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930120)

作品数:104 被引量:1,447H指数:24
相关作者:梁广文曾玲庞雄飞张茂新凌冰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农业大学浙江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2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9篇农业科学
  • 19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2篇菜蛾
  • 31篇小菜蛾
  • 21篇种群
  • 19篇产卵
  • 17篇潜蝇
  • 17篇美洲斑潜蝇
  • 17篇斑潜蝇
  • 15篇植物
  • 15篇害虫
  • 14篇干扰作用控制...
  • 13篇驱避
  • 12篇挥发油
  • 11篇提取物
  • 10篇乙醇提取物
  • 10篇驱避作用
  • 10篇寄主
  • 10篇成虫
  • 9篇寄生
  • 8篇生命表
  • 8篇蔬菜害虫

机构

  • 9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9篇浙江大学
  • 8篇湖南科技大学
  • 6篇广东省农业科...
  • 5篇湘潭师范学院
  • 4篇广西大学
  • 4篇中国热带农业...
  • 3篇河南农业大学
  • 3篇沈阳农业大学
  • 3篇广州出入境检...
  • 2篇长江大学
  • 1篇佛山科学技术...
  • 1篇广西农业科学...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惠州学院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广州甘蔗糖业...

作者

  • 45篇梁广文
  • 38篇曾玲
  • 24篇庞雄飞
  • 21篇张茂新
  • 17篇凌冰
  • 16篇刘树生
  • 16篇周琼
  • 8篇沈叔平
  • 8篇冼继东
  • 7篇孔垂华
  • 7篇任立云
  • 6篇吕利华
  • 6篇李欣
  • 6篇何余容
  • 6篇岑伊静
  • 5篇陆永跃
  • 5篇吴伟坚
  • 4篇吕要斌
  • 4篇覃伟权
  • 4篇赵颖

传媒

  • 20篇应用生态学报
  • 16篇华南农业大学...
  • 9篇生态学报
  • 6篇昆虫学报
  • 5篇中国生物防治
  • 4篇植物保护
  • 4篇广西农业生物...
  • 3篇植物保护学报
  • 3篇江西农业大学...
  • 3篇浙江大学学报...
  • 3篇河南农业大学...
  • 3篇天然产物研究...
  • 3篇武夷科学
  • 2篇昆虫知识
  • 2篇昆虫天敌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山东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水稻科学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年份

  • 5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22篇2005
  • 32篇2004
  • 22篇2003
  • 17篇2002
  • 7篇2001
  • 2篇2000
10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嗜食植物中的昆虫产卵驱避物及其利用被引量:47
2003年
产卵是植物性昆虫生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能反映昆虫与植物相互作用的某些特点以及植食性昆虫对植物利用的策略。植物中的驱避物质在调节昆虫产卵行为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量研究结果表明 :许多非嗜食植物含有对昆虫产卵有驱避作用的次生化合物。研究植物中的昆虫产卵驱避物质不仅能在理论上加深对植食性昆虫产卵机制 ,植食性昆虫与植物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昆虫群落构建机制等的认识 。
张茂新凌冰庞雄飞
关键词:产卵驱避昆虫植物次生化合物植物害虫生物防治
害虫综合治理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对策被引量:70
2000年
文章对害虫综合治理 (IPM)的基本思想、发展动态和面临的挑战及应采取的对策作了概要阐述。分子生物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给IPM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但这些高新技术 ,只在IPM战略思想指导下综合应用 ,才有可能取得持续的经济。
刘树生
关键词:害虫可持续发展
植物抗蚜特性研究进展
本文从寄主植物的组织形态解剖、化学防御等方面介绍了植物的抗蚜特性,同时阐明了抗性植物对蚜虫的影响,以期对蚜虫的防治提供有益的探索。
周琼梁广文任顺祥
关键词:蚜虫化学防御
文献传递
植物提取物和药剂对瓜蚜控制作用的室内和田间效果评价被引量:7
2004年
测试机油乳剂、0 .3%印楝素乳油和苍耳XanthiumsibiricumPetr .etWidd .提取物、白蝴蝶SyngoniumpodophyllumSchott提取物对瓜蚜AphisgossypiiGlover的控制效果。室内实验结果 ,几种药剂和植物提取物对一龄若蚜存活影响的大小次序是 :0 .3%印楝素乳油 (2 0 0 0× ) >机油乳剂 (4 0 0× ) >白蝴蝶提取物 (0 .0 4gDW·ml- 1) >苍耳提取物 (0 .0 4 gDW·ml- 1) ;机油乳剂与植物提取物的不同组合中 ,以机油乳剂单独使用对有翅成蚜忌避效果较好 ;田间试验结果 ,以四种药剂和植物提取物混配 ,对有翅成蚜的驱避作用和种群增长的控制效果最为理想 ,种群增长量只有对照的 2 5 .9%。
周琼梁广文曾玲沈叔平
关键词:植物乙醇提取物药剂瓜蚜干扰作用控制指数蔬菜
小菜蛾卵寄生蜂在生态恢复条件下的自然增长被引量:4
2002年
在生态恢复的深圳龙岗生态示范农场 ,自然寄生于小菜蛾卵的寄生蜂种类逐年增多 .1999年 9月 ,首次发现卷蛾分索赤眼蜂 (Trichogrammatoideabactrae)和玉米螟赤眼蜂 (Trichogrammaostriniae)自然寄生于田间小菜蛾卵 ;同时 ,拟澳洲赤眼蜂 (Trichogrammaconfusum)和碧岭赤眼蜂 (Trichogrammabilingensis)在田间也有一定的自然寄生比率 .目前 ,4种赤眼蜂已经在田间自然建立了种群 ,其中以拟澳洲赤眼蜂数量占优势 ,对小菜蛾的自然寄生率为 15 % ,最高时可达 2 9% ,表明农田生态条件的恢复对小菜蛾卵寄生蜂有较好的增殖和保护作用 .最后提出了在该农场利用赤眼蜂自然控制小菜蛾种群的可能性 .
黄寿山陈科伟沈叔平
关键词:寄生蜂自然增长
非嗜食植物次生化合物对荔枝蒂蛀虫的控制作用被引量:24
2002年
利用生命表的方法和干扰作用控制指数评价了非嗜食植物次生化合物对荔枝蒂蛀虫 (ConopomorphasinensisBradley)的控制作用 ,结果表明 :在室内 ,供试的 2 4种植物乙醇提取物中对荔枝蒂蛀虫成虫产卵驱避作用较好的有白花非洲山毛豆 (Tephrosiavogelli)、飞机草 (Eupatoriumodoratum)和大叶桉 (Eucalyptusrobusta)的乙醇提取物 ,其干扰作用控制指数分别为 0 10 9、0 112、0 12 7,即它们的驱避作用效果在 80 %~ 90 %之间 ;在田间 ,白花非洲山毛豆、飞机草和大叶桉的乙醇提取物以及 φ =10 %高效灭百可乳油 (30 0 0× )和 φ =90 %敌百虫结晶 (5 0 0× )处理区中 ,荔枝蒂蛀虫的种群趋势指数分别为 2 817、3 2 0 6、3 86 3、7 95和 11 84 ,表明荔枝蒂蛀虫下一代的种群数量将分别为当代的 2 817、3 2 0 6、3 86 3、7 95 0和 11 84 0倍 .各处理区的干扰作用控制指数分别为 0 2 0 9、0 2 38、0 2 86、0 5 89和 0 877,表明非洲山毛豆、飞机草和大叶桉的乙醇提取物处理区对荔枝蒂蛀虫的防治效果可达 70 %以上 ,而高效灭百可乳油和敌百虫结晶的防治效果均低于 4 0 % .
冼继东庞雄飞梁广文周贤军范武
关键词:非嗜食植物次生化合物荔枝蒂蛀虫生命表
温度对底比斯釉姬小蜂的影响被引量:9
2002年
研究了温度对美洲斑潜蝇 (LirimyzasativaeBlanchard)的寄生蜂底比斯釉姬小蜂 (ChrysocharispentheusWalker)主要生命参数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 14~ 34℃的温度范围内 ,底比斯釉姬小蜂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 ,用最优法求得底比斯釉姬小蜂卵、幼虫和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 10 0 6、10 2 9和 8 5 6℃、有效积温为 38 35、5 5 39和 135 6 9日度 .温度对寄生蜂蛹的体长、雌蜂的大小无明显影响 ,但高温和低温对各虫态的存活率影响较大 ,温度升高 ,寄生蜂成虫的寿命缩短 .内禀增长率在 30℃以下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大 ,超过 30℃则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
詹根祥梁广文曾玲
关键词:温度美洲斑潜蝇发育历期
不同寄主植物对黄曲条跳甲的适合度及自然种群增长的影响被引量:14
2004年
在田间对4种寄主植物上黄曲条跳甲的取食、产卵以及种群动态进行了系统调查.应用选择系数和嗜食性指数定量测定了4种寄主植物对黄曲条跳甲的适合度,以种群趋势指数综合评价了4种寄主植物对黄曲条跳甲自然种群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成虫趋向在芥菜、白菜和菜心上取食和产卵,且幼虫和蛹的存活率高,嗜食性指数和种群趋势指数均较大,是黄曲条跳甲的适宜寄主.在芥蓝上,黄曲条跳甲不仅产卵量少,而且幼虫的存活率很低,其嗜食性指数和种群趋势指数仅为1.937和0.78,是黄曲条跳甲的次适宜寄主.
张茂新凌冰梁广文
关键词:寄主植物黄曲条跳甲适合度种群趋势指数
几种植物提取物和药剂对桃蚜和萝卜蚜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13
2005年
 研究了苍耳提取物和合果芋(白蝴蝶)提取物以及常用天然药剂机油乳剂和 0. 3 %印楝素乳油对桃蚜和萝卜蚜实验种群的影响,两种提取物和药剂对桃蚜一龄若蚜的影响依次为: 0 3 % 印楝素乳油 (2 000×) >苍耳提取物(DW 0 04g·mL-1 ) >机油乳剂(400 ×) >白蝴蝶提取物(DW 0 04g·mL-1 ),对萝卜蚜一龄若蚜的影响依次为: 0. 3 %印楝素乳油(2 000×) >机油乳剂 ( 400×) >苍耳提取物 (DW 0. 04g·mL-1 ) >白蝴蝶提取物(DW 0. 04g·mL-1 );苍耳提取物对萝卜蚜实验种群有明显干扰控制作用,处理后萝卜蚜下代的种群增长量仅为对照的 24. 9 %;此外,苍耳提取物可延缓桃蚜和萝卜蚜的生长发育进程,使发育历期延长,对桃蚜的作用效果比对萝卜蚜的作用效果强;白蝴蝶提取物对萝卜蚜的实验种群也有一定的干扰作用,并可延长桃蚜的发育历期。
周琼梁广文曾玲
关键词:萝卜蚜桃蚜印楝素乳油实验种群机油乳剂生长发育
荔枝蒂蛀虫发生期的预测预报被引量:14
2004年
应用逐日查蛹羽化进度法和虫蛹分级预报法对荔枝蒂蛀虫 Conopomorpha sinensis Bradley的发生期进行了预测预报,应用系统调查的方法观察荔枝蒂蛀虫在田间实际发生的情况,结果表明,所预测的发生期与实际的发生期结果相一致,2种测报方法均能准确预测荔枝蒂蛀虫的发生.
冼继东梁广文曾玲吴振其陈伟琪
关键词:荔枝蒂蛀虫发生期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