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3-0499)

作品数:7 被引量:68H指数:5
相关作者:高和荣张爱敏韩艳季晓静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养老
  • 4篇养老保险
  • 4篇保险
  • 3篇养老保险制度
  • 3篇事业单位养老...
  • 3篇保险制度
  • 2篇底线
  • 2篇底线公平
  • 2篇事业单位养老...
  • 2篇公平
  • 1篇单位人
  • 1篇养老保险制度...
  • 1篇养老金
  • 1篇职业年金
  • 1篇中国事业单位
  • 1篇社会保障
  • 1篇社会保障制度
  • 1篇社会保障制度...
  • 1篇社区首诊
  • 1篇社区首诊制

机构

  • 7篇厦门大学

作者

  • 7篇高和荣
  • 2篇张爱敏
  • 1篇韩艳
  • 1篇季晓静

传媒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师大学报...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厦门大学学报...
  • 1篇探索
  • 1篇社会科学辑刊
  • 1篇台湾研究集刊

年份

  • 2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底线公平: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内在根据被引量:5
2016年
建设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社会保障质量必须要找到恰当的理论依据,形成关于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框架与解释图景,扎实提升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质量。可是,追求公平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实践过程中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出公平的价值理念与公平的制度安排及待遇设计,反而走向了追求效率,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遮蔽了社会保障制度的本性,异化了社会保障的功能,曲解了社会保障的公平,混淆了社会保障的价值。为此,我们应该回到加强公平本性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上来,对作为社会保障理论基础的公平加以具体化、明确化的阐释,摒弃那种效率主义的制度设计,以底线公平作为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用底线公平对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顶层设计,做到社会保障基础部分的待遇大致相同并实行全国统筹,非基础部分待遇采取个人积累,让底线公平成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内在根据,切实增强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从而不断提升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质量。
高和荣
关键词:底线公平社会保障制度
台湾社区首诊双向转诊制度的运作及其借鉴被引量:7
2015年
为了解决看病难、看病贵这一世界性难题,台湾地区制定了"全民健康保险法""全民健康保险转诊实施办法""医疗法"等办法,以"分级医疗制"为核心、整合私立医院及私人诊所为医保特约单位,依托社区医疗群提高全科医生的医治水平,引导患者到基层医院就医,成为其他国家和地区解决这一难题的典范。借鉴台湾地区的经验,我们应该将所有医疗机构界定为非营利性质,将其纳入到医保定点机构,通过行政监督、行政审计及第三方监督相结合等措施限定各类医疗机构的利润率,减少各级医疗机构的赢利冲动,鼓励非公医疗机构之间、私立医院与公立医院之间开展业务协作,建立三级医院托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制度以及三级医院医生到基层医院坐诊制度,实施住院患者转诊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康复治疗制度,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职能,使之能够承担预防、教育、医疗、康复、护理、理疗等职能,保障社区首诊双向转诊制度的实施。
高和荣
关键词:社区首诊制社区卫生服务
论中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的完善被引量:21
2014年
2008年国务院通过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明确提出要建立起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按照老人、中人及新人等三种情况界定事业单位人员的基本养老金待遇,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平稳进行。但是,现行的《试点方案》只改革公益类事业单位人员,而没有改革行政类事业单位人员及机关公务员,使得在覆盖对象上有失公平。同时,《试点方案》的缴费水平设置不合理,在职业年金没有普遍建立起来的情形下必将导致养老金替代率的下降。因此需要对现行的《试点方案》加以优化,将该制度覆盖到所有事业单位人员乃至公务员,实行单位与个人共同缴费原则,统一缴费基数、缴费比例及计发办法,将事业单位人员养老保险划分为"基本养老保险+职业年金"两个部分,通过对该制度的检验并对缴费比例与计发办法的修正,最大限度地凝聚改革共识,形成更加公平可持续的养老保险制度。
高和荣张爱敏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员养老保险制度基础养老金职业年金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方案财政可持续研究被引量:11
2015年
2008年国务院通过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以期参照企业职工"统账结合"模式推动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然而,该《试点方案》以养老金替代率下降为代价换取财政压力的减轻,缴费基数不清晰导致各地缴费基数不统一并致使了事业单位人员养老金待遇的不平等。从更加公平可持续角度出发,该《试点方案》应该覆盖所有事业单位人员乃至公务员,实行单位与个人共同缴费原则,统一缴费基数、缴费比例及计发办法,同时将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养老保险划分为"基本养老保险+职业年金"两部分,通过测算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财政支出情况,发现经过我们完善后的《试点方案》在公平可持续方面更具合理性与持续性。这就为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高和荣张爱敏
关键词:养老保险
台湾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经验及其借鉴被引量:1
2016年
上世纪70年代,为了解决民众的就医问题,台湾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医疗业,允许民营医疗机构申请特约医事服务机构,加强民营医疗机构及执业医师的监管,使民营医疗机构的医疗品质得到有效保证。许多大型民营医院应运而生,逐步呈现出大型化、优等化、集团化发展趋势。整合台湾的医疗机构管理经验,促进两岸医疗机构的桥接,应当在医疗机构注册、设立、执业、医疗品质、税收优惠等方面实行与公立医疗机构同等的标准,落实医师多点执业政策,引导医学生到民营医疗机构就业,提高民营医疗机构医疗水平,将民营医疗机构纳入医疗保险体系,同时,加快医院医疗品质评鉴和管理制度的出台,完善民营医疗机构监管体系。
高和荣季晓静
关键词:民营医疗机构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公平价值取向被引量:15
2015年
近年来,全国各地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被孤立地进行试点改革,这加剧了行政类事业单位与公益类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碎片化,造成了事业单位员工与公务员、国有企业职工养老金收入的不公平,不同的事业单位之间以及同一事业单位内部之间的不公平问题仍然比较严重,结果却引发非国有单位人员、自主就业人员对于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不彻底的不满。这与坚持以公平为核心价值取向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严重脱节。因此,在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应该坚持事业单位与政府机关、国有企业、社会组织、私人企业以及农民、自由职业者之间在养老金待遇上的相对公平性,合理确定包括事业单位员工在内的各个群体的养老金待遇差距,确保公平价值理念得到充分体现,以推进养老保险制度公平可持续的发展。
高和荣韩艳
关键词:养老保险制度公平取向
底线公平: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价值取向被引量:11
2015年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一定会受到某种价值观念的影响,具有特定的价值取向,因而价值取向就成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必须要回答的首要问题,否则很容易继续沿用业已过时的理论,或者照搬照抄西方发达国家的养老保险理论,移植该理论所包含的价值取向,走入这些国家养老保险制度业已形成的"死胡同"。这就需要深化对公平的认识,抛弃那种无差别的、普遍高福利的公平,选择一种体现差异性、注重基础普惠的底线公平作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价值取向,形成一种扎根于中国社会特质、养老保险制度本性、可持续的理论取向,这是理性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道路的逻辑必然与内在本性。
高和荣
关键词: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底线公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