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

作品数:3,011 被引量:16,271H指数:38
相关作者:谭文杰段钟平陈煜郑涛卢洪洲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军事医学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46篇期刊文章
  • 82篇会议论文
  • 3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79篇医药卫生
  • 137篇生物学
  • 51篇农业科学
  • 12篇文化科学
  • 9篇理学
  • 8篇自动化与计算...
  • 7篇军事
  • 4篇哲学宗教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经济管理
  • 3篇建筑科学
  • 3篇政治法律
  • 3篇自然科学总论
  • 2篇化学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学

主题

  • 954篇病毒
  • 498篇肝炎
  • 403篇乙型
  • 349篇乙型肝炎
  • 331篇细胞
  • 295篇结核
  • 272篇艾滋病
  • 219篇免疫
  • 204篇慢性
  • 200篇基因
  • 190篇肝炎病毒
  • 183篇疫苗
  • 168篇杆菌
  • 13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30篇免疫缺陷
  • 126篇蛋白
  • 126篇耐药
  • 125篇流行病
  • 123篇抗病毒
  • 122篇流行病学

机构

  • 455篇中国疾病预防...
  • 219篇首都医科大学...
  • 166篇军事医学科学...
  • 97篇中国疾病预防...
  • 96篇复旦大学
  • 96篇北京大学
  • 90篇中国医学科学...
  • 51篇上海市公共卫...
  • 51篇北京协和医学...
  • 50篇中国食品药品...
  • 45篇首都医科大学...
  • 43篇中国人民解放...
  • 42篇首都医科大学
  • 41篇浙江大学医学...
  • 39篇北京市疾病预...
  • 39篇北京大学第一...
  • 38篇中山大学
  • 37篇河南中医药大...
  • 37篇吉林省疾病预...
  • 35篇上海市疾病预...

作者

  • 49篇谭文杰
  • 48篇段钟平
  • 45篇陈煜
  • 42篇郑涛
  • 40篇卢洪洲
  • 39篇许文波
  • 32篇崔富强
  • 28篇祖正虎
  • 28篇马学军
  • 26篇王富珍
  • 26篇郑素军
  • 25篇梁晓峰
  • 25篇王爽
  • 25篇魏雷雷
  • 25篇徐致靖
  • 24篇郑徽
  • 23篇许晴
  • 22篇倪明健
  • 19篇张文斗
  • 18篇黄培堂

传媒

  • 128篇临床肝胆病杂...
  • 111篇中国艾滋病性...
  • 105篇中国疫苗和免...
  • 104篇病毒学报
  • 95篇中华实验和临...
  • 63篇中国生物制品...
  • 62篇中华肝脏病杂...
  • 61篇中国人兽共患...
  • 58篇中华传染病杂...
  • 48篇中国病毒病杂...
  • 46篇军事医学
  • 45篇肝脏
  • 43篇生物技术通讯
  • 43篇中华预防医学...
  • 39篇中国病原生物...
  • 38篇疾病监测
  • 33篇中华实验和临...
  • 31篇中国防痨杂志
  • 31篇中华微生物学...
  • 30篇中华检验医学...

年份

  • 35篇2023
  • 112篇2022
  • 244篇2021
  • 287篇2020
  • 236篇2019
  • 148篇2018
  • 106篇2017
  • 195篇2016
  • 250篇2015
  • 247篇2014
  • 233篇2013
  • 282篇2012
  • 370篇2011
  • 240篇2010
  • 74篇2009
  • 1篇2006
3,0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iRNAs在干扰素抗病毒中的作用
2013年
干扰素(interferons,IFNs)是一种抗病毒免疫反应的重要细胞因子,深入研究干扰素抗病毒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由于IFNs是哺乳动物抗病毒固有免疫的主要部分,而microRNAs(miRNAs)在一系列生物学过程如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及免疫系统发育与应答反应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因此细胞或病毒编码的miRNAs与IFNs相互调控可作用于细胞的抗病毒反应。研究证明miRNAs可调控IFNs,IFNs亦可调控miRNAs。试图对miRNAs在IFNs抗病毒中的作用作一概述。
卞良龙健儿
关键词:MIRNAS干扰素抗病毒
滤泡辅助性T淋巴细胞及其在肝脏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被引量:7
2016年
滤泡辅助性T淋巴细胞(TFH)是近年来发现的辅助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新型CD4+T淋巴细胞亚群,与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综述了TFH的发现、分化及相关的功能分子,通过产生白细胞介素21辅助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机制,及在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肝衰竭、肝移植等肝脏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指出TFH可能成为治疗肝脏疾病的新型靶细胞。
纪龙珊孙学华周振华张鑫高亚婷高月求李曼
关键词:肝疾病
广东省霍乱病例与环境来源霍乱弧菌的耐药性和分子分型研究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比较分析广东省霍乱病例及环境来源O1/O139群霍乱弧菌抗生素敏感性和分子分型特征。方法选取2006-2007年广东省霍乱病例及相关来源、环境(珠江水体和海水产品)来源的O1/O139群霍乱弧菌。采用血清学、药物敏感性试验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不同来源的霍乱弧菌在菌型分布、药物敏感性、毒素基因携带以及分子分型方面的异同。结果2006-2007年,广东省共分离各类来源O1/O139群霍乱弧菌170株。其中,病例及相关来源菌株37株,环境来源菌株133株(海水产品来源37株、珠江水体96株)。两种来源菌株的菌型构成均以O1群E l Tor稻叶型为主;病例及相关来源菌株以产毒株为主,ctxA毒素基因携带率(83.8%)显著高于环境菌株(4.5%);药物敏感性试验显示,以产毒株为主的病例及相关来源菌株对萘啶酸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78.8%,78.8%)高于以非产毒株为主的环境来源菌株(50.6%,13.9%,P<0.05)。环境来源菌株对多西环素的耐药率(17.7%)高于病例及相关来源菌株(0%,P<0.05)。O139群菌株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70%)高于稻叶型和小川型菌株(8.9%,0%,P<0.01)。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聚类分析显示,O139群霍乱弧菌产毒株之间,O1群霍乱弧菌流行株之间以及其他的O1/O139群霍乱弧菌之间,PFGE型别表现为明显的遗传多样性。结论广东省O1/O139群霍乱弧菌来源复杂多样,霍乱防控形势严峻,需要密切注意菌株型别变异情况及菌株变异趋势。
李柏生谭海玲王多春邓小玲陈经雕王晓梅钟豪杰柯碧霞柯昌文阚飙
关键词:霍乱弧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分子分型脉冲场凝胶电泳
北京市房山区某小学一起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疫情调查处置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 对一起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疫情的调查和处置进行总结,为今后支原体肺炎聚集性疫情的防治和处置提供经验和借鉴。方法 按照统一的病例诊断标准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并对采集的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 北京市房山区某小学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疫情共有26例病例,均为学生,明确诊断为肺炎患者19例。首发病例2018年5月26日发病,末例病例6月21日发病,病例主要集中在5月29日—6月2日,疫情共持续27天,累及2个相邻班级,罹患率为31.33%(26/83);其中1班病例数最多,为21例,罹患率50.00%(21/42)。临床症状以发热、咳嗽为主。男女生发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集病例咽拭子标本12份,肺炎支原体核酸检测阳性7份,阳性率58.33%,采集痰标本3份,肺炎支原体核酸检测阳性3份,阳性率100%。病原体为支原体P1-Ⅰ型,对阿奇霉素耐药。结论 呼吸道多病原检测结果结合病例流行病学和临床表现,初步判定为一起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聚集性肺炎疫情。
田竞崔兰梅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
活动性结核病铁过载小鼠模型建立及相关指标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建立一种外源性铁过载结核病小鼠模型。方法采用完全随机法将20只C57BL/6N小鼠分为阴性对照、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组,每组5只,分别经腹腔注射右旋糖酐铁溶液(0、3.75、7.50、15.00 mg/次,3次/周,共4周)。建模结束后对铁过载小鼠的器官组织形态及体质量进行评估,ELISA法检测血清铁、铁蛋白、转铁蛋白及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含量。心脏、肝脏、脾脏、肺、肾脏和小肠等器官进行组织铁含量和铁沉积病理分析。经尾静脉注射结核分枝杆菌(Mtb)标准株H37Rv感染中等剂量铁过载小鼠建立活动性结核病铁过载小鼠模型,采用HE染色和Mtb培养分析肺、脾脏和肝脏等组织结核性病变和荷菌量。结果铁过载小鼠肝脏颜色加深,呈暗褐色,其他脏器组织无明显颜色和形态改变。阴性对照组,低、中、高剂量组小鼠的体质量增长百分比分别为25.47%、25.22%、24.74%、21.36%,其中,高剂量组的体质量增长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F=17.235,P=0.027)和低(F=15.206,P=0.031)、中剂量组(F=11.061,P=0.036)。肝脏组织铁含量最高,其他依次为脾脏、肾脏和小肠,低剂量组小鼠心脏和肺组织铁含量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9.023,P=0.715;F=23.193,P=0.902)。铁过载小鼠外周血血清铁和铁蛋白水平随铁剂注射量增加而升高,转铁蛋白和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无明显变化。各脏器组织HE染色与普鲁士蓝染色结果发现,铁过载动物各脏器均出现不同程度铁沉积,且高剂量铁剂引发小鼠肝肾损伤。铁过载Mtb感染组小鼠的肺(F=23.227,P=0.017)、脾脏(F=19.023,P=0.021)和肝脏(F=17.392,P=0.009)细菌培养报阳时间明显低于Mtb感染对照组,肺(F=21.012,P=0.007)、脾脏(F=20.173,P=0.002)和肝脏(F=19.091,P=0.005)荷菌量明显高于Mtb感染对照组。结论腹腔注射中等剂量(7.50 mg/次,3次/周,共4周)右旋糖酐铁溶液成功构建与临床铁过载疾病患者症状类似�
李军丽石亚男占玲俊
关键词:铁代谢结核分枝杆菌结核病
慢性乙型肝炎HBeAg阴性患者抗病毒治疗停药后临床观察
2021年
目的探索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抗病毒药物停用1年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水平变化、病毒学应答特点。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采用核苷酸类似物(nucleotide analogue,NUC)治疗,符合纳入标准的e抗原阴性CHB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停药时及停药随访一年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自2017-01至2020-07,共有4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CHB患者。其中HBeAg阳性19例,HBeAg阴性21例。HBeAg阴性比HBeAg阳性患者停药后更易出现HBV DNA的复阳(P=0.031)和ALT水平升高(P=0.017)。HBeAg阴性患者停药后,HBV DNA复阳者1、3、6、12个月时HBsAg滴度有逐渐下降趋势,与HBV DNA阴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HBV DNA复阳患者转氨酶有逐渐升高趋势,仅1例患者出现乙肝复燃。结论HBeAg阴性CHB患者停药1年后,HBV DNA复阳率高,多伴有转氨酶升高,但临床观察安全。HBV DNA复阳患者HBsAg滴度有逐渐下降趋势,可能会增加患者远期HBsAg转阴率,提高治愈率,并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张达利冯丹妮贺希曲蒙蒙王福川王璞闫建国刘甲野张敏高银杰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HBEAG阴性停药
中国农村儿童乙肝疫苗计划免疫实施现状分析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对河北、江苏、海南、宁夏、黑龙江等5省农村≤15岁儿童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全程接种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中国农村儿童乙肝疫苗计划免疫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概率与规模成比例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在5省9个县32个村共抽取≤15岁儿童3 502人,对其乙肝疫苗计划免疫情况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5省≤15岁儿童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和全程接种率分别为79.51%、94.6%;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出生地点、家庭年收入等因素对首针及时接种率、全程接种率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儿童年龄与及时接种和全程接种均呈负相关,出生地点、家庭年收入等因素与其呈正相关;是否相信乙肝疫苗能有效预防乙肝是儿童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的影响因素,是否听说过乙肝疫苗是儿童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的影响因素。结论家庭经济状况、家人对乙肝疫苗的认知是影响儿童乙肝疫苗计划免疫实施的重要因素。
王镇赵凯汪洋吕静静张国杰郭娜王健
关键词:乙肝疫苗计划免疫农村儿童
北京地区成人呼吸道感染患者中HCoV-HKU1感染的初步分析与基因型确定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对北京地区成人呼吸道感染患者中人冠状病毒(HCoV)HKUl的感染状况进行初步分析,了解其流行分布、临床特点,并确定流行株的基因型别。方法:2011年1月~2012年1月从北京地区成人呼吸道感染患者中收集鼻咽拭子标本559份,利用靶向棘突蛋白S与核心蛋白N的2种巢式PCR方法进行HCoV—HKUl筛查,并对阳性片段进行序列测定,以确定其基因型别;同时,对阳性标本进行常见呼吸道病毒的共感染筛查,进而分析HCoV—HKUl感染的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特点。结果:559份鼻咽拭子标本中检出HCoV—HKUl阳性9例(1.61%),其中3例合并HCoV-0C43感染;感染患者临床表现为急性呼吸道症状,以发热(88.9%)、咽痛(66.7%)、寒颤(68%)、流涕(55.6%)和咳嗽(44_4%)为主,其中1例有系统性红斑狼疮史;阳性基因片段系统进化分析发现这9例感染均为HCoV—I-IKUlB型。结论:北京地区近年成人呼吸道感染患者中HCoV—HKUl感染率较低(1.61%)。其流行株基因型为B型。
段希洁陆柔剑俞晓燕彭堃王文周为民张陵林王仲谭文杰
关键词:人冠状病毒呼吸道感染成人基因型
2010~2012年寿光市农村居民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情况调查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了解寿光市农村居民乙肝病毒感染情况,为下一步乙型肝炎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0~2012年对寿光市所有农村居民进行一次HBsAg检测,阳性者进行ALT检测。结果检测357082人,HBsAg阳性9730例,阳性率为2.72%,其中ALT异常466例,异常率为4.79%。HBsAg阳性率,男性为3.26%,女性为2.24%(P〈0.01);最高的镇为圣城街道,最低的镇为稻田镇;30~39岁组最高,为3.69%,〈10岁组最低,为0.37%。HBsAg阳性者中ALT异常率,男性为5.61%,女性为3.71%(P〈0.05);最高的镇为台头镇,最低的镇为圣城街道;各年龄组最高为40~49岁的6.24%,最低为〈10岁组的2.78%。不同镇(街道)、不同年龄居民HBsAg阳性率和阳性者ALT异常率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寿光市乙肝病毒慢性感染者以青壮年较多,男性多于女性,工业发达流动人口较多的值(街漕)高干以各农为丰的值(街谱).
王晓琼吉秀兰刘中芹刘召红王晓燕崔晓崔佳徐爱强
关键词:农村居民乙肝表面抗原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乙型肝炎病毒
丁基羟基茴香醚对CD4^+中央记忆性T细胞体外扩增的影响
2016年
目的探讨丁基羟基茴香醚(BHA)在体外诱导扩增CD4^+中央记忆性T细胞(TCM)中的作用,提高过继免疫疗法的有效性。方法将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使用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分离,磁珠分选得到CD4^+T淋巴细胞,将细胞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加入不同浓度的BHA(10、20、40μmol/L)),对照组加入等体积的PBS,经过细胞培养使用流式细胞仪对其TCM细胞亚群的分化扩增进行检测。结果流式结果显示,实验组的CD4^+TCM中有扩增活性的细胞比例明显增加,其中对照组的比例为73.2%,低剂量组的比例为78.8%,中剂量组的比例为87.7%,高剂量组为89.9%,并有剂量依赖效应。对照组的CD45RA-CD62L+CCR7+TCM细胞占总CD4^+T细胞的比例为10.60%;BHA浓度为10、20、40μmol/L时比例分别为23.52%、32.39%、28.41%。对体外培养15 d后的细胞进行了凋亡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中PI+Annexin V+发生凋亡的细胞从27.1%下降到了12.5%。结论在CD4^+T细胞的体外扩增实验中,BHA可以显著提高TCM细胞亚群的比例,在CD4^+T的体外培养过程中,BHA可以显著抑制细胞的凋亡。
高士麟张译文张旭罗海华
关键词:CD4^+过继免疫治疗
共30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