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3YJC751066)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1
相关作者:闫月珍方志彤李鑫更多>>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4篇诗品
  • 3篇二十四诗品
  • 3篇《二十四诗品...
  • 1篇道家
  • 1篇道家哲学
  • 1篇衍生性
  • 1篇译本
  • 1篇英译
  • 1篇英译本
  • 1篇哲学
  • 1篇诗法
  • 1篇诗歌
  • 1篇诗歌美学
  • 1篇试帖诗
  • 1篇司空
  • 1篇司空图
  • 1篇庄子
  • 1篇庄子哲学
  • 1篇作者考
  • 1篇文本

机构

  • 4篇暨南大学

作者

  • 4篇闫月珍
  • 1篇李鑫
  • 1篇方志彤

传媒

  • 1篇南京大学学报...
  • 1篇人文杂志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论《二十四诗品》的衍生性文本被引量:2
2016年
有清一代,《二十四诗品》产生了众多衍生性文本,包括丛书本、篆刻本,以及转述本、试帖本、注解本和模仿本。这些衍生性文本因被士子所效法而具有了一定的写作指导意义,但其意义并不仅及于此。《诗品》之被植入人们的知识领域,既是对传统的延续,亦是相关文化制度的实施使然。乾隆二十二年(1757),乡会试始增试律诗,《二十四诗品》缘此"走红",对文坛影响日增。作为知识建构的结果,这些衍生性文本经由知识共同体对传统的认同和传承而完成。围绕原文本产生的诸多衍生性文本,强化了原文本的内容并赋予其以文学经典的地位,而《二十四诗品》所蕴含的诗艺和人格境界则成了人们安身立命的精神寄托。晚清以降,科举废除,西学入侵,新学浩浩滔天,如何延续传统文脉?以此背景观之,《二十四诗品》所彰显的中国旧学之真精神也愈发明显了。
闫月珍
关键词:《二十四诗品》诗法试帖诗
《诗品》作者考之二——以《诗品》第三品为例被引量:1
2014年
《诗品》"纤秾"包含"纤"、"秾"两端,但《纤秾》一品行文并未明确这两端的意义。杨廷芝《二十四诗品浅解》、无名氏《唐司空图诗品详注》对"纤秾"的解释并不到位,而日本学者太田兵三郎则注意到了"纤"、"秾"的分别。
方志彤闫月珍
关键词:《诗品》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与庄子哲学被引量:1
2013年
《二十四诗品》作为一部中国古代论诗、品诗的诗学著作,多处运用传统道家哲学意象与哲学概念建构其诗歌美学。比照《二十四诗品》与《庄子》的关键字,可以得到两组相近的哲学美学概念,即以"风"与"人"为主的原始意象和以"真"与"道"为主的哲学概念。《二十四诗品》吸纳与继承庄子所提倡的因循自然、万物齐一的道家哲学观,从而建立起来旨在追求自然、崇尚性情的诗歌美学。
闫月珍李鑫
关键词:《二十四诗品》《庄子》道家哲学诗歌美学
汉学界的五个《二十四诗品》英译本被引量:1
2016年
《二十四诗品》向以难解为名,汉学界的五个英译本对此进行了有益探索。在英译过程中,一方面由于语言差异产生了误读并过滤了原文的部分意义;另一方面还原诗句的原本语境,彰显了中国文化的特质。这一探索留给我们的经验是,对中国文学不可译的部分,应参照互文性文本,通过细读和辨别确定其意义,从而避免误读走向还原。
闫月珍
关键词:《二十四诗品》英译互文性汉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