作品中的误读是深入理解汤亭亭本人及其作品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步骤。借助误读理论透视汤亭亭作品中对中西方神话的改编和移植,认为汤亭亭在其三部主要作品中的误读事实上是其实现文化认同的一种书写策略,这一策略体现了她文化融通的书写动机和超越对立的创作美学。
张鲁宁
关键词:误读文化融通创作美学
跨文化文本空间中的性别对话——从《女勇士》中花木兰形象解读汤亭亭的跨文化叙事
2015年
美国当代作家汤亭亭在《女勇士》第二章《白虎山学道》中以中国传统故事中的花木兰为原型,通过融入中西文化元素塑造了一个现代"女勇士"形象,集中展示了她作为华裔作家的跨文化叙事策略。汤亭亭在《白虎山学道》中通过对于圣经、佛教和道教典故的改编和移植,在文本中建构了融汇东西方不同宗教文化的跨文化空间。跨文化空间的构建和"汤氏花木兰"形象的塑造不但在文本想象层面实现了男性和女性的性别对话,同时也传达了作家对于消解现实生活中以男权主导的性别对立模式的诉求。
张鲁宁
关键词:《女勇士》
边界空间和情感结构——福克纳后期作品《村子》的空间文化批评被引量:1
2011年
本文主要借用雷蒙德.威廉姆斯的空间文化批评理论,尤其是"情感结构"和"边界空间"等概念解读福克纳后期重要作品《村子》,透视小说中折射的20世纪上半叶美国南方社会转型期的特定文化形态。《村子》里关于老法国人湾的地理想象不但勾勒了一个处于变迁过程中物质的、地理的"边界空间",同时也呈现了新旧冲突融合过程中充满价值矛盾的精神生活的文化空间,这种富有张力的文化空间形成了特定历史时期的"情感结构"。
张鲁宁韩启群
关键词:福克纳《村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