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1-130)

作品数:5 被引量:40H指数:4
相关作者:郭俊国王兴荣郭大东唐凯杜宇翔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视网膜
  • 5篇网膜
  • 4篇细胞
  • 3篇凋亡
  • 3篇多糖
  • 3篇神经节
  • 3篇神经节细胞
  • 3篇视网膜神经
  • 3篇视网膜神经节
  • 3篇视网膜神经节...
  • 3篇网膜神经节细...
  • 3篇节细胞
  • 2篇细胞凋亡
  • 2篇细胞氧化
  • 2篇细胞氧化损伤
  • 2篇黄芪多糖
  • 1篇氧化应激
  • 1篇氧化应激诱导
  • 1篇诱导大鼠
  • 1篇治疗糖尿病

机构

  • 5篇山东中医药大...
  • 4篇山东中医药大...

作者

  • 5篇王兴荣
  • 5篇郭俊国
  • 4篇郭大东
  • 3篇杜宇翔
  • 3篇唐凯
  • 2篇毕宏生
  • 1篇田庆梅
  • 1篇杜然然

传媒

  • 2篇眼科新进展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中国中医眼科...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芪明颗粒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系统评价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系统评价芪明颗粒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电子数据库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芪明颗粒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截止至2013年10月,并追溯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由2位评价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5.2.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6个研究,共75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芪明颗粒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较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2.35,95%CI[1.63,3.38],Z=4.58,P〈0.01)。与对照组相比,应用芪明颗粒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结论现有证据表明,芪明颗粒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安全有效。但受纳入文献质量及数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需要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予以验证。
司俊康郭俊国毕宏生唐凯杜宇翔郭大东王兴荣
关键词:芪明颗粒糖尿病视网膜病变META分析
枸杞多糖对体外培养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评价枸杞多糖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株RGC-5,采用谷氨酸作为细胞凋亡诱导剂建立RGC-5凋亡模型,终浓度为5 mmol·L-1的谷氨酸作用24 h可造成约50%的RGC-5凋亡,用此方法作为RGC-5凋亡模型。并用不同浓度(10 mg·L-1、20 mg·L-1、40 mg·L-1)枸杞多糖加入培养基干预24 h及48 h,使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和AnnexinV-FITC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及凋亡率。结果 MTT法检测结果显示:枸杞多糖作用24 h后,对照组存活率为48.7%,枸杞多糖组(10 mg·L-1、20 mg·L-1、40 mg·L-1)细胞存活率分别为53.1%、59.6%、66.9%,对照组与各浓度枸杞多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40 mg·L-1枸杞多糖组与20 mg·L-1枸杞多糖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枸杞多糖作用48 h,各浓度枸杞多糖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60.5%、75.2%、88.6%,各浓度枸杞多糖组的RGC-5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为P<0.05),且40 mg·L-1枸杞多糖组RGC-5存活率最高,与20 mg·L-1枸杞多糖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nexinV-FITC法检测结果显示:枸杞多糖作用24 h,对照组凋亡细胞(早期凋亡和晚期凋亡)所占比例为44%,枸杞多糖组(10 mg·L-1、20 mg·L-1、40 mg·L-1)凋亡细胞比例分别为20.6%、12.3%、8.5%,对照组与各浓度枸杞多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枸杞多糖作用48 h时,枸杞多糖组(10 mg·L-1、20 mg·L-1、40 mg·L-1)凋亡细胞比例分别为11.6%、6.2%、3.7%;24 h及48 h时,40 mg·L-1枸杞多糖组与20 mg·L-1枸杞多糖组之间凋亡细胞所占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枸杞多糖对RGC-5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剂量-时间依赖性。
杜然然毕宏生郭俊国王兴荣郭大东田庆梅
关键词:枸杞多糖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细胞凋亡
黄芪多糖对过氧化氢诱导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APS)对过氧化氢诱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培养的人RPE细胞系ARPE-19分为正常对照组、过氧化氢损伤组和不同浓度(1000 mg·L-1、500mg·L-1)APS干预组,正常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过氧化氢损伤组加入200μmol·L-1过氧化氢,APS干预组加入不同浓度(1000 mg·L-1、500 mg·L-1)APS后加入200μmol·L-1过氧化氢。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变化;MTT检测各组细胞活性;DAPI染色观察各组细胞核形态学变化;实时细胞电子分析系统(real-time cell electronic sensing system,RT-CES)实时记录细胞生长状态;应用caspase-3活性检测试剂盒测定各组细胞中caspase-3的活性。结果过氧化氢损伤组细胞皱缩,悬浮细胞增多,APS干预后细胞状态改善。MTT检测结果显示:1000 mg·L-1、500 mg·L-1APS孵育24 h后细胞存活率分别为(99.86±3.64)%和(101.03±3.52)%,与正常对照组(100%)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过氧化氢损伤组细胞存活率为(56.49±2.30)%,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1000 mg·L-1、500 mg·L-1APS干预后,细胞存活率升高到(88.14±2.97)%和(80.75±3.13)%,与过氧化氢损伤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DAPI染色显示正常细胞核均匀淡染,过氧化氢损伤组出现强荧光点和致密的细胞核,APS处理后凋亡程度减轻。RT-CES显示,APS处理可以减少过氧化氢造成的细胞损伤。Caspase-3检测发现过氧化氢造成细胞caspase-3水平升高,APS处理后caspase-3水平下降。结论 APS可以抑制过氧化氢诱导的人RPE细胞系ARPE-19的凋亡,这为APS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实验基础。
司俊康郭俊国郭大东唐凯杜宇翔王兴荣
关键词:黄芪多糖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凋亡
黄芪多糖对过氧化氢诱导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APS)对过氧化氢诱导的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RGC-5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阴性对照组、过氧化氢损伤组、黄芪多糖干预组。正常对照组不做处理,阴性对照组和过氧化氢损伤组分别加入1 000μg/ml的黄芪多糖和100μmol/L的过氧化氢,黄芪多糖干预组加入不同浓度(1 000μg/ml、500μg/ml、250μg/ml)黄芪多糖后加入100μmol/L的过氧化氢。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变化;MTT法检测细胞活性;DAPI染色观察细胞核形态学变化;实时细胞电子传感器(RT-CES)分析系统记录细胞生长状态。结果倒置相差显微镜下正常RGC-5细胞呈扁平梭形,边缘清晰,有较短突起,过氧化氢损伤组细胞皱缩,细胞密度减低,轴突缩短,其他各组细胞形态未见明显改变。MTT:各浓度黄芪多糖干预组的细胞活性均较过氧化氢损伤组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DAPI染色:过氧化氢处理后RGC-5细胞核可见染色质凝聚,边缘化;黄芪多糖干预后仅少量细胞出现染色质凝聚现象。RT-CES: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过氧化氢损伤组细胞生长受到抑制,其余各组细胞生长曲线基本正常。结论黄芪多糖可以抑制过氧化氢诱导的大鼠RGC凋亡,这为黄芪类药物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提供了一定的实验基础。
司俊康郭俊国唐凯杜宇翔郭大东王兴荣
关键词:黄芪多糖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氧化应激诱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3年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凋亡是青光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神经炎等多种疾病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些疾病过程中,氧化应激参与诱导RGCs的凋亡。近年的实验研究发现抗氧化应激药物对RGCs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我们将近年来氧化应激诱导RGCs凋亡以及相关抗氧化应激药物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司俊康郭俊国王兴荣
关键词: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氧化应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